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刻划艺术品之一——重庆奉节兴隆洞剑齿象牙化石上的刻划
(化石网整理)据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一米多长的剑齿象牙上,几笔看似不经意的刻画,却成为令考古学者们惊叹的发现。这些划痕逃过了漫漫数十万年时光的侵袭,留存至今。成为了目前我们所知的最早的具有原始艺术萌芽色彩的远古人类作品。
它究竟出自何人之手?诞生于多少年前?又是怎么创造而成?
1月18日,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学术科研周上,上游新闻记者采访研究院文博馆员高磊,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最早的具有原始艺术萌芽色彩的远古人类作品,就在旧石器时代的重庆奉节!
作品刻划纹近似灌木枝和露鸟羽冠
高磊说,这枚剑齿象牙,是由黄万波先生在重庆奉节兴隆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内发现的。
出土时,这根象牙与属于另一剑齿象的1枚门齿“根靠根、尖并尖”地排列在一起。
经过专家们的仔细辨别,门齿属于东方剑齿象,历经十余万年岁月,象牙的远端牙尖已经残缺,但所幸残存部分依然保存完好。
通体光滑的剑齿象牙,仅残存部分就长达184厘米。
而就在这枚逼近两米的剑齿象牙上,专家们发现了好几处刻划纹起止点清楚、线条粗犷有力、形态简单、成组出现的纹路,其中两组最为醒目。
一组是由6条刻划纹组成,纵向排列,近似一条灌木枝的图案,另一组则是由4条刻划纹组成,构成露鸟的羽冠状。
那么,这枚剑齿象牙所在的洞穴内,究竟居住过谁?
高磊说,“居民”是距今12-15万年前生活在兴隆洞的远古人类。正是他们,用尖端锋利的石器刻划“创作”了这些纹路。
这枚剑齿象牙的发现,成为了目前所知最早的人类有意识的刻划作品,对原始艺术的起源和东亚地区现代人类的起源、演化和行为方式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六个原因最终认定刻划纹是远古人类有意为之
仅仅凭几条抽象的纹路,就说这是远古人类有意为之的作品,是不是太武断了?
不,从发现到认定,专家们经过了缜密的研究,六大原因最终指向了这些纹路是远古人类有意为之。
说六个原因之前,专家们首先排除了这些象牙是剑齿象死在洞里遗留下来的。
象牙发现在距洞口50米深处的洞内,现场除了象牙没有其它部位的化石,说明了它绝非大象在此死亡后的自然遗留物。
其出土位置也排除了活着的大象将死去的同伴遗骸搬运放置于这里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不可能将如此硕大无肉的象牙拖至洞内深处。
地层沉积物特征同时也表明了不存在将它们从它处搬运到洞内的水流或其它地质作用。
因此,专家们判定,剑齿象门齿应该是当时生活在洞中的人类搬运并摆放于现在位置之上的。
至此,专家们开始进一步研究刻划纹究竟是不是人类有意为之。
首先,线条粗犷有力,并非简单的摩擦。其次,线条的长短深浅是有所变化的,起止点和眼神方向不同,并非某种自然力量偶然的产物。再次,第一组刻划纹的断面呈“V”字形,为常见的由锋利石器刃口所留下的切割、刻划痕迹。
第四,象牙的曲型纹弧度大并且每条线纹的弧度不同,很难用自然营力(编者注:营力,即引起某种作用的自然力)来解释。
第五,一些线纹的起始点有内在的逻辑衔接、前后呼应,似有规律可循。最后,这些线条排列有序、成组分布,构成一定的图案。
因此,专家们认为,这些刻划纹是人类为模仿自然现象或者为表达某种意念而有意识地刻划产生的,是早期人类的刻画作品。
人类的图像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人类的图像艺术起源于何时?远超我们普通的认知。早在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萌芽。
研究显示,人类最早的图像作品表现为单线条刻划(画),着力控制性差、线条稀疏粗犷,构图简单,寓意很难解读,与自然界产生的痕迹易于混淆,兴隆洞出土的象牙刻划就是其中的代表。
从兴隆洞出土的这枚象牙,表明早在12-15万年前,青藏高原东侧的某些人类在智力发育和适应生存中,萌生了接近“现代”的意识和行为。
他们不仅制作石器和从事采集、狩猎活动,而且还在象牙上着意刻划出一些具有一定组合的线条,这些线条组成的图案或者在模仿某种自然现象,或者在试图表达某种意念。
而长江三峡地区“更新世”(编者注:更新世,又称洪积世,是地质年代第四纪的早期)以来气候条件适宜,生活资源丰富,适于人类的持续生存和繁衍。兴隆洞的重要发现,为研究古人类在这个地区的演化历史、行为方式和原始艺术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关报道:文博专家讲述“三峡远古寻踪”,已知人类最早的刻划艺术品之一在重庆
