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附近的海洋生物化石
汉阳鱼头部化石(局部)
汉阳鱼复原图(杨定华绘)
中华棘鱼化石
1为江夏鱼,2为汉阳鱼
(化石网整理)据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 通讯员 刘汉生):提起古生物化石,你是否会觉得,这些生活在千万年前、数亿年前的古生物,距离我们很遥远?虽然古生物生活的年代离我们非常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空间距离却很近。或许,爬个山就能不经意间发现。
近日,有市民在武汉蔡甸区大集街龙泉村伏牛山附近发现大量腕足、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在现场,只要用心找就能寻到“宝”。不少市民听闻这一消息后,带着孩子来爬个山,顺便“考个古”。
伏牛山附近发现古生物化石
这一化石群落在位于距离伏牛山不远处的一片平整空地上,地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小碎石,化石就隐藏在这些碎石中间。
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考古”。据挖到的市民介绍,“寻宝”过程没有想象中难,一个个碎石细心敲打过去,总能找到一个隐藏在其中的化石。
寻宝爱好者们的热情也引起了市民的担忧。近日,就有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留言建议,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伏牛山化石群落。
这些化石真的可以随便挖吗?蔡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回复,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发现,该处所见主要有腕足类、双壳类、三叶虫以及疑似遗迹化石等,化石赋存于早志留世坟头组粉砂质泥岩地层中。依据区域地质资料,早志留世坟头组为一套黄绿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少量薄层细砂岩,具有易碎、易风化的特点,在武汉市区域呈东西向的带状分布。
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80号)、《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和《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首批)》(国土资发[2012]6号),该点出露的三叶虫、腕足等化石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但具有一定的科研、科普、观赏价值,下一步将对现状予以保护。目前,该地为生态红线范围内,尚未规划开发。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一般市民来少量挖掘问题不大。
曾发现汉阳鱼等早期鱼类化石
对于这些裸露在山上的古生物化石,地质人员表示并不稀奇。“伏牛山这处化石群落是武汉志留纪早期坟头组地层中的化石,这套地层在武汉分布较广,一些裸露地表上都能找到类似化石。目前种类最丰富的地点在茅店山。”
地球上的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主人”。4.3亿多年前的志留纪时期,则是无脊椎动物的天下。据悉,武汉曾多次发现志留纪时期的化石,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鱼类化石以地名命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发现于锅顶山的汉阳鱼化石。
2009年11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与地层学就读的研究生纵瑞文,在锅顶山采集到一块几乎完整的汉阳鱼化石,极为难得。研究表明,当时,汉阳鱼化石是在武汉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盔甲鱼类,距今约4.35亿年。研究者们还在汉阳锅顶山发现过中华棘鱼、鳞木以及动物遗迹等化石。曾经的锅顶山不仅有丰富的志留纪鱼类化石,还有泥盆纪植物化石,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以前,锅顶山是一处采石场,路边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碎石。如果对古生物有一定的认识,还是能够从中找到化石的。在锅顶山上仔细寻找,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古生物化石。”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地学科普中心刘汉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和同事在进行地质研究时,多次在锅顶山路边碎石中发现古生物化石,只不过有的由于体型小、不完整,不具备研究价值。目前,锅顶山进行封闭管理,不建议市民前去“寻宝”。
2020年4月,在武汉豹澥街黄金堂附近一处裸露的地层中,志留纪早期地层中的江夏鱼化石被发现,距今约4.35亿年,刷新了真盔甲鱼类的最早纪录。据悉,在江夏鱼被发现之前,真盔甲鱼类最早的记录是特列奇期晚期。同年,洪山鱼化石在洪山区古姆山被发现,至今约4.37亿年前,在汉阳鱼的历史上又往前推了200万年。这也说明,早在4.37亿年前,武汉地区是盔甲鱼类繁衍生息的聚集地。
不过,最近,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报道了在江西武宁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大约4.38亿年前)清水组中首次发现的早期真盔甲鱼类两个新物种,命名“俊卿清水鱼”和“刺猬安吉鱼”,代表了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真盔甲鱼类化石记录。
印证武汉地区4亿年前是浅海
这些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足以证明在4.3亿多年前,武汉地区曾是一片浅海,是鱼类生物的王国。
地质科普专家介绍,在生命演化史中,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而全球志留纪鱼类化石的连续发现,已将“鱼类时代”从泥盆纪推前至志留纪。4.3亿年前的志留纪,武汉地区处于一片广阔的浅海之中,以三叶虫和早期鱼类为代表的各种海洋动物繁多,此后的泥盆纪曾有一次短暂的成陆过程,在这些地层则可以找到陆生植物化石。
4.3亿年,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还很年轻。化石作为重要的历史见证者之一,或许还会继续在地质研究发现中,不断刷新人们对地球生命起源的认知。(原标题:4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武汉这些地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