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发现“化石山” 专家:开发研学旅行基地
(化石网整理)据都市新闻(记者 贾华):近日,贵州旅游地学研究院院长陈明华、工程师张国祥,贵州旅游勘察设计院副院长鲁明,贵州地质区调院专家雷毅民等一行,应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核桃村之邀前往该地开展地学旅游资源考察。在该片区核桃村4组的一座山上,见到村民们所说的“化石山”,山上土层中见到了较多化石,但大多不完整。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南箐片区属原毕节县南箐乡,在上世纪90年代初撤区并乡时划为鸭池镇管辖,位于今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西面,有赶场坝村、核桃村、干龙滩村、岩头村、煤冲村5个行政村,总人口1.32万余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距离市政府、区政府10公里,距离毕节西站2公里。毕威高速、草千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当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有着悠久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当天,考察组来到核桃村4组一座山上考察时,发现这座山为土山,地里种有玉米、大豆等庄稼。在地里的堡坎、隔断等处,随意堆砌有一些乱石,这些乱石外观普通,都是些其貌不扬的毛石,质地疏松。
可是,就是这些外貌丑陋的毛石,在地质专家看来,却是一件件的宝贝,石头里面暗藏“玄机”。专家用地质锤敲破石块,里面就会呈现出很多奇特的“图案”,有的像蛋壳,有的像螺丝钉,有的像肚脐,有的像滴水窝。
乱石里的这些“图案”,从地学的角度来说却“大有文章”。据贵州旅游地学研究院院长陈明华介绍,这些形态多样的“图案”就是不同的古生物化石,有腹足、腕足、珊瑚、海百合、蜓、棘皮等类别的化石,种类繁多。
专家认为,这些古生物化石是二叠系龙潭组时期形成的化石,那时的核桃村一带,是一处海相三角洲环境,生物繁盛。当时的环境有利于生物生存,因此在当地方圆数公里范围内的土层里,都残存着较多的化石。
考察组认为,在当地这些化石群,是不可多得的地学旅游资源宝库,是学生开展户外体验发掘化石,增加接触大自然,接受科普及地学旅行活动的好场所。
另据了解,核桃村还有一个溶洞叫仙人洞,位于该村2组,目前已经探明的长度有1.5公里。洞穴内有大量石笋、石幔、钟乳石等溶洞奇观,也是一个开展地学旅游的好地方。本次由于是雨季,洞中尚有洪水,所以未能前往考察。
考察组建议,由于该村距毕节城区较近,可以考虑周末游、亲子游等以农业采摘、农耕体验为主的旅游项目,结合教育部让学生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等活动,建立适宜学生所需的“研学旅行基地”。
据悉,当地政府、村委会将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