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这架开往远古的“时光机”,邂逅的不仅有恐龙
(化石网整理)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金地):如果有一架开往远古的“时光机”,你想去看恐龙吗?
事情或许会出乎你的意料:有的恐龙的确很大,在新疆哈密发现的中国丝路巨龙,保守估计体长超过20米;有的恐龙却小得超乎想象,在四川发现的恐龙足迹比1角硬币还小,脚印的主人估计只有麻雀大小;还有的恐龙很“另类”,不仅体型演化得越来越小,还改换“口味”吃起了白蚁……
遥远又神秘的史前世界,远不止恐龙这一种“神奇生物”。4.1亿年前的一种小鱼,为啥长得像古代兵器三叉戟?站立时肩高5米、体重可达24吨的巨犀曾穿越青藏高原,有啥目的?1000万年前入主北美的剑齿虎,又是打哪来的?
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在国社一档全新打造的融媒体栏目“远古发现”中,都能找到答案。
探索史前世界的“时光机”
今年4月14日,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播发了一条“有点味道”的稿子——《这两坨1亿年前的便便,谁留下的?》,这是“远古发现”栏目与读者的首次见面。
其实,作为国社最核心也最“传统”的报道部门,在新华社推进融媒体转型的大潮中,国内部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新媒体报道中“破圈突围”。部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强融媒体报道的组织策划,在转型过程中主动作为。
恰逢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昆明召开,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话题备受关注。国内部借机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全方位报道,抓住许多读者对未知远古世界的强烈好奇心,推出了“远古发现”这个古生物领域的融媒体科普栏目。
这是一个由“90后”年轻编辑主持,面向年轻人,以年轻人的视角、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做科普的栏目,从4月至今已发稿近40篇,受到媒体用户和读者的欢迎,平均媒体采用接近200家。其中,7月初播发的《“龙人”!Ta和现代人的亲缘关系有多近?》被508家媒体采用。在新华社客户端上,稿件平均阅读量接近200万,读者评论时常破千条,在微信端也收获多篇“10万+”。
“这些奇特的现象真的大开眼界了”“6亿年前的海绵化石,太牛了”“为什么一亿年前的龟蛋具有极厚的蛋壳”“这种巨鲨原来是顶级的掠食者,一看就特别强大”……这个关注古生物研究发现的融媒体科普栏目就像一架“时光机”,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用生动有趣的报道揭开了古生物研究的神秘面纱。
在这里你会发现,原来化石的种类这么多:不仅有骨骼化石,还有粪便化石、足迹化石,甚至是卵化石。而古生物学家就利用这些化石来解“应用题”:用古动物化石的大小估算一下“主人”的身高体重;凭着一串恐龙足迹,推断造迹者的移动速度;扫描一下鱼的粪便化石里都有哪些“食物残渣”,看看它的消化系统怎么样……
有时你又会发现,古生物学家不仅要会数学,还得有点推理天赋。比如,1.35亿年前翼龙在准噶尔盆地一个地方留下了极为密集的114个爪印,说明了啥?答案是:足迹大小不一,意味着有不同年龄层次的翼龙在此地生活;足迹的前进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反的主方向上,表明翼龙可能来回往返于这个区域;而当时这里主要为大型湖泊,翼龙留下大量足迹,最可能与到湖边取食有关。
是不是觉得古生物研究还挺有意思?“远古发现”栏目正是希望通过科普报道,让读者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也能感受到古生物研究的魅力。
开栏之作关注的竟是便便,这个听起来“不太正经”的话题,一上来就奠定了“远古发现”不是一个端着“高冷范儿”做科普的栏目。其实,开栏碰上这个研究发现虽是个巧合,但用“有温度”又接地气的方式做科普,却是编辑有意为之。
科技类的报道因为涉及大量专业知识,难免显得“高冷”,阅读门槛高,趣味性不足。如何用一种更“有温度”的方式,将原本“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讲给更多的普通读者?
