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研究完成了曙猿复原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技网(乔地):4月19日公布的在河南省渑池县发现“曙猿化石”的消息,震惊中外学界。这一发现标志着4500万年前人类远祖就在河南渑池出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
事实上,早在100年前的1916年6月开始,中外科学家们就不断在黄河岸边的这个小村庄开始了考古发现之旅。
然而,它却很少为外界知晓,甚至连当地的县志也未见记载。只是在2016年10月,一个当地普通的文化学者,一次意外的发现,才揭开了这段不为人知的神秘历史。
对发现的再发现
再发现起源于渑池县乡镇志的编篡工作。当时,担任责任编辑的杨栓朝在查找资料中,无意中看到了“任村猴”的词条。其中写道“此动物产于渑池南村乡任村南2公里上河中始新世晚期(沙拉木仑期)河堤组任村段上化石层”。
杨栓朝一怔,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也从来没听说过!但多年的地方文化研究,又让他敏锐地感到这背后或许隐藏着一段被湮没的重大历史。
为解开心中谜团,杨栓朝在2016年12月专程赶到北京,拜访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并沉浸在《中国北部之新生界》《垣曲盆地始新世哺乳动物研究的新进展》《河南李官桥和山西垣曲盆地始新世中期小哺乳动物》等浩瀚的历史资料中。
本来是出于对“任村猴”的好奇和追寻,但杨栓朝没有想到,他竟发现了一片更为广阔和深远的天地——渑池任村上河(自然村)一带曾陆续发掘出数量可观的曙猿化石。
这些被湮没的历史资料显示,早在1916年,作为北洋政府实业顾问的瑞典科学家安特生,沿黄河两岸调查矿产资源时,在垣曲-渑池盆地发现了距今5780万-3660万年的中国第一块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并于1923年发表了《中国北部之新生界》专著。文中对垣曲-渑池盆地的始新世地层作了详细描述,并绘制了十万分之一的地质图。
1921年11月,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也在那里发现了渑池上河曙猿化石遗址,并认为是渑池——垣曲盆地古生物化石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3年,以周明镇和胡长康为首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在渑池任村上河一带发现了高等灵长类哺乳动物化石。
1985年9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教授童永生在渑池任村上河发现了曙猿的牙齿化石。
1994年,美国卡奈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克里石涛卡教授在渑池县任村上河发现曙猿新属新种化石,美国科学家金格里奇把这些化石命名为“任村猴”。美国科学家克里斯托弗·比尔德博士在任村上河化石点发现曙猿新属新种,后被命名为“克氏假猿”。
杨栓朝发现,过去100年间,作为中国第三纪地层和始新世哺乳动物的发祥地,渑池县北部南村乡黄河岸边和山西垣曲之间的垣曲-渑池盆地,一直是中外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争相前往的热土,发掘出包括曙猿化石、斯氏黄河猴化石、任村猴及任村猴新属新种化石、曙猿新属新种化石等大量高等灵长类哺乳动物化石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化石。截至目前共发现11目约30科近80种。其中,在化石较为集中的渑池南村乡任村上河就发现了8目21科48种。
上河曙猿为什么被湮没
曙猿是什么?曙,即黎明时的曙光。曙猿,学名Eosimias,意为根基类型的猿,也即最早最古老的猿。
目前,全国发现曙猿化石的地方共有五处,即江苏、云南、内蒙古、河南、山西。最早由古人类学家林一璞在江苏溧阳发现。随后,科学家们在渑池任村上河、山西垣曲寨里等地发现。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童永生教授指出,河南渑池任村上河遗址的曙猿有两大特点,一是年代较为久远,遗址较为集中;二是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种类多,内涵丰富,化石储藏量大。
该所倪喜军研究员认为,与上河曙猿时代上相近的是江苏溧阳的中华曙猿,任村上河的克氏假猿比1995年在垣曲寨里发现的世纪曙猿早500万年左右,虽然具体的时代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揭示。他甚至认为,曙猿的理论起源时间应该更早,应该在5000万年之前,新的化石发现会证明这一点。
前不久的4月14日,美国科学家肯尼斯·克里斯托弗·比尔德在给杨栓朝发来的邮件中说:“在任村发现的克氏假猿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因为它显示这个古老的灵长类与现代的类人猿一样具有小眼睛和深脸部,不是像现代眼镜猴一样具有极大的眼睛和很浅的脸部。从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推断,克氏假猿是在白天活动的,不是像眼镜猴那样在夜晚活动。克氏假猿的牙齿显示,它是包括猕猴、猿猴和人类在内的所有现生类人猿的非常原始、非常古老的近亲。”
既然渑池上河曙猿化石的意义如此重大,为何默默无闻,被历史“尘封”?不少专家、官员和当地群众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科学家们为了表述方便,习惯于把“垣曲—渑池盆地”笼统地简称为“垣曲盆地”,甚至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也是如此,影响了渑池元素的传播;二是世纪曙猿的重大发现及媒体的报道,让外界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山西垣曲,而忽略了河南渑池的存在。倪喜军研究员还提到,有关渑池上河曙猿重要论文发表的时间较晚,且发表时媒体未做宣传,加之当时小浪底已经蓄水,大多数地点已经淹没。
为此,倪喜军建议,科学界之前对“垣曲盆地”的表述,应回归为“垣曲—渑池盆地”的全面表述,他们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修正。并为当地政府支招建立遗址公园。
发现曙猿化石的上河村
渑池县南村乡任村上河自然村,位于距县城50公里外的黄河南岸。上河古生物化石点面积900亩左右,库区蓄水时只剩下一半,泄洪时约有三分之二的面积。但最重要的几个化石点被黄河淹没,泄洪后,上面淤积十多米厚的河沙。
杨栓朝说,小时候他和小伙伴经常在附近玩耍,会捡到一节节暗红色东西,外表似骨头,又像石头,当地人称之为“龙骨”。当地村民戴年锁说,“小时候经常能找到一些像一小节腿骨、牙齿等形状的东西。”不知道这些东西有啥用,当地人将它们磨成粉用来止血。有人去收购过,几分钱一斤。
戴年锁还介绍,在当地人挖“龙骨”的地方,曾有一处奇特的泉水,冬暖夏凉。冬天外面天寒地冻,但水里却可洗澡;夏天泉水却只有几度。小浪底水库建成后,这眼泉连同“龙骨”一起,沉入水底。
曙猿到底啥模样
近日,中国科学家研究完成了曙猿复原图:一只体型大的曙猿背着一只幼猿,攀爬在树干上,双目圆瞪,盯着迎面的一只螳螂,抬起左爪,露出尖锐的犬牙。它背上的幼猿面朝观众,眼神温柔友善,嘴角微翘,带笑意。整幅画面背景为白色。
这是世界上第一幅完全由科学家绘制的曙猿复原图。其绘制者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倪喜军。
研究证实,曙猿门齿小、犬齿大、下颌角圆、下巴前缘直立。体重在100克到200克左右,与一只小老鼠差不多,以水果昆虫为食。其生活环境,气候湿润、树木丛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倪喜军说,为复原曙猿身体各个部位图像,包括体型大小、颜色、牙齿、脚上特征等,他除了参考之前科学家的研究,还考虑了它和古猴阿喀琉斯基猴及现存眼镜猴等灵长类动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