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旧石器时代遗址2021年考古发掘验收会在乌审旗召开
(化石网整理)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21年11月13日,萨拉乌苏遗址2021年考古发掘验收会在乌审旗召开,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平、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副局长王聿慧、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局文物保护科科长秦旭光、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部主任包蕾、乌审旗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局长张军、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局局长高伟国等出席线上会议。
此次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教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谢飞教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石金鸣教授作为验收专家组,对萨拉乌苏遗址本年度发掘工作进行验收与指导。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福友作为发掘项目负责人向与会领导和专家汇报本年度的考古发掘情况。
萨拉乌苏遗址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遗址之一。遗址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1922-1923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和德日进发现并发掘了萨拉乌苏遗址,出土了约200件旧石器,并发现了一件人类牙齿化石,这是在中国第一次较多地发现旧石器,也是中国以至东亚大陆第一次确认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1956年,中国本土学者、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古专家汪宇平先生,在萨拉乌苏的范家沟湾发现了丰富的有地层依据的打制石器。198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范家沟湾进行了考古发掘,从原生地层中出土了近200件打制石器。此后,萨拉乌苏遗址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考古工作。1980-1987年,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在萨拉乌苏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在地层演化、年代序列、古环境分析、脊椎动物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的地层与环境研究一直延续至今。
2021年,为配合萨拉乌苏考古公园的建设,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专业考古机构,联合萨拉乌苏遗址公园管理局于2021年9月初开始,联合进行了新的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发掘总面积约100平方米,地层总厚度约15米,共发掘出两个文化层,主要出土物有打制石器、骨器、动物化石等,动物化石数量最多,达上千件,另外还有大量的碎骨;出土的打制石制品约500件,以细小石器为主。本次发掘实证确认了1923年发掘的石器地点的准确位置,解决了困扰学术界多年的问题。
与会专家对本年度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从遗址选点、发掘过程、保护利用等方面展开评议,认为该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规划合理,安排周密,重新发现和激活了老地点,取得新收获,对萨拉乌苏遗址的文化面貌补充了新的认识,丰富了遗址的基础资料,是重启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工作的良好开端,同时对遗址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指导意见。学术研究方面,建议就萨拉乌苏遗址的石器特点、类型变化、技术分析、废片分析、微痕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解释古人类的生计方式;从动物考古学、地质地貌古环境学等多学科综合角度分析人类活动对遗址形成的影响;保护利用方面,建议尽可能全面的提取现场信息,从考古工作中解析文化历史元素,通过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建设,讲好萨拉乌苏遗址的远古故事。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副局长王聿慧、乌审旗文化和旅游(文物)局局长张军从统筹保护和利用方面表示,已将萨拉乌苏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纳入鄂尔多斯市“让文物活起来三年工作方案”,以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行动和河套人发现百年纪念国际研讨会为契机,加快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积极跟进遗址保护工作,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做了总结讲话,指出要做好萨拉乌苏遗址的长期考古规划,充分发掘其学术价值,弥补之前考古工作不足的遗憾;同时结合黄河文化保护行动,系统性规划内蒙古旧石器考古工作;在遗址公园的建设方面要加强周边资源整合,丰富地区文化内涵。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平主持验收会,乌审旗文物局副局长苏雅拉达来、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李斌、乌审旗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陶格通其木格及相关的业务工作者、萨拉乌苏遗址考古队成员等出席了线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