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才华横溢的修复师让化石栩栩如生

发布时间:2021-11-27 作者:
来源:
分享:




才华横溢的修复师让化石栩栩如生(WANG JIN/CHINA DAILY)

(化石网整理)据中国日报(记者 杨军 陈美玲 编译 张弛 王瑾):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负一楼,在玻璃笼罩的化石修复研究室内,古生物学家正稳坐操作台,借助精密的仪器,全神贯注又小心翼翼地进行着化石清理与复原工作,力图将沉睡超过上亿年的化石“唤醒”。
 
大多数化石在被陈列到博物馆展厅之前,都埋藏于崇山峻岭的岩石之中,很少人知道它们具体是什么,只是被当作有着特殊颜色或形状的石头看待。修复师们,则需要将包裹在化石四周的沉积岩(也称“围岩”)清理掉,让贮存其中的古生物骨骼原貌重现于世,而这也为研究生物进化过程提供了物证支持。
 
贵州省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古生物学会副秘书长罗永明是地质博物馆的化石修复专家,他已经坐在工作椅上一个多小时,透过显微镜,他用气动笔对一块海百合纲化石进行围岩清理。海百合纲类是属于海洋生物的一个分支,像海胆和海星都属于这一种类,而眼前罗永明手头修复的这一块化石仅有3、4厘米长。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6万平方米,是贵州建筑面积最大的国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馆藏包含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岩矿标本、自然资源文化物件、地质资料等10余万件藏品。自八月开馆以来,以吸引超过10000名游客前来观展。
 
地质博物馆科技研究部负责人刘传远介绍,馆内3000多件化石主要是通过征集活动从民间收集来的,涵盖了海生爬行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目前地质博物馆有六名专业修复专家进行化石修复清理工作,一块化石修复耗时约一个月甚至数月,从2018年至今地质博物馆共修复了500余件。
 
在大多数人眼里,化石修复是一件无聊且单调的事,但对于罗永明来说,却有着非凡意义。“从事化石修复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感觉像在与历史进行对话,我们在接触远古生命的同时,希望尽可能将其原始状态还原。修复化石就是保存地球过去的记忆相册,对于人类现在以及未来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罗永明表示,“从事化石修复的时间越长,我越能体会到生命进化这一漫漫长河里的美妙,就越觉得着迷。”。
 
年幼时的罗永明常常在父亲工作的山区工厂附近嬉戏,在游玩时他发现许多石块儿上都嵌着奇形怪状的虫子,有的还能看到矿解石、水晶。这些发现都让他感觉新奇,也给他的童年带来了许多快乐。长大后,他选择就读矿产专业并在毕业后相继进入了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队工作。
 
时间到了1998年,一位友人带着项目研究的海百合化石样品找到他,于是他开始尝试修复化石。在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旁边的古生物室里,透过窗户,罗永明经常看到老一辈修复专家带着老花镜,颤颤巍巍地捧着化石进行修复工作,他于心不忍,也出于好奇,于是主动提出帮忙。他回忆,“老修复师们一开始还担心我会损坏化石,但我说自己以前做过篆刻,他们便同意给我机会尝试,结果我比他们修得还要好。”
 
从2007年起,罗永明所在的工作队发现的化石基本都是自己采集自己修复。2016年,贵州开始筹备修建地质博物馆,2018年罗永明被借调到博物馆筹建项目办公室,负责编辑大纲和征集化石。自此他的化石修复工作便一直在博物馆进行。
 
化石周围沉积着层层叠叠的围岩,每一层代表一次沉积,一年会出现几次,通常下大雨的时候会出现掩埋和沉积,远洋的化石通常一层就是一年。动物骨骼在某时期期沉下来后,外面不断会有新的沉积物进行叠层堆积,有的岩石覆盖厚度达两到三千米。
 
“修复工作最难的部分在于区分骨头和围岩,我们的笔尖是不直接触碰化石的,要用气动笔的震动把包裹在化石上的围岩逐层抛掉,打磨出化石的立体形状来。像鱼类化石的骨骼及牙齿部分,因为太过纤细的缘故,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着手修复。”罗永明介绍。
 
对于一些尤为珍贵的化石标本,修复专家们还是会选择剔针慢慢去除围岩。虽然效率会变慢,但却更为安全。因此,所有刚入门的修复师都要从“手动修复”开始培训。
 
每个人工作的精神和状态不同,错误在所难免,所以修复专家们都会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左右休息一次,缓解疲劳,精神不佳时就会直接停下来去做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技术学习并不难,难的是持续的热爱、耐心和专注。”罗永明强调。
 
目前在博物馆序厅展出的大型国宝级原版海百合化石总面积106平方米,由三百多块碎片组成。这个化石由7位化石修复专家耗时40余天完成。
 
罗永明强调,“我们对每一块化石都要怀着崇敬的心,因为那是和老祖宗一块儿生活的地域记忆,是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力求真实、完整、清晰地还原于它们本来的模样,也希望能够引起观众对于历史遗迹的思考和感悟。”
 
给罗永明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化石,莫过于目前在展厅陈列的一米多长的周氏黔鱼龙。通过修复,他发现这条鱼龙生前肚子里怀有至少9个幼体,并猜测是受大型贵州鱼龙两次攻击致死,死前这条鱼龙逃进大海,潜进还原水层(富硫层),其他鱼龙无法进入而结束战斗。罗永明和其他专家前后修了近8个月才得以看清它肚子里的9条小鱼龙。
 
罗永明还提及修复师行业的培养发展状况,“化石修复专业能力要求高,目前国内大学没有这个专业,即便是在国外古生物专业里面,也要博士才能执行此项工作。所以博物馆一般会招收学习地质专业且对古生物化石有基本认识的人才,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
 
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得以发现和收集,地质博物馆的专业修复团队规模也在扩大,目前在贵州兴义有一个15人的修复团队协同博物馆共同开展古生物化石修复工程。
 
27岁的年轻修复师李周强,在兴义接受了一年半的技术培训后被调到了贵州地质博物馆协助专家修复化石。李周强讲述了自己刚入行的经历,“刚开始一块不到30厘米的化石足足修复了一个月。”这让他记忆犹新。“虽然每天都在跟冷冰冰的化石打交道,但在这份‘枯燥’的工作中,能感受到传递亿万年的‘生命体’被复原的感觉,非常神奇。”李周强说道。
 
(原标题:化石修复,感知生命进化的曼妙体验 原文见11月24日中国日报7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