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郑州召开
(化石网整理)据看郑州(记者:张建业 闫晓哲):2021年12月4-5日,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以色列、德国、亚美尼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105位学者和10余名考古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出席了会议,近40位学者做了大会报告。
这次年会由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郑州市文物局 、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协办。
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本应于2020年举办的本届学术会议延期到今年举办,会议也采取网络线上的方式举办,只有少数中国考古学会及旧石器专委会的负责人到主会场主持会议。
会议安排了40场学术演讲,报告了各地区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的新发现和新进展,在涉及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适应、迁徙、交流和环境动因等方面的诸多理论问题上开展讨论,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外专家学者有13场报告,汇报了近年来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展示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新的发展和态势,并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学者在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和靓丽成果,指出中国和东亚的相关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使人们意识到现代人群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改写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片面、偏颇的认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则介绍了郑州地区发现的丰富多彩、学术价值重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并以此为实例,强化了中国-东亚古人类连续演化、现代人群传承自本土古人群的论述。
与会的和线上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展示与讨论了各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新进展。主要内容是地区性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与文化序列构建、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与技术特点、行为方式及其多样性;古人群面对的气候环境和适应生存方式;新技术、新方法在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经过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学者数年的酝酿,于2007年正式成立,并定期开展学术活动。该组织是目前国际史前考古学界最活跃的学术机构之一,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该组织得到亚洲及相关地区旧石器考古领域学人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成立后已经成功举办过9届学术年会,就一些新的古人类遗址与材料发现和共同感兴趣的热点课题做了专题研讨,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引起了世界同行的广泛关注。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在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下延续了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持续开展地区性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传统,彰显了中国在防范新冠疫情、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学术活动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就,提升了我国学术界在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也向国际学术界和媒体宣传、推介了郑州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推动亚洲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合作和交流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关报道:中原地区现代人出现有了“实证”
(化石网整理)据郑州日报(记者 成燕 文 李焱 图):在遥远而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郑州地区的原始人类是如何生活的?昨日,在郑州举行的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上,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公布了郑州旧石器考古主要发现与研究进展,确立了郑州及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揭示中原地区现代人出现的考古学证据,填补了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空白。
据介绍,自2001年以来,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期合作。20多年来,两院组织多批次学术队伍开展大量考古发掘与调查,先后发掘荥阳织机洞、新密李家沟、新郑赵庄和黄帝口、二七区老奶奶庙遗址,以及登封西施、东施遗址,方家沟遗址等,获得多项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
发现一: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的确立
经过近20年工作,首先确立了郑州及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为系统展示本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尤其是晚更新世中、晚期旧石器文化发展历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荥阳织机洞遗址发现与综合研究成果展示,该区域砾石工业和以砾石为原料的粗大石片石器工业并行于晚更新世早期,到距今5万年前后才发生明显变化,进入以小型石片工业为主阶段。织机洞上层、老奶奶庙、赵庄、方家沟等遗址从距今5万年前后出现石器小型化、加工精致化及片状毛坯为主导,遗址数量增加且结构复杂化,一直持续到距今4万年左右,是中原及邻近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文化初始阶段发展的特点,大致与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初相当。其后,晚期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段。
登封西施遗址石叶遗存取代早前流行的石片工业,可以视作旧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开始。以石叶与细石叶技术为标志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亦可以分为前后两段,即以石叶技术为标志的前段,以及细石叶占主导的后段。不过前段流行的时间很短暂,仅在距今2.6万年前后开始,到距今2.4万年前后随着船形细石核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即告结束。代之而起的船形细石叶技术为标志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最后阶段,则一直持续到距今万年前后的旧、新石器时代交替。这一过程清楚地展现了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
发现二:揭示中原地区现代人出现的考古学证据
