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打造地学立体科普平台纪实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矿业报(蒋郭吉玛 彭磊):开学第一课,被誉为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有的学校开在讲堂,有的学校开在军训场,而在江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新生们还要走进该校的博物馆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入学教育。“这样的方式很有新意,为学校有这么好的博物馆感到自豪,让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在前不久的开学季,该校的一位新生说。
逸夫博物馆坐落于美丽的东湖之滨、南望山下,这座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馆藏、功能丰富,造型前卫的知识殿堂,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更是全国首家被认定为4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
当前,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文化生活特别是在精神层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普能否堪当兴国大任?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中国矿业报》记者日前走进该馆,探寻新时期地矿类高校做好科学普及工作的优势和潜力。
变观念:打造时代需要的科普平台
一个国家的公民科学素质,不仅是其人才培养能力的体现,更是其创新发展的重大支撑。根据有关统计,30多个科技先进国家在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时,其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均超过10%。今年开展的我国第10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从2010年的3.27%、2015年的6.2%,进一步上升到8.47%,很有信心在2020年实现10%的目标。
“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要两翼齐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地在重要场合提出科普的重要性。
科普的春天已至。推动科学普及,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奠定科学素质基础,集科教师资、装备、平台、资料史料于一身的高校大有可为。
据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球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该校依托强势的专业资源和机制创新,在科普领域一直积极进行探索与突破。作为科普工作的关键枢纽,逸夫博物馆不仅以丰富的馆藏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旅需求,更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真大啊!”记者一跨进博物馆大门,就被眼前三层楼高的化石墙深深震撼了。“这块区域是脚印,那部分是条状生物游动的痕迹……”据馆方讲解员介绍,这面墙记录了多种远古生物的“足迹”,它从化石发掘现场取出,运到博物馆拼接而成,面积有100平方米。在逸夫博物馆,像这样的大体积化石,还有3米高的海百合化石,距今2亿多年、长达8米的鱼龙化石……这些镇馆之宝,在全国博物馆中也是难得一见的。
展示面积5千余平方米的逸夫博物馆,有着3万余件各类地质标本,其中罕见珍品3000多件。在这里,6大常设展厅全方位展示自然、生命演化及能源资源利用,还能体验地震、目睹还原亿万年前古生物活动的动态场景、在拥有专利的磁悬浮地球仪上找坐标……这座大宝库向社会开放以来,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近年来游客满意度也非常高。
“博物馆不仅藏品多,还有专业讲解,除了学校组织的集体参观,平时我们家长也带他来,是孩子从小到大成长的第二课堂。特别是去年以来连续参加了博物馆的几次活动,孩子都特别兴奋,很投入。”博物馆所在地——洪山区的一位百姓这样评价多年来博物馆的科普工作。
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展览宣传、开设课程……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的一系列创新,让我们看到了高校构建科普平台的勃勃生机。该馆也因其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和社会美誉,成为湖北省、武汉市多场科普类重大活动的主会场。
不光有颜值,有真材实料,更有态度。这是记者接触逸夫博物馆后最深的感受。
“今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全面开启了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学校高度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将其作为育人的重要平台,传承历史文脉、承载大学精神重要载体,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新时代,逸夫博物馆有了新定位,正积极主动地发挥新功能,通过提升管理服务、加强地学科普方式创新、举办特色展览等,朝着打造标杆科普基地的目标前进。
变方式:服务前移,科学精神“走出去”
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身系国家前途、民族希望,更是创新的担当。博物馆的功能建设离不开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关注,更好地发挥地学研究基地、科普殿堂的作用,提升科普效果,形成互动很重要,博物馆正是良好的“研究+实践”平台,而他们也确实有“几把刷子”。
“基于展品资源的教育活动是地质类博物馆最具特色、最基本的教育活动。去年以来,我们将策划开展活动作为重点,把地学科普做出特色,打出品牌,得到了多方的积极支持,并获得了出乎预料的社会反响。”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对记者说。
