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期间,和南京的石友一起,厚着脸皮邀请南古所的傅强老师去了南京仙林挖化石,居然挖到了心心念念的南京花,喜悦了许久。一行人意犹未尽,想再去趟镇江句容走走结核鱼产地,看会不会有什么新发现。可惜当日大雪封路,一行人只能作罢,悻悻然找了个公园看看雪景堆雪人,顺便找了找太湖石上的化石聊以慰藉。
转眼到了,2023年。今年春节天气一直不错,赶紧约上杭州原乡生态的沈秋等两位石友和傅老师再去句容。同行的还有傅老师的朋友常先生。话说我们一行人驱车不久,就到达句容结核鱼产地狗头山下。曾经的采石场,现已废弃许久,鱼结核还是不要指望的,找找菊石腕足倒是个不错的去处。抬眼望去,山体被从中剖开,半山腰上满是凌乱的碎石,山脚下一汪池水映衬着蓝天,天地顿然开阔。
句容狗头山
2010年的狗头山 资料图片
沈秋眼尖,看到山顶盘旋的一只鹰,立刻提醒我们,待我急忙打开相机时,那只鹰早已消失不见。懊恼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动力,连忙往山上走去。冬日里出野最大的好处就是草木凋零,行走起来比较省力,而且没有蛇虫鼠蚁,无需担惊受怕。
转眼就到了半山坡,这里的石块呈现微微的红色,应该是含铁较多的缘故。风化现象极其严重,拿起地质锤在表面轻轻一敲,石头便立刻酥脆裂开。
低头寻找时,地面碎石里轻松找到好多菊石心,既有立体保存的,也有只剩下印痕的,俗称负模。喜滋滋地一块块捡起,小心翼翼地用报纸包好。
沈秋是人生第一次出野挖化石,看到这么多菊石也是美开了花,开心地和亿万年前的生灵合影留念。
菊石是一种深受广大古生物化石爱好者喜爱的化石,起源于早泥盆世,由鹦鹉螺演化而来,于侏罗纪最为繁盛。其进化极快,品种繁多,是地质学家确定地质年代的标准化石之一。后于白垩纪大面积灭绝,极少数的品种苟延残喘到古新世,在丹麦、美国、摩洛哥、墨西哥均有发现。再后来就销声匿迹,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句容狗头山这里的地层为三叠纪下青龙组,正是菊石繁盛的时期。也难怪这里的菊石俯拾皆是。只是奇怪为何在这座山头没有发现腕足和珊瑚的身影?
同行里有专家的好处是,看到不确定的可以立即询问。傅老师真是非常耐心,无论我们拿过去什么都很细心地回答。真开心有这样现场学习的机会,简直算得上是私教课了。
也因此得知,这里属于瘤状灰岩,除了结核鱼和菊石外,其实还可以关注下其他的遗迹,例如生物爬行的痕迹或者水流扰动的痕迹,都非常有趣。听闻此言,大家瞬间觉得视野豁然开朗,更加仔细地寻寻觅觅。
山上当然还见到闪闪发光的方解石和软锰矿,作为初见者,很容易误认为是水晶和植物化石。我看了看并没有十分好看的,简单拍个照随即作罢。
方解石(左)、软锰矿(右)
在狗头山并没有停留太久,午餐后大家连忙赶去相邻的青山。那里属于产结核鱼的老山头,是句容结核鱼最最核心的主产区,已废弃多年。据说每年的三四月间,过来寻找结核鱼残片的化石爱好者络绎不绝。我们此行过去纯粹属于打卡留念,着实没有抱有太大希望。
2010年正在开采的含有鱼化石的采石坑 资料图片
2011年结核鱼所在采石场全景(自北向南看) 资料图片
2011年采石场 资料图片
同样作为采石场废弃的矿坑,我们依旧踩着满地的碎石走上山去。远看山体的剖面断层极其明显,正是化石爱好者典型的作业面。作为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我连忙举起锤子请沈秋帮我拍下“御风到此一游”的纪念照片。
同行的结核鱼玩家旭日凌晶却选择了从山脚下走过去。
正在山上听傅老师感慨此地和十年前他来挖化石并无多大变化的时候,山崖下的石友高声喊我们过去,说他发现了一块片状保存的鱼。一时之间大家十分欣喜,连忙赶过去。
鱼化石被石友放在显眼的地方,仔细看去,化石并不完整,并且裂成两片。可以清晰的看到鱼头和身体的鳞片。鱼鳞纹理清晰,甚至乌黑发亮,是一条漂亮的裂齿鱼,也是句容结核鱼里最常见的品种。另外一个多见的品种是鳞齿鱼,偶见矛尾鱼。
大家都很开心,没想到此次过来居然还会有如此收获,真是捡到“漏网之鱼”了,属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刚好砸头上的那种运气。石友直呼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在这里见到这种片状保存的鱼。傅老师也说确实非常少见,他十年前过来挖过多次也仅仅遇过一次而已。
大家都喜气洋洋,我赶紧沾石友的光,一起拿着化石合了个影。
中国的鱼化石产地颇多,南有广东三水盆地的秀丽洞庭鳜;北有辽西热河生物群的狼鳍鱼吉南鱼鲟鱼;其他还有贵州关岭生物群的鳞齿鱼比耶鱼肋鳞鱼;山东山旺生物群的山东鲁鲤;湖北松滋的江汉鱼等等。
