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古生物学家要乐: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具有较强表型可塑性的造礁珊瑚

发布时间:2024-02-02 作者:
来源:
RSPublishing公众号
分享:

我们在此很荣幸地向您介绍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要乐。他参与撰写的论文《造礁珊瑚个体变小适应晚古生代大冰期陆源碎屑输入增加》(Colonial coral resilience by decreasing size: reaction to increased detrital influx during the onset of late Palaeozoic Ice Age)已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发表。


↑ 要乐研究员


↑  疑惑石柱珊瑚(Lithostrotion decipiens


Proceedings B 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生物科学研究旗舰期刊,发表具有突出科学价值且可引发广大公众兴趣的原创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期刊拥有一个国际化编委会,具备生物科学领域全方位的专业知识。



要乐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目前担任国际石炭系分会通讯委员、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期从事生物礁与古环境研究,目前研究重点为晚古生代大冰期关键气候转折期的海洋生物-环境协同演化关系。


观看下面视频进一步了解要乐本人的研究以及他在Proceedings B发表文章的经历


访谈干货内容

Q:请介绍一下您发表的论文研究

要乐:晚古生代大冰期是距今约3.6至2.6亿年前的由多幕式冰期-间冰期组成的一次变冷事件,也是地质历史时期中自动植物繁盛以来唯一一次可以与我们人类正在经历的第四纪冰期相类比的时期。因此,对晚古生代大冰期生物礁,尤其是珊瑚礁与古环境的研究,可以为当今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珊瑚礁系统的演化趋势提供借鉴和启示。我们最近与国内外学者在Proceedings B期刊上发表的成果就是关于晚古生代大冰期起始这一关键转折期,陆源碎屑输入对珊瑚礁系统影响的研究。我们发现造礁珊瑚可以通过减小个体大小来适应陆源碎屑输入的增加,这为当今海洋珊瑚礁面临陆源碎屑输入威胁的背景下提供了启示: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具有较强表型可塑性的造礁珊瑚,即可以改变自身大小的造礁珊瑚来更好地保护现代海洋珊瑚礁系统。


原标题:《作者面对面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要乐副研究员揭秘3.3亿年前造礁珊瑚的适应能力》(原文有改动)



来源:RSPublishing公众号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