国内资讯

天津自然博物馆启动北疆博物院馆藏古生物化石保护修复工程

发布时间:2016-05-11 作者:
来源:
分享:


天津自然博物馆启动北疆博物院馆藏古生物化石保护修复工程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网:近日,天津自然博物馆启动北疆博物院馆藏古生物化石保护修复工程,在中科院古脊椎所资深技术专家指导下采用国际通用的“Paraloid B72(帕劳德)颗粒”文物修复材料及相应溶解液组成加固剂渗入化石内部,并在化石表面形成保护膜,建立一个隔绝空气的“微环境”防止化石遭受进一步侵蚀。

据介绍,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古生物化石上万件,其中大部分属于其前身北疆博物院旧藏,是由北疆博物院创办人、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Emile Licent,1876-1952)在20世纪初期于中国华北、西北等地区所采集发掘而得,科研价值极为重大。这些化石标本历经百年沧桑,在环境的影响和侵蚀下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开裂、破损、粉末化等现象。此次修复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还将为化石标本量身定做卧囊,以便日后的展示、研究与保存。

相关报道:北疆博物院馆藏古生物化石保护修复工程启动

(化石网报道)据天津广播网(李姗):5月10日,北疆博物院馆藏古生物化石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古生物化石上万件,其中大部分属于其前身北疆博物院旧藏,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环境的影响和侵蚀下,如今,上万件珍贵化石标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破损、粉末化等现象。目前,北疆博物院与中科院古脊椎所成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在化石标本的保护修复方面进行共同探讨,启动了古生物化石保护修复工程。

据了解,这项保护修复工作预计将历时1个月,由中科院古脊椎所资深技术专家亲临指导,对于不同产地的化石标本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不同的修复方案和流程。此次修复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还将为不同的化石标本量身定做卧囊,以便日后的展示、研究与保存。

相关报道:近千古生物化石迎“新生”

(化石网报道)据天津网-城市快报(王昊 赵建伟):作为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北疆博物院馆藏的古生物化石达上万件。如今,这些历经沧桑的珍贵化石不同程度出现开裂、破损、粉末化等现象,面临毁坏的危险。昨日,北疆博物院启动化石保护修复工程,对其中近千件古生物化石分阶段进行修复。据悉,如此大规模的保护修复工程,在国内博物馆中尚属首次。

“娇气”文物修复过程急不得

昨日,记者在北疆博物院二楼的开放式库房内看到,多名技术员戴着口罩、手套,穿着白大褂,用毛刷、洗耳球、镊子、棉花等工具,小心翼翼地对中国萨摩麟的桡骨和指骨化石进行修复。中国萨摩麟属于鹿科,早已灭绝,其化石很珍贵。

“这些文物都比较‘娇气’,修复过程不能着急。”据技术人员介绍,修复时先用刷子和洗耳球,边刷边吹清理粉尘,再用镊子夹着脱脂棉将较稀的加固剂轻轻擦拭在化石表面,这样既可起到清洁作用也可达到加固效果。之后,还要用吸管把加固剂注入开裂的缝隙,再用毛笔在化石上蘸,以便让加固剂更好地渗入,再经过24小时的自然风干,最后还要为化石量身定做卧囊以便储存。

据了解,此次保护修复工程由中科院古脊椎所资深技术专家亲临指导,对于不同产地的化石分别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和流程。修复加固材料采用国际通用的文物修复材料及相对应的溶解液,组成加固剂渗入化石内部进行保护,然后在化石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建立一个隔绝空气的微环境,从根本上避免化石随着时间推移加剧受损。

分阶段修复全程留照存档

据天津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北疆博物院执行院长马金香介绍,此次修复的珍贵古生物化石,是北疆博物院创办人、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于20世纪初在中国华北、西北等地区采集发掘的,不仅填补了我国北方地区此类科学考察的空白,而且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其中,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阳原泥河湾和山西榆社四个地点的古哺乳动物化石最具代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环境的影响和侵蚀下,这上万件珍贵化石不同程度出现开裂、破损、粉末化等现象,时刻处于毁坏边缘。为此,北疆博物院与中科院古脊椎所成立了联合研究中心,不仅在藏品研究方面进行合作,而且在化石的保护修复方面进行了探讨。随着化石保护修复及新材料技术不断进步,北疆博物院于昨日启动了化石保护修复工程。

此次,馆方选出近千件古生物化石进行保护修复,其中最古老的距今至少有500万年,较近的距今也有几万年。由于修复工作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夏季湿度大时无法进行,因此保护修复工程将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至7月份结束,第二阶段从9月份开始。修复工程还做了完备的记录,化石修复前、修复中和修复后都要拍照,并进行严格的档案管理。

相关报道:“病变”中的古生物化石获新生

(化石网报道)据天津日报(刘茵 姚文生):昨日,北疆博物院馆藏古生物化石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如何在修复师的手下被“美容”的呢?带着这份好奇的心情,记者走进北疆博物院开放式库房,亲眼见证了古生物化石的修复过程。

修复工作现场,记者发现,桌子上散落着滴管、镊子、毛笔、牙刷、脱脂棉、沙袋等工具,工作人员戴着手套和口罩小心翼翼地用洗耳球清理化石表面的杂质。天津自然博物馆文保技术部的工作人员韩军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修复的是中国萨摩麟的趾骨化石,这个化石年代久远,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已经开始变色、开裂。在整个修复过程中,首先要对它表面的泥土和尘土等杂质进行清理,使化石呈现出最初的纹理。然后再用毛笔蘸上稀释好的溶液进行加固灌胶。因为这些化石都比较"娇气",坏了就不可再生了。所以每做一步都得很细心。”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古生物化石上万件,其中大部分属于其前身北疆博物院旧藏,是由北疆博物院创办人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先生在20世纪初期于中国华北、西北等地区所采集发掘而得。这些化石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北方地区此类科学考察的空白,更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其中尤以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阳原泥河湾和山西榆社四个地点的古哺乳动物化石最具代表性,并不乏珍贵的模式标本。这些珍贵化石标本历经百年沧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环境的影响和侵蚀下,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开裂、破损、粉末化等现象,时刻处于毁坏的边缘。

天津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北疆博物院执行院长马金香告诉记者:“本次修复工程按照古生物化石受损程度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对受损比较严重的古生物化石进行修复。此阶段的修复将持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此次修复,我们会对每一件化石进行拍照,记录下化石修复前、修复中以及修复后的样子,做一个完备的、系统的记录,以便于以后的研究与修复。北疆博物院之前也进行过古生物化石的修复工作,但这么成系列、大规模的修复工作还是首次,并且此举走在了全国博物馆的前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