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旧石器时代考古:拨开万年的尘埃 揭秘古人类的活动

发布时间:2017-04-21 作者:
来源:
分享: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火塘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文物报(高星):近些年中国旧石器考古领域取得长足的进展。重要遗址与材料不断被发现,发掘报告与研究论文批量产出,研究思路与技术不断更新,中青年学者成为学科的中坚,研究成果的前沿性和学术影响力空前提高。这些重要发现与学术成就,使我们得以拨开百万年的尘埃,窥见远古人类的技术、文化和生存活动,也使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在破译人类的起源、现代人起源、不同时期人群迁徙、融合与适应模式等诸多疑团上愈发重要。2016年度几项入围25强的重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和成果,对该学科的发展态势和学科意义,做了很好的诠释。

西藏那曲尼阿木底遗址:极端环境下的高海拔区域被3万年前的人类跨越,极具特色的石叶技术遗存链接起神秘人群的迁徙通道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发现和发掘的西藏那曲地区尼阿木底遗址,必将在探索旧石器时代晚期东亚人群的适应生存能力、迁徙融合过程和青藏高原的史前考古研究,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之前,西藏自治区乃至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没有可以确定的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原生遗址,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在技术能力低下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无法涉足这里的极端环境;古DNA分析发现,5-3万年前生存于西伯利亚地区的神秘的丹尼索瓦人(丹人)的基因在南太平洋岛屿上的一些现代人群中有所体现,他们是如何从北半球飞越至南半球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谜团;最近的一项遗传分析揭示,目前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携带与丹人相似的基因,而这种基因的获得是藏民能够适应高海拔气候的重要条件。于是,冰山的一角被揭开,青藏高原作为丹人南下的可能通道及不同族群融合的区域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尼阿木底遗址这处坐落于古湖畔、海拔超过4600米的遗址区内,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地表遍布古人类遗留下的石制品,石核、石叶、细石器……发掘从未经扰动的距今3万多年的层位中出土了原地埋藏的4000余件石制品!经典的棱柱状石叶石核,修长规整薄锐的石叶,以石叶和石片加工的刮削器,无不昭示着这是一处具有特定技术属性的遗址,与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尼人、丹人生活过的遗址的石器技术与组合异曲同工,而这样的材料,以前在中国只有新疆骆驼石、宁夏水洞沟、河南西施等少量遗址的发现。于是,高海拔的雪域高原不再空白和沉寂,史前人类征服极端环境的历史得以改写,丹人从西伯利亚经青藏高原南下,一路向南太平洋岛屿撒播基因的推测不再是臆想。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泉边的古营地,精美的细石器,用于研磨的器具,富有特色的火塘,万年前的建筑遗迹,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巧串珠,勾勒出一幅先民生产生活的鲜活画卷

201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10号地点做了延续性发掘。这次发掘,不但解决了困扰学界多年的有关该遗址地层、年代和文化性质等基础问题,还带来了一系列令人惊喜的重大发现和突破性成果。通过精耕细作的发掘辅之以现代信息科技和高分辨率的测年手段,发掘队辨识出分别为距今4800年、10000年和12000年的三个文化层位,揭示出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序列,获取逾万件的石制品和500多件动物化石,还发现数枚直径不足2毫米的串珠。石制品包括小巧的各类细石器、精美的小型两面器和形制多样、用于研磨加工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在最下的文化层位揭露出一组条带状分布的疑似柱洞,应为简易居住建筑(窝棚)的遗迹。这是在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的首次发现,对分析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数枚毫米级串珠造型规范、工艺精巧,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旧石器时代同类装饰品中的最小者。在同层还发现20余处用火遗迹,内部分布着密集的炭屑、灰烬和烧骨、烧石,显示结构性火塘的特征,与大约同期北美的古印第安人用于加工食物、具有多层结构的火塘十分相似,显示当时的人类对火和热能具有了娴熟地控制利用能力。目前已经从石磨盘-石磨棒和石器上成功提取到淀粉粒等微体植物遗存,大量的浮选样品和地层沉积样本仍在分析检测中。
 
湖南沅江赤山岛和西洞庭盆地旧石器时代网纹斑斑的红土地,多点成片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粗犷的砾石石器工业,奥杜威与阿舍利技术的混体。旧石器时代考古,在湖南取得新的突破。华南第四纪地层以网纹红土为特色,其间埋藏着被称为砍砸器体系的粗犷的砾石工具。这些文化遗存形成的时间、古人类群体的属性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砾石工业传统形成的原因以及它们与西方阿舍利技术体系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很多问题悬而不决,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类遗存往往采自地表,埋藏学、年代学和器物组合信息缺失。2016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方面取得突破,在洞庭地区发现了多处遗址,在网纹红土地层中发现两个文化层位,出土近 1000件石制品,并初步建立起文化时代的框架。赤山岛诸遗址的剥片技术具有奥杜威工业 (模式 I) 特征,而手斧、手镐又具有阿舍利技术 (模式Ⅱ)风格。这种小比例的模式Ⅱ技术产品以镶嵌形式分布于传统的模式Ⅰ石器工业中的现象在湖南地区是首次被确认,在中国中南部几处遗址中以前已有发现,这对探讨砾石工业的多样性及其与西方阿舍利体系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新的材料。而对西洞庭盆地几处遗址的试掘,则首次在华南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中构建出“网纹红土—弱网纹红土—均质红土—黄土—黑褐色土”的文化序列,为研究区域性石器技术的演变和本土人群的连续演化,增加了新信息和新视角。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