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第一把圣火在这里燃起!西侯度发现180万年前人类最早用火的证据
(化石网整理)据山西日报(李宁波):是谁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第一把圣火?
上世纪60年代,在黄河岸边一个名为西侯度的地方,考古人员发现了180万年前人类最早用火的证据。至此,西侯度远古遗迹终于抖落满身的浮尘,放射出璀璨的文化之光。
2019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在西侯度遗址进行了圣火采集仪式。当现代体育之火承继人类文明古老之火,电光石火迸发间,西侯度再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西侯度考古之所以震惊世界,恰恰在于火的发现。”山西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范文谦说,“西侯度遗址,是远古人类留给中国人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发现最早的人类脚踏地。”
初秋之际,记者来到了西侯度遗址。西侯度遗址保护碑建在当年考古遗址“6053”发掘点旁边,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刘西西带领记者来到展厅,这里还原了贾兰坡等著名考古学家考古发掘的过程,通过展出的一件件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标本,游客就会读懂“早更新世”的人类文化遗存,了解到火对人类进化的作用,从中找到了人类文明起源的密钥。
与记者同处展厅的还有多个来西侯度游学的团队,他们都是利用暑假期间,前来探寻人类进化的奥秘。学生们不停地记录、不停地询问导游,从求知若渴的眼神中,看到了他们不虚此行的激动。一位来自西安的带队潘老师说,来到西侯度,学生们找到了人类文明赓续绵延的源头,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山西表里河山的深厚底蕴。
从导游讲解中了解到,自1959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院士率领的考古队发现了西侯度遗址以来,王建、王益人等考古学家又多次率领考古和科研队伍进行考古发掘,使种类居多的“早更新世”化石在考古学家的手铲下陆续浮现。在距地表近70米的砂砾薄层和砂砾层之间的交错砂层中,不仅出土了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等石制品,还出土了包括平额象、双叉麋鹿、山西披毛犀、三门马等22种古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有一个保存两段鹿角的步氏真梳鹿的头盖骨,上面具有明显的人为切割或砍斫的痕迹。还有一件鹿角有清楚的刮痕,揭示了人类已经开始制作骨器。
“看,这就是180万年前人类最早用火的证据。”导游的一句话让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大家好奇地盯着展柜中那些有黑、灰和灰绿的动物化石原件。“这些颜色不同的骨、角和马牙化石并非矿物所染,而是燃烧所致!”
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把中国古人类用火的历史,从7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猿人,又向前推进了110万年。
火与人类文明的亲密关系,在西侯度第一次得到了验证。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书中写道:“火很可能是人类迄今除了语言之外的最大发现。”
由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苏秉琦、严文明编纂的《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第一章“我们的远古祖先”中,也明确把“西侯度文化”确定为“最早的人类及其文化”。
《山西通史》“三晋源流”中指出,“西侯度人当时已经开始用火”。
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发展阶段。从距今4500万年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垣曲“世纪曙猿”,到距今180万年的芮城西侯度直立人使用火,人类进化的发端与人类文明的衍生,都在黄河岸边镌刻下无法磨灭的印痕。
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的进化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人猿相揖别,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研究员范文谦向记者进一步作出注解。他说,借着文明之圣火,人类迅速完成了进化过程,从制作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到广泛冶炼与使用金属工具,进而发明了火药、蒸汽机,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进入了文明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应该说,人类使用火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是促进生产力极大提高、促使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源。
参观完展厅,拾阶而上,沿途雕塑处处活灵活现地展示西侯度人取河水饮用之便利,择黄土洞穴而群居,结伴在山林和水泽呼啸围猎,用打制过的石器切割兽皮,将兽肉或投于火堆或架于火堆之上烧烤,取熟食大快朵颐等场景。游客一路走,一路倾听导游讲解,一个个人类进化史的知识点,一个个彰显人类远古文化的故事,将深深地铭刻在记忆中。
登临西侯度遗址圣火台俯瞰,苍莽的中条山与巍峨的华山对岸夹峙中,黄河自北而来掉头东去,“岳渎相望”的唯美仙境徐徐展开。此刻,你一定已经清楚了是谁点燃了人类文明第一把圣火的。你一定会感慨西侯度人是何等的智慧,何等的勇敢。
畅游西侯度,等于读懂了一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史,一部古人类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