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工农村发现大量“弓石燕”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武陵都市报:在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工农村境内,有一种神似燕子的小石头,当地人称之为“石燕”。相传,“石燕”遇风雨,还能“起死回生”,“鼓翅飞翔”。近年来,“石燕”已经很少发现实物,当地人也均以为其已经绝迹。近日,一次偶然的发现,“石燕”又露出了踪影……
发现:石中藏“燕”
“遇风雨则飞舞,雨止复为石”,这是一段流传在黔江区石会镇当地的一段传说,传说中所指能“雨止复为石”的就是“石燕”。
以前,当地村民在劳作时,偶尔也能用锄头从地里挖出一些形似“燕子”的小石头,当地人称之为“石燕”。
曾经,在挖到“石燕”后,当地人会将它表面的泥土用手简单清理,然后揣进兜里,带回家拿给家里的孩童。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石燕”成了当地孩童不可多得的玩具,时至今日,它依然还保留在当地不少老人的回忆里。
前不久,家住石会镇工农村7组的返乡大学生童韵涛在位于龙洞沟(小地名)的岸边偶然发现一颗颗呈点状的凸起分布在一块石头表面。在她回家找到采挖工具后,一颗颗漂亮的“石燕”从石头中露出真身,龙洞沟发现“石燕”的消息不胫而走。
探访:“燕”出石中
近日,记者在工农村村主任姚兴万的指引下,前往龙洞沟。
记者一行从工农村高坎子(出发),沿着一条村道路朝山坡下方前行。
“山顶上那个洞就叫龙洞,龙洞里面流出的水汇进下面那条河叫龙洞沟。”姚兴万介绍说。
继续前行,一行在龙洞沟的岸边停下了脚步。
初看,岸边的石头跟其他河流边的石头没什么区别,“石燕”也不见踪影。
“你看,这块石头表面上的点状凸起就是‘石燕’藏身的地方。”姚兴万手指石头表面说:“只有这种被当地人称之为风化石的石头才有,其他石头中暂时还没有发现。”
姚兴万随即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敲击石头,一颗颗栩栩如生的小石头散落出来,这就是“石燕”。
记者在现场看到,“石燕”大小中等,壳体横长,两壳近等,呈梯形、横长梯形或近方形。铰合线直长,是壳的最宽处。两壳双凸型或腹壳凸度稍大。中槽、中隆发育,从喙部开始,贯穿全壳。铰合面低而凹曲,具三角孔或覆有三角板。壳面有细密壳线,中槽及中隆壳线细密分叉,两侧壳线较粗且不分叉。齿板发育,主突起粗大,二分叉。
随后,一行继续在龙洞沟的沿河两岸100多米的范围内找到藏有“石燕”的风化石10余块。
解密:为海生生物化石——弓石燕
“石燕”到底是何种生物?随后,记者带着化石标本找到了化石爱好者刘明。看到化石标本后,刘明立即给出了答案:中华弓石燕化石。
据了解,弓石燕约在4亿5千万年至2亿3千万年前(即志留纪至二叠纪)最为繁盛。弓石燕化石主要保存在灰岩、泥灰岩及钙质页岩中。而在泥灰岩质中最容易风化出保存完美的化石。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之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刘明说。
“据我推测,这里应该存在一个化石带,除了弓石燕化石外,还应该还有其他种类的海洋生物化石。”刘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