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东乌珠穆沁旗新发现泰坦巨龙化石装架成果验收及专题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4-11-26 作者:
马飞敏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分享:

11月19日,东乌珠穆沁旗新发现泰坦巨龙化石装架成果验收及专题研讨会在地质调查研究院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颖达,厅勘查处、矿保处、地质调查研究院、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东乌珠穆沁旗新发现的泰坦巨龙化石,是2019年以来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围绕东乌珠穆沁旗古生物化石产地开展系列调查、采集、保护与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经中国科学院徐星院士团队进行初步研究后,认为该化石属于大型蜥脚类恐龙中的海绵椎类演化分支中的泰坦巨龙类。目前,该化石已完成专业修复、3D扫描建模、化石模型制作与装架等工作。本次化石装架工作成果经专家组现场检查和会议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泰坦巨龙类(Titanosauria),是蜥脚下目的一个演化支,属于地球上最重的陆行动物,体长可达20-30米。现有研究表明,东乌珠穆沁旗发现的该泰坦巨龙为一具植食性成年个体,其骨架生态长度可达28米,顶高可达11米(最高),臀高可达6米(最高),体重约为22吨。本次完成的化石模型装架,以其庞大的身躯和惊人的尺寸,成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复原装架恐龙。该化石的发现与研究,不仅深化了对蜥脚类恐龙系统发育和演化历程的理解,还为地层对比分析、古地理环境恢复以及古生态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关键性的实物证据。


会上,张颖达副厅长就加强我区古生物化石调查与保护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徐星院士对我区古生物化石研究工作进行了指导发言。


根据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统一部署,东乌珠穆沁旗新发现的泰坦巨龙类骨骼化石及装架成果全部移交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以更好地发挥其科研科普价值。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与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签署了化石装架移交书,并就下一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展地质遗迹及地质古生物专题调查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