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建德市李家镇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菊石、角石、腹足、腕足......
(化石网整理)据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童美玲):近日,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的专家在杭州建德市李家镇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每一件都有数亿年的历史。
在李家镇域西部的野外露头剖面,形态各异的化石裸露在深灰色碳质泥页岩表层,保存完好,清晰可见,经地质调查人员辨认后发现有菊石、角石、瓣鳃类、腹足类(螺蛳)、腕足等化石,并判断这些化石属于二叠纪时期,距今已有2.6亿多年。
为进一步明确该古生物化石群的分布范围、产出状况等,并为下一步古生物化石科研与保护提供依据,地质调查人员在收集前人地质资料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化石点及其周边开展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取样工作,共发现5处菊石等古生物化石富集点。在现场,专家介绍说这一含化石地层厚度约100米,沿北东走向延伸数公里,部分被掩盖在地表之下。
这次发现化石点绝非偶然,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在李家镇开展研究工作,发现大量菊石、腕足、腹足和瓣鳃类动物化石,其中菊石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特征鲜明,属于寿昌菊石群。寿昌菊石群属二叠纪茅口期的地方性菊石群落,其分布以浙西、赣东为主,对于推算岩石年代、地层划分和区域地层对比以及恢复古地理环境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此处为什么会埋藏丰富的菊石等古生物化石?据专家分析,从菊石分布来看,调查区菊石化石群主要产于下二叠统丁家山组硅质页岩和上二叠统龙潭组(礼贤组)粉砂质页岩中,严格受层位控制;从古地理环境来看,二叠纪沃德期调查区处于华南陆表海东南陆侧,中二叠世晚期,地壳继续抬升,水体变浅,养分充足,适合生物大量繁殖,为菊石、瓣鳃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这些生物均拥有坚硬的外壳,死亡后被保存下来形成化石;从菊石形态特征来看,调查区菊石表面瘤、肋壳饰发育,形体宽圆,多为游泳或爬行,可能反映了菊石通过加强壳饰提高壳体强度等演化来抵御浅水区域相对较强水动力条件。
除了菊石化石群,地质调查人员还在中侏罗世马涧组砂泥岩中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以毛羽叶植物为主,少量蕨类植物和植物枝干碎片,其中毛羽叶保存完好,叶脉结构清晰可见,是侏罗纪特征植物—苏铁植物的代表性物种。
在专家学者眼中,这些远古生物化石是书写地质变迁史的“活文字”,通过它们可以窥探亿万年前地球气候、自然环境变化特征以及生命演化规律。地质专家认为,李家镇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便于观察,古生物化石保存完好,有必要据此创建以“地质+自然教育”为主题的地质文化镇,打造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旅游活动,让更多人知道古生物化石的价值,了解地球科学的奥秘。(原标题:菊石、角石、腹足、腕足......建德李家镇发现多门类古生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