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贵州龙”的故乡绿荫村 在保护化石中“火”起来  

发布时间:2024-09-25 作者:
王成凤、梁大鹏
来源:
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分享:

提到“龙”,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古代神话中那个头长犄角、一身金黄、能上天入地、巨大无比的神异动物;或是那个早在白垩纪就已全部灭绝的恐龙。而在三叠纪时期,还有一种属鳍龙目的海生爬行动物,它们体型较小,虽已灭绝,却以化石的形态留存于世,它们被命名为“胡氏贵州龙”。



说到“胡氏贵州龙”,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发掘地——绿荫村。


绿荫村位于义龙新区顶效街道,距离兴义市区13公里,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寨。



绿荫村有一方水潭,名唤绿荫潭。村里的古稀老人黄正林介绍,过去,村民住在距离绿荫潭不远的山上,水源稀缺,在干旱的大热天,不经意看到湿漉漉的野猪从密林里窜出来,于是追寻野猪的踪迹,在绿树掩映的密林里探寻到了这方水潭,并取名绿荫潭。之后,人们逐渐从山上往下迁移,而随着原顶效镇的成立,这里也就因绿荫潭而取名为绿荫村。


跟随村民的步伐,笔者走进绿荫村,去探寻“贵州龙”的足迹和故事。


“小时候经常看到那种有‘鱼’或者‘四脚蛇’的石板,村里的老百姓都不认识那些图案是什么,以为是普通的石头,很多老百姓去挖来砌墙、建房子。”黄正林介绍。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57年7月,当时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考察来到绿荫村,在村民汪礼学家的院子里发现了“鱼”图案的化石,经过多番探寻,在绿荫村发现了保存完整的动物化石群,绿荫村也由此闻名于世。后来为了纪念胡承志先生发现化石,村里的化石被命名为“胡氏贵州龙”。


2001年,汪礼学自愿将胡承志先生在他家发现的贵州龙化石上交,并得到了政府的奖励表彰。



如今,“胡氏贵州龙”化石被陈列在贵州龙博物馆展厅内,下面还附上了汪礼学老人上交化石获得表彰的照片。


绿荫村有13个村民小组,8个在“贵州龙”化石保护区内,辖区内的贵州龙博物馆更是陈列了各类化石标本400余件,它们脑袋小、脖子长、身体宽阔,或静止、或蜷缩、或张牙舞爪……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为保护好这些化石,村里迅速掀起了保护化石的热潮,成立了老年协会,会员的其中一项职责就是保护和宣传化石。目前,已有会员500多人。同时,部分村民将“贵州龙”形象刻到家门口,提醒群众,村民黄学安就是其中一个。


“‘贵州龙’化石出名后,有不法分子来盗卖这些化石。为保护好化石,我用水泥在家门口做了一个龙化石标识,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黄学安说。



“化石保护这一块,博物馆成立了工作小组,在保护区内每周巡山三次,至今化石保护区不存在盗挖盗采的现象。”贵州龙博物馆馆长陆荣珍介绍。


“这方山水好又好,绿荫是个好地方,这里生有‘贵州龙’,大家一起来保护……”


村里的艺术团将保护“贵州龙”化石内容纳入布依族八音坐唱节目中,甚至在自制和使用着的许多各具特色的乐器上刻画下“贵州龙”的图案,提升大家的保护意识,彰显对“贵州龙”的敬意和本土文化的自信。



“这样做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要保护好化石,我们是‘贵州龙’的故乡,很自豪。”绿荫村艺术团团长罗绍珍说。


在绿荫村,村口有一块绿荫碑,是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最早的一块群众自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纪念碑,距今有160多年的历史。据说,古时候,绿荫村先民在浪务山附近采石建房时,撬出了“四脚蛇石板”(贵州龙化石),以为是“风水宝地”的“精灵”,认为村子建在龙山上。为保护“龙脉”,于是制定了村规民约,刻在石碑上,严禁村民及子孙后代在龙山上采石伐树、放牧牛马、破坏植被,而村民们也世世代代遵循着这条规定。



与绿荫碑并立的石碑上刻着村规民约,那是2004年绿荫村新立的村规民约石碑。其中,“‘贵州龙’保护范围内的土地、荒地不得开石采砂”等内容被刻上石碑。如今,通过各级部门和当地老百姓的保护,村里的化石被完好地保存着,“贵州龙”化石也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3月27日,兴义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作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荫村影响很大,馆内客流量增加了,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渐渐‘火’起来的绿荫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陆荣珍说。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