“远古发现”栏目最终提出,要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为第一原则,对专业知识进行转化。为此,编辑提出稿子的语言要朴实,要着重突出科学家自己对相关研究“有温度”的解释。
以这两坨1亿年前的便便为例,它们是谁的便便?又是怎么留存至今的?看了下面这段话,这些问题就全解答了:
“在远古时代的缅甸热带雨林,一只昆虫刚刚取食了花粉。它排出由花粉粒组成的粪便,身上和身边还沾满了花粉粒。正在这时,一粒树脂落下,将昆虫和它的粪便包裹其中,并留存到约1亿年后的今天。”
原来这竟是两坨保存在琥珀里的甲虫便便!编辑收到记者的初稿时,觉得稿子里缺少关于便便是怎么到了琥珀里的解释。为此,记者又对科学家进行补充采访,最终补上了这段对当时情景的还原。一段充满画面感的话,顿时让稿子变得生动起来。
随着栏目播发一个又一个最新的研究发现,与史前生物、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相关的“秘密”被一一解开。恐龙、剑齿虎、各种史前鱼类和昆虫带领读者领略五彩斑斓的史前世界。而透过稿子,还可以一窥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如今已是高寒草甸地貌的青藏高原中部,曾经水草丰美、森林繁茂;1500万年前的福建南部曾有一片热带雨林,里边生长着花、苔藓,还活动着大量蜗牛、蜜蜂、蟋蟀等;而几亿年前的贵州,曾是一片“史前海”……
“科普+融媒”满足你的好奇心
别看如今栏目已经走上正轨,在最开始,对于如何将“科普”与“融媒”进行有机结合,编辑也有过迷茫和担忧。许多心得是编辑“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摸索出来的。
如今的“远古发现”稿件配发海报已成为常态,可回想起第一张海报的诞生,却只能用“手忙脚乱”来形容。
就在开栏当天,稿子已经准备妥当,编辑忽然想到,一些科普的大百科全书里有很多精美图鉴,栏目是不是也可以给每个发现配一张“图鉴海报”?
虽然是临时起意,但是说干就干!栏目Logo上哪找?请“隔壁”摄影部的同事帮忙,迅速为栏目设计一个用在海报上的Logo。海报做出来还想更好看?那就去请教部门内部会做海报的同事如何调整画面……捣鼓了一个中午,最终一张化石图、复原图配合稿子里精彩句子的海报新鲜出炉,也奠定了此后栏目稿件都配发海报的基础。
从做出第一张海报,到有了第一张动图海报,再到在稿子里配视频、配漫画,“远古发现”的融媒体产品门类日益齐全,再加上穿插的化石图、复原图,为读者奉上“融媒大餐”。
做一个好的融媒体栏目,不仅是形式上的融媒化,更关键是在思维方式上突破传统,让内容适应新媒体的语境。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活、迁徙、繁衍的?远古时的生物、气候、环境是什么样的?这些古生物与今天的有何不同,它们又为何灭绝了?做古生物领域的科普报道,抓住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栏目就成功了一半。
为此,“远古发现”栏目在标题上下功夫,突出稿件中的亮点,希望用朴实、生活化的语言,找到与读者的契合点。
有些标题试图从研究本身挖掘让读者感兴趣的点,比如《早侏罗世,这只恐龙宝宝因何夭折?》《5.5亿年前,柴达木盆地和华北曾是“邻居”?》等。有的则希望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古生物也有“托儿所”?》《穿越“石”空打开贵州史前海洋“盲盒”,都有啥?》等。
别看标题就几个字,却是每条稿子最花心思的地方。比如有一条稿子,记者来稿的原标题为《2.52亿年前的大灭绝,地球花1000多万年抚平伤痛》。编辑收到后觉得,“抚平伤痛”显得有点“文绉绉”的,不太鲜活。怎么改?
