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恐龙到底长什么样?艺术家与科研碰撞复原远古生物

发布时间:2023-12-13 作者:
张渊
来源:
极目新闻
分享:


我国古生物资源丰富,不乏世界级“明星”,但很难找到中国版本的复原成果,大部分相关内容靠“引用”,国外的恐龙等古动物复原图的真实性有多少?12月3日上午,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科交叉发展论坛上,艺术与科研相遇碰撞,为我们跨越时空,“召回”神秘的远古生灵带来新启示。


↑ 论坛现场


“艺术绝不仅仅是一个审美结果,它更是一种科学方法。”在论坛上,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院长周宗凯教授介绍,惊喜来自一次审美眼光的质疑。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自2003年开始以“艺术+科技”的方式进行古动物复原再造与艺术呈现,团队在复原重庆合川马门溪龙时发现,在参考大象形体的复原形态下,恐龙的前肢几乎为垂直状态。凭借从事美术创作多年的审美直觉与经验,团队意识到这种形态是存在问题的,简言之,它是缺乏美感的。


↑ 重庆合川马门溪龙复原


于是,周教授带领团队在化石复刻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仿真复原,通过在虚拟平台上对照脚印进行动态验证,果然发现当前方案下的马门溪龙是无法正常运动的。“垂直的前肢破坏了身体的减震系统,也削弱了稳定性,导致脖子的轻微摆动都会让它失去平衡。”随后,团队通过反复推敲与验证,发现马门溪龙的四肢尤其是前肢,应是肘部外拐的“内八字”,其身体姿态类似蜥蜴、鳄鱼,而非大象。通过修正和美化,最终呈现出的恐龙形态既符合生物结构与运动规律,也富有自然造物的和谐美感。


↑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院长周宗凯教授


近年来,周教授团队围绕古哺乳动物、恐龙、近现代绝灭动物三个谱系,复原了包括马门溪龙、库斑猪、巨鬣狗、板齿犀、萨摩麟、小种大熊猫、渡渡鸟等一百余种灭绝动物。“以跨学科的视角开辟古动物复原及应用的新路径,也为艺术交叉发展带来新视野。”周宗凯说。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教授


面对数字时代浪潮,当天,围绕艺术与设计学科交叉发展新路径,与会嘉宾畅谈了科技与艺术的交互融合。

北京电影学院的李剑平教授回溯了不同阶段、不同技术支撑的动画创作方式,分析了技术在动画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说:“现代技术为动画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使得现在的动画创作更加方便快捷,是动画发展的新的契机。”


↑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黄心渊教授则从三维影视制作的发展历程指出,面对AI大潮,我们既不能够回避,也不需要焦虑,而应积极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吴小华教授


面对交叉学科背景下的人文科技双向会通趋势,中国美术学院吴小华教授引用了中国传媒大学廖祥忠教授提出的“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观点,吴教授认为在寻求真理之路上,科学和艺术本就相辅相成,科学使艺术创新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艺术为科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思路。


著名美术设计、导演翁铭



著名美术设计、导演翁铭则通过动画电影《深海》的前期美术开发创作过程强调,AI时代的到来,艺术创作中关注情感表达显得更加重要。


↑ 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张炼教授


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张炼教授分享了该校在公共艺术专业建设与学科交叉发展的思考,他指出,在AI时代,应坚持审美底蕴,直面科技发展。


↑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杰锋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杰锋教授介绍了近年来,结合海洋发展战略,该校工业设计专业、海洋船舶设计专业与航海工程学科交叉合作的探索实践。


↑ 武汉理工大学动画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朱明健教授主持了论坛的学术环节



武汉理工大学动画与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朱明健表示,本次论坛通过深入探讨和交流,探索了艺术与设计学科交叉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机遇。相信在未来发展中,武汉理工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艺术与设计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论坛合影


在当天论坛上,武汉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潘长学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周艳教授,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饶鉴教授、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石元伍教授等与会嘉宾和武理工动画系师生也各抒己见、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来源:极目新闻

作者:张渊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