科学不是概念和口号,是反复试验求证的过程,是为了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去探寻因果。以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精神,传授科学方法,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正是多年来我国教育体系中所欠缺的。
让科普更有吸引力,关键在于激发参与者的主动性。
依托自身资源,逸夫博物馆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推出了不同层次、内容的研学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如:面向儿童的“博物馆奇妙夜”,通过地质科普亲子游、拼化石、做拓片,实现“与恐龙做邻居”,激发兴趣,寓教于乐;面向初小学生的“达尔文实验站”,让学生走进博物馆专业实验室,体验化石修复,提升动手能力,亲历科学工作;面向高中生的“科技英才”项目,让学生完整地参与从制定选题到做结题报告的科学工作,教授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识竞赛,以讲好地球故事,传播科学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
2017年底,逸夫博物馆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加强科普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
“这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今年3月份以来,逸夫博物馆迎来研学参观高峰,每月的学生参观量超过万人。目前,超过百所湖北省内外中小学、幼儿园走进该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近距离地与古生物化石、矿石、宝玉石接触,聆听现场讲解,观看多媒体展示,亲自操作演示台,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得到了科学的引导。
刘先国表示,博物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主动服务社会,将不断拓展场馆研学功能、创新研学旅行方式,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努力将逸夫博物馆打造成学生喜爱、学校满意的地学特色品牌基地。
平时,他们开展科普巡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提升公众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并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世界地球日、国际博物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大型活动。今年,他们联合常州中华恐龙园,在世界地球日当天推出了“爱恐龙·爱地球”主题活动,深受小朋友喜爱。同时,他们还与当地学校联合举办各种夏令营、开放日等。仅在今年,他们就开办了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地大分营、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湖北来凤贫困山区学生梦想之旅夏令营、第七届中学生科学夏令营等多个活动。
与此同时,该馆注重馆藏资源科学研究,不断探索符合时代的藏品资源表达方式,积极创新教育信息化数字媒介。他们注重软件开发,利用微信新媒体,建设数字博物馆,布局网站、手机客户端、电子大屏等终端,提升展览项目的公众参与度。目前,博物馆已拥有线上线下全景式展览平台,看展不再受时空限制;在馆内扫描二维码,就能听讲解、看展品介绍。同时,该馆还与中国科协、教育部等机构、部门合作,加快构建资源共享传播平台,目前已加入国家岩矿化石共享平台、可移动文物数据平台。
变内涵:文化铸基,育人为本
世界上首座博物馆起源于大学,高校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新时代,博物馆发展需要“软硬件结合”,在做强高科技支撑的同时,必须紧紧抓住文化核心,高校博物馆更是如此。
地质与国人科学实践精神启蒙有着不解之缘。一百年来中国地质人的身体力行,不仅为我国科学工作树立了典范,而且打掉了西方人对中国读书人的误解。
逸夫博物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建馆初期,标本主要继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质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系和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科的收藏,2003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该馆在成立之初,主要承担为师生教学和科研提供标本材料、满足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任务。近年来,该馆在满足学术发展的同时,更加肩负起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和历史使命。他们注意到了以研究自然科学为核心的地学文化所蕴含着的丰富价值和精神内涵,并注重挖掘和开发传播,提出了“以文化育人”。
2017年以来,该馆策划主办多期《地球科普大讲堂》,惠及听众近5000人。讲座内容涉及地质公园、恐龙灭绝、地球知识、清洁能源、生物进化、高山科考等多个主题。主讲人既有“全国最美教师”、中科院院士、该校教授殷鸿福,李四光先生的外孙女邹宗平女士,也有地学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
讲课是科普,办活动是科普,传承优秀地学文化也是科普。文化建设是发展科学的重要一环,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7年,该馆与李四光纪念馆联合策划开展了既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李四光——我国科技界的一面光辉旗帜》主题展,通过两百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字,真实展现了这位科学巨人的光辉足迹、卓越贡献、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并深度剖析了他热爱生命、热爱地球、关注环保的前瞩性人文精神。