考古新发现清楚展示晚更新世中、晚期中原地区简单石片石器主人的行为复杂化,特别是现代人独具的象征性行为的出现等,如老奶奶庙等遗址布局结构的有意安排、优质石料远距离的运输,以及石器生产技术的进步等都是很明确的证据。
新郑赵庄遗址发现远距离搬运紫红色石英砂岩,专门垒砌成石堆基座,再摆放巨大象头遗迹,更为引人注目。这一反映非功利性复杂活动的遗迹,无论是出于对巨兽的恐惧或崇拜,或是对狩猎丰收的祈求,都具有明显象征性意义,是现代人行为出现的重要证据。尤为重要的是,郑州地区典型石片石器组合将华北到中原以南地区同类发现连为一体,进一步证明中国境内具有解剖学意义上的早期现代人的出现,是和具有本地区长期延续的石核——石片技术传统的旧石器遗存密切相关,清楚地展示出中国及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与发展的区域性特点。
登封西施与东施遗址石叶及细石器工业的发现,更清楚展示出了晚更新世期间中国及东亚大陆中部地区发生过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证实了现代人扩散北线的存在。由此可知,在距今4~5万年中原及周边已明确出现现代人之际,来自旧大陆西侧的人群或文化的影响仍仅局限于西北部宁夏水洞沟等地,直到距今2.6万年前后才波及中原腹地。
发现三:填补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空白
2009~2010年发掘的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中原地区最晚的细石器文化、迭压在细石器文化层之上的李家沟文化,以及更晚的裴李岗文化。该成果显示,从旧石器时代末期到新石器时代,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曾长期生活在遗址附近地区,因而留下各类文化遗存,为探讨中原地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完成从狩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的转变的历史进程,提供了重要新证据。
李家沟下文化层发现典型的细石器文化遗存,主要有船型与锥、柱形的细石核、细石叶等,还发现数量较多的人工搬运石块,可能与居住活动相关。在典型细石器文化层发现的原始素面陶片与简单磨刃石锛,更突出反映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文化发展的复杂性。
李家沟文化阶段的细石器技术已现衰落趋势。该层发现的细石器成分所占比例明显减少,技术也变得更简单随意。磨制技术产品则明显增多,最常见是石磨盘等发现。完整的动物骨骼及碎片虽有较多发现,但少见大、中型的哺乳动物,多是形体较小型动物骨骼碎片,显示此时专业化狩猎大型动物的生计活动已不再继续。小型动物可能只是本阶段李家沟居民部分食物来源。虽然尚未发现有植物遗存,但大量陶片存在说明陶器在本阶段已很流行。北方地区早期陶器功能可能多与植物籽实类的食用与保存相关。
李家沟文化层丰富的陶器发现说明此时植物类资源应已经占有很重要地位。从细石器到李家沟文化层来看,该遗址前后两阶段发生明显变化,从早期流动性较强的大动物专业化狩猎,逐渐转变为更多利用植物性资源的定居,展现中原地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开始由狩猎采集向定居与农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专家学者认为,李家沟文化考古发现,被学术界称为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发现”。郑州这些重要的考古成果连同中国其他同行的考古成果表明,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中国旧时期考古为东亚以至世界旧时期考古获得新的突破做出了历史贡献,同时在包括郑州旧石器考古工作中得以实践的中国旧石器独特考古学发掘技术和学术的开放性、创新性,都显示出中国考古学具有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新面貌。
相关报道: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郑开幕
(化石网整理)据郑州日报(记者 成燕):昨日,为期两天的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郑州开幕。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荣誉主席高星,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主席王幼平,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明等出席。
该年会由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中国考古学会、省文物局、市政府主办,市文物局和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协办,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受疫情影响,本应于2020年举办的该会议延期到今年,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学者参加会议,40位学者作学术报告。
开幕式后,高星、王幼平做大会主题报告。他们介绍了郑州地区发现的学术价值重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强化了中国——东亚古人类连续演化、现代人群传承自本土古人群的论述。
相关报道:旧石器时代人是如何生活的?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郑召开
(化石网整理)据大河网(记者 莫韶华):12月4日,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郑州开幕。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德国、亚美尼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105位学者和部分考古专业的学生以视频的方式参加了会议,40位学者线上作了学术报告。
此次会议由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文物局和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协办,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
与会嘉宾对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活跃的学术活动和在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中所起到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表示赞赏,对我国和亚洲各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对郑州地区近年来旧石器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表示肯定。
开幕式后,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荣誉主席高星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学者在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和出色成果,指出中国和东亚的相关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使人们意识到现代人群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改写了学术界对此问题片面、偏颇的认知。
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现任主席王幼平则介绍了郑州地区发现的丰富多彩、学术价值重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并以此为实例,强化了中国-东亚古人类连续演化、现代人群传承自本土古人群的论述。
在其后两天的学术会议中,学者们将陆续报告各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新进展。主要议题包括地区性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与文化序列构建;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与技术特点、行为方式及其多样性;古人群面对的气候环境和适应生存方式;新技术、新方法在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在为期两天的报告和提问、答疑过程中,学者们将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和热烈讨论,在多项议题上交流信息,深化认识,为未来合作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延续了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持续开展地区性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传统,提升了我国学术界在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也向国际学术界和媒体宣传、推介了郑州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推动亚洲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合作和交流迈上了新台阶。