(化石网整理)据重庆日报:人类最早的刻划艺术品之一——奉节兴隆洞剑齿象牙化石出土在重庆!在1月18日开幕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学术科研周上,这枚化石的故事引起了不少与会者兴趣。
当天,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高磊带来的《三峡远古寻踪——重庆旧石器考古的发现》主题报告第二部分《重庆旧石器考古的主要发现》中,2003年公布的奉节兴隆洞剑齿象牙化石发掘工作得到了重点展现。
重庆所处的长江流域是中国境内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是古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区域之一。“可能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重庆地区的文化艺术记忆至少可追溯至12-15万年前。”高磊介绍,此观点的重要证据,来自奉节兴隆洞出土的剑齿象牙化石上出现的简单而抽象的刻划图案,“中科院专家认为,这应该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人类有意识的刻划作品之一。”
艺术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斯芬克斯之谜”。尽管目前还难以判定艺术起源的具体时间和形式,但广大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却在不断帮助着我们刷新认知,向真相靠近。
高磊介绍,重庆奉节兴隆洞的相关发掘工作曾先后进行5次。
“当时,考古团队在奉节兴隆洞剑齿象门齿化石尖端部发现了非常奇怪的若干痕迹,其中几条深而弯曲,像伸展的树枝,横断面呈U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古人类学家黄万波先生当时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史前人类留下的砍砸痕迹或刻划痕迹。”
就报告中展示的图片来看,这枚剑齿象牙化石乍看并不惊艳,然而光滑的牙体之上那些清晰的刻划痕迹的确特别。这些刻划纹起、止点清楚,线条粗犷有力、形态简单,且成组出现,形如灌木枝或露鸟羽冠状。
“历经地质时代变迁的动物骨骼和牙齿上可以产生各种痕迹,那么象牙上的刻划图案会不会来自象生前的创伤和擦痕?又该如何认定这些抽象图案是早期人类有意为之?这些都是考古工作者们要思考的问题。”
高磊介绍,专家们首先要排除这些象牙是剑齿象死在洞里遗留下来的。“首先,象牙发现在洞内距洞口50米深处,现场并无其它部位化石,说明它绝非大象在此死亡后的自然遗留物;第二,象牙化石长达184cm,其它动物不可能将如此硕大无肉的象牙拖至洞内深处,而其出土位置也排除了活着的大象将死去同伴的遗骸搬运至此的可能性;第三,地层沉积物特征同时也表明了不存在将它们从他处搬运到洞内的水流或其它地质洞里的作用。因此专家判定,象牙应该是居于此洞的原始人搬运并放置于此。”
又该如何判断象牙上的图案系人类有意为之?高磊表示,专家们认为至少有六大原因可以佐证。
“第一,线条粗犷有力,非简单摩擦;第二,线条长短深浅有所变化,起止点和延伸方向不同,并非某种自然力偶然的产物;第三,第一组刻划纹的断面呈V字形,为常见的由锋利的石器刃口所留下的切割、刻划的痕迹;第四,象牙的曲型纹弧度大并且每条弧度不同,很难用自然营力来解释;第五,一些线纹的起始点有内在逻辑衔接、前后呼应,似有规律可循;第六,这些线条排列有序、成组分布,构成一定图案。”
“综合来看,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刻划纹是人类为模仿自然现象或者为表达某种意念而有意识地刻划产生的,是早期人类的刻划作品。中央美术学院雕刻系孙家钵教授也曾表示,剑齿象牙刻痕为人工所成,刻纹直而深,曲型纹弧度大,比有记载的欧洲刻划艺术早10万年,比非洲刻划艺术早7万年以上。”高磊说。
远古人类刻划象牙作品究竟意欲何为,是模仿自然现象?或者表达某种意念?今天的我们显然无从得知。
“黄万波等专家认为,奉节兴隆洞剑齿象牙化石的出土可以表明,具有思维制作能力的人类,至少在12-15万年前就已在青藏高原东侧的重庆长江三峡地区出现,或许我们从艺术上难以解读,但就考古学来看,它的意义无疑相当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