登山运动是该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被誉为中国登山界的“黄埔军校”,女队员陈晨还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6年,该校登山队成为全球首支自主独立组队征服七大洲最高峰、南北极点的在校大学生登山队。该馆积极策划,于2017年举办了《追求卓越 勇攀高峰的地大人——“7+2”登山科考专题展览》,首次展出一批登山队使用过的珍贵实物,从校园文化中提炼时代精神。此次展览得到了登山界专业人士的肯定,也向公众普及了极限运动知识,彰显了地大特色、武汉精神和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元气”,荣获2018年湖北省精品展优胜奖。
“未来教育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书本知识,而且还要有高尚的品质、远智卓见、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这种人才关在屋子里是培养不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光明教育家书院院长顾明远先生认为,国家提倡研学旅行意义深远。该馆致力于以组织开展研学旅行为抓手,编制研学课程和教材,打造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的平台,力争在中国教育改革中先行一步。
通过独特的展品、藏品阐释印证校风学风,传承高等教育对文化自信、成风化人的坚守,用博物馆的形式、载体履行科学创新、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逸夫博物馆正成为打造高端文化的新载体,成为丰富人才培养的新基地。
看未来:“信念”将引发科普实现质的飞跃
今年国庆节期间,共有近100个毕业班、3000余名校友回到母校团聚,其中,逸夫博物馆成为大家必到的“打卡”之地。这里成为一届届学子珍贵的青春纪念册和精神家园,绝非偶然。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科学和教育可以让一个人得到升华,更可以使一个国家风华正茂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初的地质调查为民族争气,当今发展科技依然要回归初心。新时代中国的内涵是改革创新,这意味着公民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将更加凸显。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正进入难能可贵的历史性交汇期,必须塑造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文化。可以说,国人的新文化使命,依然离不开科普。
近年来,逸夫博物馆形成了景区与博物馆、学校与社会、自然与文化“三个融合”的发展模式,明确了“面向高校,服务教学科研,成为育人的课堂;面向社会,讲好地球故事,成为科普的殿堂;面向国家战略,增强文化自信,成为筑梦的平台”的办馆宗旨。
2017年,该馆被评为“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单位”、“武汉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并获得了武汉市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湖北省以及原国土资源部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等。今年,该馆获评了国家三级博物馆之后,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一个优秀的学者,也应该是优秀的科普工作者。“希望各位与博物馆共同传播地学知识、弘扬地学文化,担当起新时代的责任,积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9月18日下午,今年的70名新进教师来到逸夫博物馆参观,这也是该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环节之一。据了解,除了教师外,不少在校学生也加入了志愿讲解队伍,共同做好这一文化传播平台。
逸夫博物馆不断创新科普活动,是学校重视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充分整合全校科普资源,发挥人才、学科优势,在今年成立了地球科学科普研究与创作中心,进行科普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作品创作、实践创新,努力做大做强科普工作。逸夫博物馆充分发挥作为实践基地的优势,创新科普活动,开展藏品“科普化”,让文物“活起来”,《让石头说话》科普丛书已出版第一期;同时深入开展文创产品的研发,通过开发和经营博物馆衍生商品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
不止如此,他们还将“科普+”进一步上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担当国家使命。2018年,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地学长江计划”。该校党委书记何光彩表示,该计划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书写“奋进之笔”,全面推进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要举措。逸夫博物馆将发挥展览传播教育的特殊优势,围绕“地学长江计划”积极谋划,在地球科学普及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方面主动作为,勇于当担,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应有作用。
从保存,到展示,再到互动,从关注物到重视人,逸夫博物馆这支具有强烈责任感的队伍,正在兢兢业业地做着一件件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小事”,在创新路上书写着高校科普的“论文”。高校博物馆科普这件从兴趣而诞生的事业,因注入时代基因开启了远大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