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春暖花开,临近清明,正是踏青好时节。对于生活在“古鱼王国”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特别幸福,每年参加各类古文化、古生物兴趣小组活动,都应接不暇。恰逢周末春暖,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麒麟区潇湘进行研学活动,发现了寒武纪三叶虫化石,这是在麒麟区的首次发现。
经初步判断,麒麟区潇湘发现三叶虫化石的地方与古生物学家命名的“马龙动物群”同属寒武统沧浪铺阶下部的红井哨组地层,距今约5.41亿年。该动物群是一个以三叶虫为主,伴生有大量腕足类和少数鳃虾、奇虾、古虫及软舌螺的带壳及软躯体的后生动物化石群。
据资料显示,马龙红井哨所产三叶虫个体较大、数量丰富,一般尾部较大,分节较多且多具尾刺,与下伏筇竹寺组玉案山段和上覆乌龙箐段的小尾型三叶虫差异较大,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因此联合将这一奇异的三叶虫动物群命名为“马龙动物群”。
在马龙动物群中,三叶虫类无论是属种数量和个体数量都占绝对优势。从马龙红军哨砍斧箐剖面红井哨组所采集的化石标本统计,马龙动物群化石主要以三叶虫为主,三叶虫525件,占88%;腕足类60件,占10%;其余的鳃虾、奇虾、古虫、软舌螺共10件,占2%。这些三叶虫为早寒武纪所少见。到目前为止,马龙动物群共有7个门类26属38种,2未定种,三叶虫16属28种,鳃虾1属2种,奇虾1属1种,古虫1属1未定种,蜿足类2属2种,软舌螺2属3种,遗迹化石3属2种1未定种。
麒麟区地质资源极其丰富,1911年,我国古生物学家在寥廓山开启了我国科学家研究古生物学的大门。114年来,上百名科学家先后在麒麟区的潇湘、南宁、沿江、珠街、越州、茨营等地发现了上千种腕足、珊瑚及古脊椎动物化石,曲靖因此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化石胜地”“古鱼王国”。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