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所科研团队取得的 “基干兽类听觉和咀嚼器官模块式演化分离节点”、“古基因组揭示中国南北方人群迁移与混合历史” 两项成果领衔入选,位列第一、第二。
成果介绍
基干兽类听觉和咀嚼器官模块式演化分离节点
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是脊椎动物渐进演化的一个经典案例,曾经是一体化的听觉和咀嚼器官,在兽类中呈模块式趋离演化,最终解耦,各司其职,增加了两部功能的多向适应性,成为奠定现生兽类辐射演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古生物研究中,两模块分离节点特征与机制,一直未能有令人信服的化石证据。
古脊椎所中生代哺乳动物研究团队毛方园副研究员与王元青研究员,基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基干兽类李氏源掠兽的多件标本,报道了已知中生代哺乳动物中最完整的听骨形态学特征,确立了哺乳动物演化中听觉与咀嚼器官分离的关键节点表型特征,弥合了过渡型中耳和典型哺乳动物中耳在演化过程中的空缺,为发育生物学相关中耳发育假说提供了演化与地质时间上的参考与验证,并提出下颌咀嚼时的多向运动证据,这很可能是导致听骨与齿骨脱离的选择压力之一。(Science,2020)
相关介绍链接: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1912/t20191206_5449544.html
古基因组揭示中国南北方人群迁移与混合历史
在国际古基因组学领域,有关东亚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非常匮乏。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团队首次针对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展开时间跨度最大、规模性、系统性的古基因组研究,通过前沿实验方法成功获取我国南北方11个遗址的26例距今9,500-300年的人类古基因组,为揭示华夏族群及南岛语系人群起源提供关键遗传学证据,填补了人类演化历史所缺失的重要的东亚篇章。
研究发现中国南北方人群至少在9,500年前已经分化,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相互交流进程既已开始,4,800年前出现强化趋势,其中新石器之后古北方成分的影响更为显著,由此基本形成现今中国人群的遗传结构。
此外,通过首获的中国古南方大陆人群核基因组,明确中国福建及周边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人群是分布在台湾岛、太平洋岛屿的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为修正东亚南方人群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基础。
该成果直接将中国史前人群迁徙与演变历史呈现给国际学术界和社会大众,被《自然》新闻、《科学》新闻评价为“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的重要信息缺环“,为丰富东亚人类演化过程的细节知识和学术认知做出重要科学贡献。(Science,2020)
相关介绍链接:http://www.ivpp.cas.cn/xwdt/kyjz/202005/t20200514_5579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