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首公开长尾龙连皮大腿化石
长尾龙模拟图
翼龙胚胎保存完好
(化石网整理)据东网:英国广播公司(BBC)周四(7日)报道,本月15日播出的纪录片将首次展示早前美国出土的珍贵化石。展品包括一条长尾龙连皮大腿化石,相信与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关。
化石全部在北达科他州塔尼斯(Tanis)遗址出土,距离小行星撞击地点、墨西哥湾犹加顿半岛超过3,000公里。遗址中的动植物化石不论水生陆生,都被地震引发的巨浪卷成一堆埋在泥土中。除了长尾龙大腿化石外,其馀化石包括一个在蛋内来不及出生的翼龙胚胎、鱼鳃内塞满熔岩颗粒的鲟鱼,还有被木头贯穿身体的乌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曼宁(Phil Manning)表示,考古学家分析一些保存在树脂内的熔岩颗粒后,发现它们含有的成分,与墨西哥湾内的撞击地点发现的小行星残馀物样本一致。爱丁堡大学教授布鲁萨特(Steve Brusatte)质疑遗址所有生物死于小行星撞击的说法,他怀疑撞击发生后把先前埋在地下的遗骸重新翻出,然后重新埋葬,导致两者的死亡时间看似一样。
相关报道:首次发现6600万年前死于小行星撞地球的恐龙,腿部被扯断
(化石网整理)据南都地球(陈林):古生物学家首次发现6600万年前死于小行星撞地球的恐龙的化石,其带有皮肤的腿在小行星撞击时被“扯下来”,恐龙残骸在撞击当天被埋在坠落的碎片中。据悉,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实物证据,证明恐龙死于小行星撞击。
发现恐龙化石的坦尼斯和撞击坑相距大约1800英里。
据报道,恐龙化石属于一种叫作“美妙蜥蜴”(Thescelosaurus)的小型食草动物,出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被称作“地狱溪地层”的坦尼斯(Tanis)化石点。
该遗址于2008年首次被发现,其非凡之处在于它似乎极其详细地记录了从奇克苏鲁伯(Chicxulub)小行星撞击的最初几分钟到几小时后的事件。
古生物学家表示,这条带有皮肤的恐龙腿很可能是在小行星撞击时被“扯下来”的,恐龙残骸在撞击当天被埋在坠落的碎片中。
古生物学家表示,这是第一次发现著名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中的恐龙受害者。
他们还发现了一块来自太空岩石奇克苏鲁伯的微小碎片。这块大石头撞击在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一个浅海,留下了一个93英里宽的撞击坑,结束了恐龙时代并导致了哺乳动物的崛起。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德帕尔玛(Robert DePalma)表示,这些发现可以提供有史以来第一个实物证据,证明恐龙在白垩纪末期被小行星撞击杀死。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保罗·巴雷特教授表示,这条保存下来的腿来自一个我们以前没有任何关于其皮肤外观记录的群体,它非常确凿地表明,这些动物像蜥蜴一样有鳞,而不像同时代的食肉动物那样长着羽毛。
据悉,6600万年前的撞击事件导致所有非鸟类的恐龙、翼龙、氨龙和大多数海洋爬行动物灭绝,而哺乳动物、鸟类、鳄鱼和海龟则幸存下来。
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它震撼了大陆板块,在水体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浪,移动巨大的沉积物吞噬鱼类并将其活埋,
德帕尔玛表示,坦尼斯和奇克苏鲁伯撞击坑相距大约1800英里,但撞击的力量意味着它对整个地球都有影响,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地震波在几分钟内就到达了坦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