为了这件事,发稿当天一早,栏目编辑和首席记者就讨论起来。编辑觉得可以用“缓”字,将标题改为“地球用了1000多万年才‘缓’过来”。首席却提出,“缓”字程度太轻了,不够准确。一番冥思苦想,最后,首席提出用“活”字,将标题改为《2.52亿年前的大灭绝,地球用了1000多万年才“活”过来》。
这样为了一个标题、几个字“纠结再三”的情况,是“远古发现”栏目运营的常态。而有时,为了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规律,栏目的标题也要“百变”。
比如在做关于科学家发现1亿年前甲虫“木乃伊化”肌肉的稿子时,为了适应微信的传播规律,编辑给国内部“新华视点”公众号专门想了一个标题——《嚯,这一亿年前的“胸肌”》,发出后不仅获得了不错的点击量,标题也引起了读者的讨论。有读者留言“赶紧去健身,不然会被一亿年后的小编说:嚯,这一亿年前的肥肉。”
栏目推出至今,极具特色的标题已成为“远古发现”的一个“标志”,有同事评价“一看到标题就知道是‘远古发现’的稿子。”
“冷知识”更需要好策划
北迁的云南大象,是否牵动过你的心?
当时,每天刷大象视频的你有没有想过,大象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的?这样的北迁对大象而言,是第一次吗?
如果想知道答案,不妨来看看“远古发现”的稿子——《一路“象”北,千百万年来发生过这么多回!》。
在今年端午节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远古发现”推出了这条稿子,一经播发就受到读者的欢迎。最终,稿件被285家媒体采用,微信总阅读量30万,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170万。
有读者评论“动物的许多行为值得我们思考”“千百万年来大象都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气候变化等原因,象群迁徙很正常”……
趁着云南大象北迁的热点,能不能做一条关于古象的稿子?国内部分管部领导对“远古发现”栏目提出了要求,并转发了一条报道线索。
收到要求的第一时间,编辑就行动起来。一方面联系新华社云南分社的记者,看当地是否有科研院所做相关的研究,另一方面与跑中科院的记者取得联系,询问是否能从中科院找到相关专家。
很快,记者有了回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正有一位研究古象的专家。更让人激动的是,他此前做的研究正好还原了千百万年间大象在中国南北方迁移的过程!
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一切都水到渠成。这条稿件顺利播发,在铺天盖地的大象北迁报道中独辟蹊径,为读者提供了有关大象迁徙的另一个视角。
也是从这条稿子开始,“远古发现”栏目在报道最新研究发现的同时,发挥编辑部门主动策划的职能,多方开拓新闻资源,让栏目的内容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影响力也得到增长。
开掘“冷门”博物馆主动做策划,是“远古发现”栏目的另一个尝试。8月底,栏目开掘了一个位于小县城的博物馆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联合新华社甘肃分社策划推出了一组三篇稿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稿件平均媒体采用140家,新华社客户端平均阅读量超过350万、评论量超过700条。
一个“冷门”博物馆、一组偏“静态”的稿子,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背后是编辑、记者的精心策划和包装。
从这3篇稿件的标题,或许你能看出一些奥秘:《数万只史前动物“出没”,这个“动物园”不一般》《史前巨兽争霸赛:谁才是陆地最大哺乳动物?》《西北一直干旱少雨?听听史前动物怎么“说”》
发现了吗?虽然是依托博物馆做策划,标题里却既没有出现“博物馆”,也没有出现“化石”。
在策划阶段,编辑根据博物馆的特点,为这组稿件确定了主题“走进‘史前动物园’”,这个概念也贯穿了整组策划。
一个充满了史前动物的“动物园”有足够的反差感,而避免用“化石”,则是希望这个“动物园”是鲜活生动的,里边的史前动物是有生命力的。
“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我们看到了远古时候的世界”“这个发现太有意义了”“最爱看跟恐龙相关的”“奇怪的知识点又增加了”……每次发稿后,读者的认可是最好的回报,而从读者对内容的讨论中,编辑也常能获得新的灵感。
在国社的众多栏目中,才5个月大的“远古发现”还只是刚刚起步,未来这架开往远古的“时光机”会有怎样的精彩之旅,我们共同努力。
新华社国内部全新打造融媒栏目“远古发现”,用生动有趣的报道揭开古生物研究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