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人颅骨:人类演化过程中形态镶嵌的例证
(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78年3月,住在陕西省大荔县西部段家公社解放村的地质队员刘顺堂在该村附近甜水沟的黄土陡壁上的砂砾层中发现了一具比较完整的人类颅骨,这就是本书研究的对象。
大荔颅骨是我国发现的保存比较完好的中更新世人类颅骨,在我国的人类化石中占据着承先启后的位置,特别宝贵的是它保存了几乎完整的比大多数更新世中期标本在形态上更接近现代人的面部骨骼。这个颅骨的发现和研究使作者有可能比较全面地探索中国的人类化石与国外,特别是欧洲、非洲化石的形态比较,进而思考我国的人类演化过程、及其与旧大陆西部古人类基因交流和现代人起源等更为广泛的问题。
除了关于大荔颅骨本身的信息外作者还尽量将一些比较重要的,源于国内外化石的比较资料写进本书,根据这些资料探讨诸多形态特征在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地区变异和交流的状况,从而推论大荔颅骨在古人类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格局内所处的位置,其与境内外其他人群之间的亲疏关系以及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本书按整体颅骨非测量性特征的观察、整体颅骨测量、分骨观察和测量的顺序来介绍和讨论有关的各项形态学信息,原则上将那些涉及两块或两块以上骨骼的项目和颜面骨骼放在整体颅骨部分,将脑颅只涉及一骨的数据放在相应骨骼的部分。
根据伴生动物群和地貌位置判断,这个人类化石地点属于中更新世后期。用放射性同位素对伴生的动物化石测出的年代颇有参差,如人类颅骨出土地层的牛牙化石测得铀系年代为距今209000±23000年(陈铁梅等,1984)。用电子自旋共振法为伴存的贝壳化石测年结果是早于25万年(尹功明等,2001)。考虑到埋藏人类化石的砂砾层位于古土壤S2之下13米,以红外释光(IRSL)测定该古土壤层,其年龄为24.7 万年前,推测大荔颅骨的年代比此为早。分析与人类化石同层的披毛犀牙齿的釉质和齿质的230Th,得出年代分别为258+34/–26 千年前和349+53/–38千年前。以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分析同层的丽蚌化石测得29.7–21.0万年。综合估计大荔颅骨的时代为30到26万年前(尹功明等,2002)。用ESR/U系法分析同层动物牙化石得出的年代为281+46/–41千年前(Yin et al., 2011)。
由于大荔颅骨和伴生动物化石都是出自河流堆积,而且有鱼化石共存,所以有人怀疑伴存动物与人类化石是否从不同的地方和层位搬运至此,用动物化石测得的年代能否代表大荔人类颅骨。大荔颅骨保存得相当完好,基本上没有磨损的痕迹,有些破坏而且被挤压向上的上颌骨齿槽突与颅骨其他部分仍旧镶嵌在一起没有脱离,显示其在河流中搬运距离不会很远。目前有关的测年技术还不够成熟,所获得的年龄数据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但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所有年代数据都落在一个不太长的区间中,似乎可以认为,大荔颅骨很可能是与直立人的晚期成员,以及欧洲的“海德堡人”和非洲“罗德西亚人”大体上同时代的在东亚的一个代表,或处于东亚的早更新世或中更新世早期的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阶段,与晚期直立人共存。
大荔的这具颅骨保存比较完全,主要缺少右侧顶骨的后大部,左侧顶骨后内侧的一小条,右侧颞骨的后上部,枕骨鳞部的右上部及相邻左半上部一小条。此外,颧弓、枕骨大孔周围、左上颌骨下部和蝶骨翼突也有缺损。上颌骨齿槽突破损严重,有变形,而且被挤压向上,其腭突与齿槽突脱离,被挤压向更上方,腭骨大部破损。
本文摘编自《中国古生物志. 新丁种第13号(总号第201册):大荔中更新世人类颅骨》(吴新智 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11)一书“前言”,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978-7-03-066396-2
责任编辑:胡晓春 孟美岑
本书对中国陕西省大荔县出土的一具中更新世人类颅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测量,并与其他人类颅骨化石做了比较研究。大荔颅骨是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和已经达到人类演化中“现代”水准和状态的,以及中间状态特征的综合体,表现出人类演化过程中的形态镶嵌。其他中更新世颅骨也有“现代”特征,但是都比大荔的少得多,提示古人类形态“现代化”的进程在中更新世已经有了展现,大荔颅骨所代表的人群可能与现代人相应特征的形成有过比较多的联系。大荔颅骨大量特征与中国其他中更新世人相同或相近,还与国外其他中更新世人共享许多特征,代表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与境外古人类有过杂交的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荔颅骨的研究为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和中国古人类网状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增添了形态学证据。本书还为人类演化提出一个简略的图景,认为大荔颅骨代表直立人在早更新世发出的一支的后代,是中更新世人类多样性的一员。
本书可供国内外古人类学、考古学工作者参考。
(吴新智,1928年6月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