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河南南太行区域在远古时期是海洋 这些化石就是证据

发布时间:2021-12-16 作者:
来源:
分享:




河南南太行区域在远古时期是海洋 这些化石就是证据

(化石网整理)据大河网(记者 李岩):河南南太行区域高山巍峨,谁能想到,远古时期却是汪洋大海。12月13日,焦作市一位资深化石爱好者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展示藏品,让这个“沧海桑田”的论断得到了佐证。
 
给海绵化石特意做一张小床,让化石“躺”在床垫上
 
今年58岁的王德顺是焦煤集团退休职工,家住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柿园村。因村子地处南太行山区,王德顺自幼对大山就有独特的感情,多年来更是不断走访探查,采集了一两千枚南太行区域的各种化石。
 
当天下午,王德顺展示了他收藏的化石,化石有头足类、腹足类、腕足类、腔肠类、植物类等多种南太行特有的化石,这些化石见证了南太行的地质地貌变迁。
 
对自己采集的这些化石,王德顺都用日常生活中废弃的各种物品进行了精细包装、存放,不少还都标记了采集时间、地点及所形成的远古时期。
 
其中,出现在一块龟背形石块中的海绵化石,王德顺还特意做了一张小床,让化石“躺”在了床垫之上,看起来颇有意境。
 
“这个化石是两条海绵缠绕在一起形成的,就像是情侣一样,如胶似漆,我就想着赋予它们夫妻感情,给它们定做了一张小床,让它们永远在一起,哈哈。”王德顺说。
 
他说,这个化石经他这样设计后,融入了人情味和趣味性,在以后的科普宣传中,将更有意义。
 
南太行区域在远古时期是海洋,这些化石是实物证据
 
这也难怪,因为采集化石,收藏化石,王德顺在山中的住处,如今已经是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野外地质实习站、河南理工大学地学探秘协会科普实践基地、中国煤炭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焦煤文学》采风创作基地,不定期会有化石爱好者及大中学生前来交流参观。
 
“采集化石,非常不容易,可遇不可求,以前太行山开山采石多,化石暴露也多,现在越来越难见到了。”王德顺说,未来,他希望将自己采集的这些化石办成一个正规的科普场馆,向社会开放。
 
12月15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副教授,《沉积学报》青年编委、《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约编委牛永斌受访时说,王德顺采集的化石,他曾多次前往探访交流,可以证实是生存在多个远古时期的古生物化石,主要是奥陶纪、石炭纪海洋生物化石,是南太行区域在远古时期是海洋的实物证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南太行区域的古生态环境变迁。
 
对王德顺采集的化石,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资环学院副院长郑德顺也多次观摩,并联合举行了多次展览活动。他说,这些化石基本上都是相对比较常见的古生物物种化石,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但更多的是科普价值,希望能早日得到公开展示。
 
小知识
 
石炭纪: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始石炭纪(又叫密西西比纪,三亿两千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和后石炭纪(又叫宾夕法尼亚纪,两亿八千六百至三亿两千万年前)。
 
奥陶纪:地质年代名称,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原始的脊椎动物出现),开始于距今488个地质单位之前(4.8亿年前)~444个地质单位之前(4.4亿年前),延续了4200万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