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十大地质成就发布 世界最大恐龙化石在列
(化石网整理)据河南政府网站(申华 董蕾):10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十大地质成就,并就有关问题回答提问。
发布会上, 省地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祝英普发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十大地质成就。
成就一:地质系统重塑性改革确立“一局一院一集团”新架构
2021年11月,省委启动了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地质系统整合了原省地矿局、原省有色地矿局、原省煤田地质局及所属单位的人员和资产,围绕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科技创新、促进地质产业发展等主责主业,重组职能机构、重构运行机制、重建创新平台、重振地质产业,确立了“一局一院一集团” 新架构,即河南省地质局、河南省地质研究院、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改革模式为全国同行提供借鉴,改革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成就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丰硕
在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11—2020年)中,河南省上万名地质工作者直接参与找矿工作,新发现矿产地269处,其中大型147处、中型70处,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显著的找矿成果:探获700米以浅铝土矿资源量超过以前探明资源量的总和;栾川冷水—赤土店探获钼矿规模居世界第一;桐柏老湾金矿周边和深部发现超大型金矿田;桐柏曹庄天然碱资源量位居亚洲第一;嵩县—栾川地区萤石找矿取得突破;首次发现锡、稀土、页岩气,填补了省内找矿空白。在全国284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中,河南省有16个项目上榜,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一系列找矿成果,为河南黄金、钼、铝等矿业企业巩固、拉长产业链条夯实了基础,有力保障了全省能源资源安全。
成就三:地质灾害防治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地质工作公益服务,在全国地质行业率先建立千人的专业化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加强高层次专家团队建设,推进建设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系统,推动完善“人防+技防”监测体系,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指导基层群测群防员队伍建设,选派专家进驻重点地区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持续多年开展了地质灾害易发的13个地市70多个县区的地灾防治工作,出动技术人员数万人次,动用无人机、地质雷达等专业设备上千台套,让地质灾害“无处遁形”,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推动实施多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消除多处地灾隐患威胁,守护中原大地更加安全、更加绿色、更加充满生机。
成就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新作为
实施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矿山治理面积290平方公里,治理河道288公里,新增土地整治面积80.7平方公里,新增林地面积69.23平方公里;编制《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批实施。开展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服务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对全省土地质量进行调查,发现绿色耕地1.13亿亩,确认中原粮仓就是“绿色粮仓”,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调查发现我省1445万亩绿色富硒耕地,成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新的增长点。完成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调查成果获得表彰。
成就五:应急抢险救援打通“生命通道”
河南省非煤矿山应急抢险救援队作为一支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认真履行社会职责,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先后参加了山西晋城中村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山东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等十余次应急抢险救援任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获得应急管理部、省委、省政府的嘉奖。
成就六:地质文化彰显河南地质新形象
新时代河南地质人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三光荣”传统、“四特别”精神,创新地质文化载体,丰富地质文化内涵,突出地质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地质成就展、地质文化展览馆等平台,展示地质工作的重大贡献,讲好地质故事,宣传地质形象,增强团队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激发地质人坚守为国找矿的初心、肩负科技报国的使命,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能源安全、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多人荣获全国及省部级劳动模范,多个单位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生动诠释了地质人的担当与使命,凝聚起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时代力量。
成就七:旅游地质助推全省文旅产业大发展
策划申报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综合收入超7亿元,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老君山景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6亿元;策划申报嵩县石场村地质文化村,获批河南省第一个规划建设的地质文化村,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矿山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将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打造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典范。规划建设的芒砀山地质公园,成为豫东地区唯一的一家地质公园和5A级景区,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成就八:“郑州样板”成为城市地质一张名片