相关报道:现代人类来自于非洲?人类学家高星:这种说法忽视了中国的考古发现
(化石网整理)据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人类、尤其是现代人类从哪里来?这是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研究的热门话题。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观点是: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我们中国人真的是非洲人的后裔吗?答案来了。
12月4日,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在郑州召开。这次盛会由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文物局和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协办,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荣誉主席高星,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现任主席王幼平,中国考古学会旧时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谢飞等中国学者出席了主会场会议。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学者参加线上会议。因受疫情影响,本应于2020年举办的本届学术会议延期到今年举办,交流研讨主要在线上完成。
4日上午,在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开幕式结束后,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荣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做了题为《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新进展》的主题报告,回答了东亚现代人类从哪里来的问题。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说法很多,其中主要有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非洲起源说、同化假说等等。流传最广的是现代人类出自非洲说。“出自非洲说”的主要观点包括:现代人类(即晚期智人)是有别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一个新的物种,在20万年到1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非洲是现代人类唯一的起源地,其他地区的现代人群都是在非洲诞生的早期现代人群向外迁徙扩散的结果,早期人群,包括北京猿人和尼安德特人都没有留下后代。在中国,现代人类于6万年到5万年前从南部进入并向北迁徙。在现代人类到来之前,东亚本土人群已经因末次冰期而灭绝,距今10万年到5万年存在古人类生存空白期。
高星说:有关现代人“出自非洲说”及相关讨论,主要证据来源与论述落脚点是非洲和欧洲、西亚。中国的材料很少被纳入研究视野,尤其是东方的“早期智人”被严重忽视,带有很大的偏见和局限性。中国与人类起源有关的考古发现很多,而且成为一个序列,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支系,不存在距今10—5万年间的人类演化空白。尤其是“许昌人”等早期智人化石,既有古老的特征,也有现代的特征。考古发现表明,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也是连续发展的,薪火相传。当然,不排除基因和文化的交流。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都是“混血儿”,都属于一个“命运共体”。
高星说,有关现代人起源研究目前还处于盲人摸象阶段,还只是在局部问题与材料上做分析和解释,尚无法得出全面、能被普遍接受的研究结论。期待古DNA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究突破,尤其是对东亚早期智人基因的破译,来帮助揭开现代人类起源的谜团。
新闻1+1
一万年前,郑州这块儿很热闹
河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 张体义
位于嵩山东麓的郑州地区是中原的核心区,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舞台,也还是中国及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演化及其文化发展,尤其是从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阶段一系列重大变化开始的关键地区。近年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期合作,开展了大量的考古发掘与调查,进行非常系统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了数百处旧石器遗址点,先后发掘荥阳织机洞、新密李家沟、新郑赵庄和黄帝口,二七区老奶奶庙遗址,登封西施、东施遗址,方家沟遗址等,获得多项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
考古发现证实,一万年乃至几万年前,这一块儿就很热闹。
12月4日,在第10届亚洲旧石器考古学年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拿出了一系列的证据。
古人类文化发展传承有序
经过多年考古发掘研究,确立了郑州及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
荥阳织机洞遗址发现与综合研究成果展示,本区砾石工业和以砾石为原料的粗大石片石器工业并行于晚更新世早期,到距今5万年前后才发生明显变化,进入以小型石片工业为主阶段。
织机洞、老奶奶庙、赵庄、方家沟等遗址从距今5万年前后出现石器小型化、加工精致化,遗址数量增加、且结构复杂化,一直持续到距今4万年左右。
西施遗址石叶遗存出现取代了早前流行的石片工业,到距今2.4万年前后,代之而起的是船形细石叶技术,一直持续到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旧、新石器时代交替。这一过程清楚地展现了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
古人学会了堆“雕塑”
考古新发现清楚显示,在晚更新世中、晚期,中原地区古人的行为开始复杂化,特别是出现了现代人独具的象征性行为。
老奶奶庙等遗址布局结构有意的安排、优质石料远距离的运输,以及石器生产技术的进步等,都是很明确的证据。
新郑赵庄遗址发现远距离搬运紫红色石英砂岩,专门垒砌成石堆基座,再摆放巨大象头遗迹,更为引人注目。这一反映非功利性复杂活动的遗迹,无论是出于对巨兽的恐惧或崇拜,或是对狩猎丰收的祈求,都具有明显象征性意义,是现代人行为出现的重要证据。
登封西施与东施遗址石叶及细石器工业的发现,更清楚展示出了晚更新世期间中原与外部地区发生过人群迁徙与文化交流。
李家沟人开始烧陶了
新密李家沟遗址的考古发现,被学术界称为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发现”。
为什么这样说?
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距今10000年左右,李家沟人学会了烧制陶器。这表明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也为著名的裴李岗文化找到了源头。
在当时,李家沟的细石器技术已现衰落趋势,磨制技术产品则明显增多,最常见是石磨盘的发现。完整的动物骨骼及碎片虽有较多发现,但少见大、中型的哺乳动物,多是形体较小型动物骨骼碎片,显示此时专业化狩猎大型动物的生计活动已不再继续。小型动物可能只是本阶段李家沟居民部分食物来源。虽然尚未发现有植物遗存,但大量陶片存在说明陶器在本阶段已很流行。北方地区早期陶器功能可能多与植物籽实类的食用与保存相关。李家沟遗址丰富的陶器发现说明此时植物类资源已经占有很重要地位。从早期流动性较强的大动物专业化狩猎,逐渐转变为更多利用植物性资源的定居,展现中原地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开始由狩猎采集向定居与农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