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资讯

人类自诞生后就开始造成物种灭绝 并引起第六次地球生物大灭绝

发布时间:2021-01-03 作者:
来源:
分享:


人类导致的物种灭绝简史
 
 
地球历史上的5次重大灭绝事件
 
(化石网整理)据新浪科技:据估计,在过去35亿年里,地球上演化出了大约40亿个物种,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约99%的物种都已不复存在。在过去的5.4亿年间,地球经历了5次大规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被称为“五次大灭绝”(Big Five)。
 
在每次大灭绝中,都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动物灭绝。现在,随着地球物种灭绝速率的上升,科学家担心,我们正走向第6次大规模物种灭绝,而引发这场灾难的,正是人类自己。
 
人类:自诞生后就开始造成灭绝
 
人类导致的物种灭绝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现象。古生物学家朱利安·休谟认为,这一问题始于12.5万年前,那时人类刚刚开始走出非洲,迁移到欧亚大陆、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化石记录显示,在人类到来后的几百到一千年间,这些地区灭绝的大型动物数量显着增加。如此惊人的灭绝速率堪比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时造成的非鸟类恐龙灭绝。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动物如此容易受到人类侵入的影响呢?
 
迁移而来的人类很可能将当地动物视为食物或威胁。然而,这些动物之前从未遇到过人类,因此没有意识到人类也是潜在的捕食者。这使得它们特别容易受到攻击,而人类殖民者很快就利用了这一点。
 
此外,人为造成的火灾还摧毁了面积广大的栖息地,加剧了某些地区的大型动物对食物的竞争。很快,这些毫无防备的动物数量锐减。大型食草动物,如披毛犀和猛犸象,由于它们的繁殖速度比小型动物慢得多,无法从数量锐减中恢复过来。它们别无选择,只能迁出自己的栖息地,但那时的地球上,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是人类未曾涉足的。
 
人类在现代物种灭绝中的作用
 
作为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人类能够不断地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深刻地反思并评价自己的工作;这些只是定义人类智力的几个方面。既然拥有这样的智力,人类难道不应该更关心自身行为将带来的后果吗?不幸的是,现实是残酷的。
 
人类一直重复着过去的错误。在已灭绝的诸多物种中,马达加斯加河马在1000年前就灭绝了,新西兰的恐鸟灭绝于600年前,而曾经数量惊人的旅鸽,直到106年前才完全消失。
 
人类需要为自己在这些物种灭绝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承担责任。彻底了解人类活动究竟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将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为此,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一些灭绝事件。
 
大海牛(灭绝于1768)
 
大海牛又称巨儒艮、斯特拉海牛,属于海牛目儒艮科。它们的体长可达10米,重达5至10吨,使许多现代鲸类都相形见绌。
 
海牛目现生只有4个成员,包括儒艮(属于儒艮科)和3种生存在大西洋海域的海牛(属于海牛科)。这些幸存的物种生活在温暖的热带水域,大海牛则生活在北太平洋寒冷的亚北极水域。为了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大海牛演化出了一些适应性的特征,比如厚厚的脂肪和皮毛。
 
直到1741年,一支俄罗斯海军探险队被困在白令海峡,随队的博物学家乔治·斯特拉首次发现了这种雄伟的动物。事实上,这支探险队是靠吃这些无辜动物的肉才活了下来。
 
和陆地上的牛一样,大海牛也经常聚集成群,它们是行动缓慢、脾气温顺的食草动物,这些特点使它们很容易被捕食。从海岛上逃出来的水手们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头大海牛可以供33个人食用一个月,其脂肪尝起来甚至有点像杏仁油。此后的每一年,都有新的探险队和猎人涌入白令海地区,大量捕猎这些动物。
 
有研究者认为,欧洲人对海獭皮毛的需求也影响了大海牛的生存,因为海獭会捕捉啃食海藻的海胆,它们的减少可能导致了大海牛面临食物短缺的压力。1768年,也就是大海牛被发现仅仅27年后,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大海牛终于灭绝。
 
大海雀(灭绝于1850年)
 
大海雀是一种不会飞的近海鸟类,外表和企鹅很像。它们曾经分布在北大西洋的许多岛屿上,繁殖时种群数量可达百万只。这些鸟类行走缓慢,不怕人类,因此很容易被路过的水手捕捉,以获取肉和蛋作为食物。
 
1500年左右,欧洲水手发现了利润丰厚的纽芬兰渔场,对大海雀的捕猎也开始加剧。在18世纪,欧洲人开始追捧大海雀的羽绒,据说可以做成很好的枕头。由于人类的任意捕杀及栖息地大面积开发造成的破坏,大海雀的数量逐渐减少。
 
更不幸的是,大海雀后来因其稀缺性而出名。它们的皮毛、蛋和整个标本都成为了十分珍贵的收藏品。1850年,人们在冰岛附近的一座岩石岛上发现了最后一对大海雀,当时它们还在孵蛋。为了满足一个商人求购大海雀标本的要求,这两只美丽的鸟儿轻易地被人杀死了,它们的蛋也被踩碎。就这样,又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最后一只平塔岛象龟“孤独乔治”
 
同样的悲剧在2012年重演。最后一只平塔岛象龟“孤独乔治”在度过近百年的生命之后,在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去世,又一种动物从地球永远消失。这一物种第一次被博物学家描述还是在1877年,而就在19世纪晚期,人为捕猎已经杀死了大部分平塔岛象龟,山羊等外来物种的引进也对仅存的象龟造成威胁。到20世纪中叶,科学家怀疑该物种已经灭绝,直到1971年发现了最后一只雄性个体,也就是“孤独乔治”。
 
秀丽鳉(灭绝于1970年)
 
秀丽鳉(Cyprinodon nevadensis calidae)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的死亡谷,可以在摄氏42度的温水中生存。人们直到19世纪才被发现了这种小型鱼类,它们仅存于从阿马拉戈萨河系统流出的两个热泉中。大约在20世纪中期,人类在Tecopa热泉附近的开发活动将两条温泉水道融合,以为公共浴室提供服务。由此形成的河道水流湍急,不再适合秀丽鳉栖息。
 
这种栖息环境的改变,以及河流系统中非本地鱼类的引入,导致秀丽鳉的数量骤减,并在1970年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到了1981年,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宣布这一物种灭绝。
 
人类的贪婪以及对环境明目张胆的漠视,导致许多物种已经灭亡,以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现在,如果我们将气候变化也考虑进去,许多现存物种的存续机会就变得愈加渺茫。人类可以将过去的错误归咎于对生态系统微妙平衡缺乏认识和理解,但现在,证据已经堆积如山,不容忽视。超过35500个物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尽管制定这份名录的目的是防止物种灭绝,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国际上标准的灭绝物种名单。作为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人类是时候站出来了,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是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