推动郑州成为全国七个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试点城市之一,承担实施了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土地质量调查、旅游地质与地质文化资源调查、地热资源勘查评价、隐伏构造活动性探测与评价、地下空间开发条件调查等十多个子项目,积极探索城市地质调查的郑州模式,为城市生态环保、安全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成就九:河南发现并命名自然界的两种新矿物
发现命名自然界新矿物,是一个国家基础地质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全世界共发现矿物5794种。在国际矿物大家庭中属于河南籍的矿物有9个,其中有2个为这两年在桐柏新发现,均由省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与天津地调中心等单位联合完成,分别为2021年命名的“空锌银黝铜矿”和2022年命名的“空铁黝银矿”。新矿物命名正式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新矿物全型标本由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其中,空铁黝银矿所具有的[Ag6]4+特殊结构在自然界极为罕见,对其形成条件的研究或将可以为合成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成就十:河南发现世界最大的恐龙化石
巨型汝阳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中国中部地区迄今发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化石最多的恐龙,是世界上已知的荐椎最大、背椎椎体最大、骨骼最粗壮的恐龙。巨型汝阳龙骨架模型是河南地质工作者自主发掘、研究、复原的最大的恐龙,复原后体长38.1米,颈部长16.5米,头部高度14.5米,体宽3.3米,体重达100多吨,极具震撼力,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普价值。
相关:河南发现世界最大恐龙化石!复原后体长38米,体重100多吨
(化石网整理)据正观新闻: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河南省十大地质成就新闻发布会上,会上发布了河南十大地质成就。
十大地质成就包括:地质系统重塑性改革确立“一局一院一集团”新架构。整合了原河南省地矿局、原河南省有色地矿局、原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及所属单位的人员和资产,确立了“一局一院一集团” 新架构即河南省地质局、河南省地质研究院和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丰硕。在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11—2020年)中,新发现矿产地269处,其中大型147处、中型70处。16个项目上榜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地质灾害防治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建设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系统,推动完善“人防+技防”监测体系,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指导基层群测群防员队伍建设,选派专家进驻重点地区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持续多年开展了地质灾害易发的13个地市70多个县区的地灾防治工作。推动实施多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消除多处地灾隐患威胁。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新作为。实施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矿山治理面积290平方公里,治理河道288公里,新增土地整治面积80.7平方公里,新增林地面积69.23平方公里;编制《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批实施。开展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服务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对全省土地质量进行调查,发现绿色耕地1.13亿亩,确认中原粮仓就是“绿色粮仓”。
应急抢险救援打通“生命通道”。河南省非煤矿山应急抢险救援队作为一支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先后参加了十余次应急抢险救援任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文化彰显河南地质新形象。充分利用地质成就展、地质文化展览馆等平台,展示地质工作的重大贡献,讲好地质故事,宣传地质形象。
旅游地质助推全省文旅产业大发展。策划申报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策划申报嵩县石场村地质文化村,获批河南省第一个规划建设的地质文化村,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矿山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将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打造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典范。规划建设的芒砀山地质公园,成为豫东地区唯一的一家地质公园和5A级景区。
“郑州样板”成为城市地质一张名片。推动郑州成为全国七个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试点城市之一,承担实施了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土地质量调查、旅游地质与地质文化资源调查、地热资源勘查评价、隐伏构造活动性探测与评价、地下空间开发条件调查等十多个子项目,积极探索城市地质调查的郑州模式,为城市生态环保、安全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河南发现并命名自然界的两种新矿物。 “空锌银黝铜矿”和“空铁黝银矿”,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
河南发现世界最大的恐龙化石。巨型汝阳龙骨架模型是河南地质工作者自主发掘、研究、复原最大的恐龙,复原后体长38.1米,颈部长16.5米,头部高度14.5米,体宽3.3米,体重可达100多吨。
相关:河南公布十大地质成就 世界最大恐龙化石在列
(化石网整理)据中新社郑州10月14日电(记者 刘鹏):河南官方14日发布了该省十年来十大地质成就,其中包括新发现矿产地269处、发现世界最大恐龙化石等。