这些产地的鱼化石基本都为片状的保留方式,唯有江苏句容和安徽巢湖地区的鱼化石非常独特的以结核形式保存,属于特异埋藏了。
结核鱼的形成原因现在最大众的解释是:这里的鱼儿在两亿年前集体死亡后,身体在缺氧的海底被微细菌迅速包围形成保护膜,从而得以保存肉质延缓腐烂,然后在逐渐腐败的过程中分泌出胶质,将身边的泥土粘着在身体上,慢慢和水中的物质形成碳酸钙,在海水的荡漾下逐渐形成椭圆形,掩埋后再经历岁月的磨砺保存至今。
至于为什么只有此地的鱼儿多以结核的形式存在,那就等待科学家给出答案了。
鱼结核可以用小锤子沿着边缘轻轻敲击,利用共振的原理让结核从中裂开露出鱼身。巢湖的鱼结核质地相对酥脆,远没有句容的鱼结核质地细腻坚韧。我曾经分别敲过这两种结核,深有体会。
近年来结核鱼还有另外一种打开方式,即用气动笔剔除结核一侧的岩石,露出鱼身。如此修法可以让鱼头和鳞片更显立体,得到特殊的审美效果,颇受欢迎。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找到鱼化石让大家深受鼓舞,更加仔细地搜寻脚下的碎片。抬头往崖壁上看去,这里的岩层结构纹理清晰,可以看得出来产结核鱼的黑色岩层呈现长长的条带,处于山体中间。如果需要挖掘的话,或许会有山体坍塌的危险。化石挖掘,安全第一,切不可以身犯险。
之后,我们在脚下的碎石间又捡到一块长圆形的结核,显然是空心的,被人遗弃在此。
其实句容这里的结核并不是所有的里面都有鱼,也不是所有的结核里面都有完整的鱼。鱼结核的样子也千奇百怪,从长椭圆形到圆形的都有,当然最佳的还属长椭圆形。
而且句容的结核鱼除了常见的侧压之外,还有正压的保存方式,即从鱼儿脊椎处压扁保存的,看起来比较可爱。
正压的句容结核鱼
其他的还有形成方解石结晶的,或者矿物侵染的,亦或保存有石油的,都非常有趣。觉得开结核鱼就像是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惊喜和惊吓在等待着你。
方解石结晶的结核鱼
矿染的结核鱼
极少数的结核鱼会以非常灵动的姿态保存,有的甚至保存着疑似觅食的瞬间。
句容结核鱼
句容结核鱼和鱼嘴边的螺丝壳
曾听过资深玩家对结核鱼挖掘状态的描述。第一种是说,只要找对了结核鱼的层位,用地质锤轻轻敲打,沿着山体的缝隙,鱼结核会挨个咕噜咕噜滚出来,爱好者张开麻袋在下面接着就行。另一种描述说,如果挖掘机挖到了结核鱼的层位,一铲子下去,崖壁上会悬挂着圆溜溜的一排鱼结核,看着就像屋檐下的雨滴。哎,都没有见过呀,真是让人无限向往呢。
随文附上两张鱼结核在岩层中的照片吧。
当日我们一共转战了五个山头,前四个大抵相同,出同样的菊石。想起来以前在南京的青龙山和汤山也挖过类似的菊石,觉得应该属于同一层位。不过记得汤山的菊石极大,有一拃之宽,也是风化得厉害,仅可以拿起菊石最中心的部分。
最后一个山头稍显特殊,一走近就看到山体呈现黑色。同行的常先生立刻说,黑色的就是煤系地层了。
我听了很开心,这就意味着有机会找到植物化石呢。傅老师看了一眼地形,随即往路边一侧堆积的黑色石块走去,我和其他人则兴冲冲地往山脚下走。常先生只是随意用地质锤在黑色的岩层上敲击几下,立刻露出很多化石出来。
仔细查看,原来也是菊石,但是略显金色,应该是黄铁矿化了。
新发现让我们所有人都很开心,随即又在岩层里发现了更多的菊石和贝壳化石。
煤炭既然是由远古的森林演变而成,那么为什么煤系地层会出现大量应该生活在海里的菊石和贝壳化石呢?猜测此地当时应该距离海边不远,随着海平面的升降,发生了海侵和海退的现象。例如山西阳泉那里的煤系地层就存在着至少六次海陆交互沉积,也就是说在六个岩层中都可以找到海百合、鹦鹉螺、海扇甚至远古鲨鱼的化石,完美诠释了地球“沧海变桑田”这一巨大的环境变化。
惊喜还不止于此,石友又发现了一个超大的结核,只是并不完整,看了断口觉得中间似乎有包裹物,试了试着实过于沉重,只能无奈放弃,遗憾了许久。
好在后来我又挖到一枚小小的结核,玲珑可爱,油光锃亮。不知道里面会不会有鱼儿保存呢?
还在岩层上发现了黄铁矿结晶。一种常被人误以为是黄金的东西。
夕阳西下,是时候返程了。返回到车边时,在地上看到了傅老师采集到的植物叶片化石。化石对比度良好,其中一块还是羽状叶,简直令人垂涎三尺。傅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基本都是大羽羊齿类,二叠纪华夏植物群的代表性植物。在他送我们的《从湘粤古道到古生物学高峰》书里可以见到详细介绍。
哎!挖化石还是应该跟紧专家呀!学知识也要跟紧专家呀!只能盼望下次有机会再跟着专家去寻找。
本文由强哥和大宝、旭日凌晶、后生、谷子、越野鱼族、李楠、BORING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