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两国考古专家对俄罗斯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联合考古
赫热勒哈亚岩画(局部)
赫热勒哈亚岩画拓片操作
沙拉博林岩画点-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化石网报道)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8月16日至9月9日,应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邀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派出专业技术力量赴俄罗斯,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共同组建联合考古队,对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哈卡斯共和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代岩画和青铜时代墓葬进行了调查、试掘、测绘和拓片等相关田野工作。9月10日,中方工作队圆满完成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田野阶段工作返渝,中俄双方由此进入室内资料整理工作阶段。
旧石器时代遗址的野外调查、试掘是本次联合考古的重点。近年来,西伯利亚相关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现为研究晚更新世晚期古人类的迁徙与扩散、石器技术组织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成为国际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热点。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中俄联合考古队对马特盖奇克遗址和卡缅内伊洛卡遗址进行了试掘工作。马特盖奇克遗址位于哈卡斯共和国境内叶尼塞河支流阿巴坎河右岸的二级台地上。本次试掘出土了以燧石、火山岩、石英岩为主要原料的小型石制品,从加工技术上来看,以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结合石制品特征和阶地埋藏环境推测其年代不晚于距今1.2万年。这是首次在哈卡斯共和国境内的阿巴坎河流域二级阶地地层中发现旧石器时代遗物,扩大了叶尼塞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空间分布范围,填补了该区域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工作的空白,为认识古人类的迁徙与扩散,探究石器技术的更新与演进、阐释人类适应方式的变迁与发展的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卡缅内伊洛卡遗址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水库库区库尔塔克左岸台地上,本次试掘出土的石制品以燧石、脉石英等原料加工的小型石制品为主,其工具加工方式多变,有向背面加工、向腹面加工和错向加工等几种手法。从埋藏环境与地层叠压顺序判断其年代不晚于距今2.4—2.8万年,此次考古发掘为研究叶尼塞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增添了新材料,对于认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群的迁徙与交流,技术组织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除对该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工作外,联合考古队还对位于哈卡斯共和国境内乌斯季索斯塔加尔文化墓群进行了调查、测绘工作。塔加尔文化 (Tagar Culture) 是南西伯利亚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1世纪,分布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哈卡斯共和国和克麦罗沃州东部等地区,以前苏联著名考古学家吉谢列夫在米努辛斯克附近的塔加尔岛发现的大石板墓命名。联合考古队使用全站仪、GPS等测绘设备结合地理信息信息技术对乌斯季索斯塔加尔文化墓群进行了首次测绘工作,为塔加尔文化石板墓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为制定下一步考古发掘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伯利亚岩画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的绝大多数地区,其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反映了西伯利亚先民的经济生产生活场景和宗教思想观念方面等内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联合考古队对哈卡斯境内的赫热勒喀哈亚岩画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内的沙拉博林岩画进行了考察。中方工作队对相关研究材料进行了收集,与俄方就岩画的研究方法、年代判断、内容读取、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符号的演变、扩散以及与萨满教之间的关系、拓片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和实际操作。在沙拉博林岩画工作期间,中方还与同时在此地开展田野工作的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考古团队开展了学术交流。
中方工作队在此次行程中,出访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方志博物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院、哈卡斯共和国乌斯季索斯自然文化露天博物馆、米努辛斯克博物馆、哈卡斯共和国博物文化中心等文博机构,与俄方学者和师生利用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进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学习。
同时,重庆市文物局副局长白九江、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邹后曦分别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文化遗产保护部主任尤里•吉赫诺维奇、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文化部副部长库金•季莫费耶进行了会面。与会双方充分介绍了各自地区文化资源基本情况,交换了各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表达了长期开展双方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加强双方文化旅游融合等更为广泛领域合作的良好意愿。
中方人员在此次联合考古工作的过程中克服了语言交流障碍、饮食生活习惯差异、野外艰苦环境带来的困难,以及远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始终展示出阳光积极、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尽责专业和善友好的良好素质,给俄方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俄方一致赞誉,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今后继续开展项目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次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是重庆考古的崭新尝试和开拓进取,加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互动,对建立中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框架与机制,对促进考古学研究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庆考古首次走出国门,开创了重庆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