当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十大地质成就”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地质局副局长祝英普通报介绍,十年来,该省新发现矿产地269处,其中大型147处、中型70处,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显著的找矿成果:探获700米以浅铝土矿资源量超过以前探明资源量的总和;栾川冷水—赤土店探获钼矿规模居世界第一;桐柏曹庄天然碱资源量位居亚洲第一;首次发现锡、稀土、页岩气,填补了河南省内找矿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发现世界最大的恐龙化石。祝英普介绍,巨型汝阳龙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中国中部地区迄今发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化石最多的恐龙,是世界上已知的荐椎最大、背椎椎体最大、骨骼最粗壮的恐龙。巨型汝阳龙骨架模型是河南地质工作者自主发掘、研究、复原最大的恐龙,复原后体长38.1米,颈部长16.5米,头部高度14.5米,体宽3.3米,体重可达100多吨,极具震撼力,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普价值。
发现命名自然界新矿物,是一个国家基础地质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河南发现并命名自然界的两种新矿物。
通报称,截至目前,全世界共发现矿物5794种,在国际矿物大家庭中属于河南籍的矿物有9个,其中有2个为近两年在河南桐柏新发现,分别为2021年命名的“空锌银黝铜矿”和2022年命名的“空铁黝银矿”。新矿物全型标本由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
相关:河南找矿,10年找到矿产地269处
(化石网整理)据大河报:上万名地质工作者参与找矿工作,新发现矿产地269处、发现并命名自然界的两种新矿物、发现世界最大的恐龙化石……昨天,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地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祝英普重点发布和解读了河南省地质成就。
地质系统重塑性改革,“一局一院一集团”新架构
2021年11月,河南省地质系统启动了重塑性改革,整合了原省地矿局、原省有色地矿局、原省煤田地质局及所属单位的人员和资产,围绕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科技创新、促进地质产业发展等主责主业,重组职能机构、重构运行机制、重建创新平台、重振地质产业,确立了“一局一院一集团”新架构,即:河南省地质局、河南省地质研究院、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丰硕
在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11—2020年)中,河南省上万名地质工作者直接参与找矿工作,新发现矿产地269处,其中大型147处、中型70处,取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显著的找矿成果。在全国284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中,河南省有16个项目上榜,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地质灾害防治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地质工作公益服务,在全国地质行业率先建立近千人的专业化地质灾害防治队伍。推动完善“人防+技防”监测体系,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选派专家进驻重点地区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持续多年开展了地质灾害易发的13个地市70多个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出动技术人员数万人次,动用无人机、地质雷达等专业设备上千台套,让地质灾害“无处遁形”,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新作为
实施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矿山治理面积290平方公里,治理河道288公里,新增土地整治面积80.7平方公里,新增林地面积69.23平方公里。对全省土地质量进行调查,发现绿色耕地1.13亿亩,确认中原粮仓就是“绿色粮仓”,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调查发现我省1445万亩绿色富硒耕地,成为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新的增长点。
应急抢险救援打通“生命通道”
河南省非煤矿山应急抢险救援队作为一支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先后参加了山西晋城中村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山东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等十余次应急抢险救援任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文化彰显河南地质新形象
充分利用地质成就展、地质文化展览馆等平台,展示地质工作的重大贡献,讲好地质故事,宣传地质形象,增强团队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激发地质人坚守为国找矿的初心、肩负科技报国的使命。多人荣获全国及省部级劳动模范,多个单位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生动诠释了地质人的担当与使命,凝聚起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时代力量。
“郑州样板”成为城市地质一张名片
推动郑州成为全国七个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试点城市之一,承担实施了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土地质量调查、旅游地质与地质文化资源调查、地热资源勘查评价、隐伏构造活动性探测与评价、地下空间开发条件调查等十多个子项目,积极探索城市地质调查的郑州模式。
河南发现并命名自然界的两种新矿物
截至目前,全世界共发现矿物5794种。在国际矿物大家庭中属于河南籍的矿物有9个,其中有2个为近两年在桐柏新发现,均由省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与天津地调中心等单位联合完成,分别为2021年命名的“空锌银黝铜矿”和2022年命名的“空铁黝银矿”。新矿物命名正式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新矿物全型标本由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其中,空铁黝银矿所具有的[Ag6]4+特殊结构在自然界极为罕见,对其形成条件的研究或将可以为合成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河南发现世界最大的恐龙化石
巨型汝阳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中国中部地区迄今发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化石最多的恐龙,是世界上已知的荐椎最大、背椎椎体最大、骨骼最粗壮的恐龙。巨型汝阳龙骨架模型是河南地质工作者自主发掘、研究、复原的最大的恐龙,复原后体长38.1米,颈部长16.5米,头部高度14.5米,体宽3.3米,体重可达100多吨,极具震撼力,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