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全国政协委员童金南:尽快修改《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

发布时间:2019-03-15 作者:
来源:
分享: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胡珉琦):“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已经实施8年多了,它对我国化石资源的确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我们在这么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金南表示。

他举例道,虽然该条例及一系列后续文件详细列举了所有需要严格保护的化石名单,但由于化石资源是在不断发掘中被逐步发现和认识的,甚至更多未知化石的重要性高于当前所列举的化石名单,从而给化石保护工作造成许多新的困难或保护盲点。

作为共同提案人之一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元青表示,该条例对化石进出境的管理规定和审批程序与相关科学研究的规律和实践不相适应,与国际上通行做法脱节,严重影响了科研效率。

此外,在各类生产、建设活动,特别是基本建设过程中,珍贵化石被破坏甚至故意损毁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对违反《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规定的处罚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他们迫切希望,立即启动修改程序,成立修改专家小组,收集修改意见和建议,力争在2019年完成修改任务。

相关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童金南建议摸清长江地质生态“家底”
 



全国政协委员童金南建议摸清长江地质生态“家底”

(化石网报道)据长江日报融媒体(特派记者 宋磊 马振华):备受关注的长江大保护,再获国家层面的重手力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举行的记者会上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长江保护法列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一类项目,并将其纳入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消息传出后,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展开热议,其中部分代表委员通过长江日报发表见解,认为国家层面立法对于长江大保护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长江大保护,基础勘测工作不可缺少,要为长江‘摸清家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童金南建议,举国家之力,将长江及流域基础地质和生态环境状况等系统勘查,启动国家级专项研究计划项目,建立共通共享数据库,为长江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支撑。

据介绍,目前长江及流域基础地质情况和生态环境特征数据很不完整、不成体系。很多江段、流域的基础地质情况和生态环境特征存在盲点,很多资料、数据都不完备,给治理和建设造成阻碍。对地质结构、生态特性等了解不清,再进行项目建设,很容易发生施工危险或造成生态破坏、风险隐患和资金浪费,甚至让初衷很好的生态建设前功尽弃。

童金南建议,国家对这些情况应充分重视,对长江地质生态国家级专项研究计划项目投入充分的人力财力,对长江及流域的地质、生态环境全面勘查、记录,排查地质隐患,消除生态盲点,形成图表等数据,作为长江及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依据,以更加科学地支撑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