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爱好者之家

古生物复原模型原型师余国梁:喜欢就不辛苦

发布时间:2024-03-12 作者:
夏童童、朱谱彤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公众号
分享:

中国农业大学东区图书馆内,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古生物模型吸引了每一位纷至沓来的人们。但你可否知道,如此精良的模型并非是校外艺术家的展出也非创作于艺术专业的师生,而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体育老师!


你一定很难想象如此细致的描绘竟然出自一位身高185cm的彪形大汉之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酷似姜文的体育老师余国梁。


从不停止学习

坚持用艺术进行表达和创作

1981年,余国梁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就展露出对于美术和体育的天赋。“我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就会通过撕小纸片、贴成各种形状的动物来表达自己。”这种用艺术进行创作和表达的习惯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


由于当时学习美术的成本较高,余国梁的家庭决定培养他的另一大天赋,也就是体育,作为专业。虽然一直没有接受过最专业的美术方面的培训,余国梁却一直坚持自学。小学时,他受动漫的影响,对喜欢的热血作品进行临摹,并逐渐自己进行创作。中学后,他将体育和美术两大爱好结合,给教练队友画了系列漫画作品,并开始设计LOGO等艺术作品。


1999年,余国梁作为体育特长生考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由于表现优异,于大二时入选中国国家橄榄球队,并在2003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职。


↑ 余国梁与作品


余国梁一直以来对古生物相关的领域有较大兴趣,但并没有进行过深的了解,直到他的孩子出生后,他才逐渐重拾起对于该领域的关注。由于孩子喜欢一个恐龙模型的玩具,但是当时没有买到,余国梁便上网搜索,发现了没有颜色的半成品,于是他买回来后自己给模型上色,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学了一些有关模型制作的教程,接触了相关的工具、材料,在逐渐上手后他不再只是复原已有的玩具模型,习惯用艺术进行创作的他萌生出许多想法,为了完成理想中的作品,余国梁开始大量地学习。


余国梁会将自己创作的心得和疑问发布在贴吧里,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在网友的互动和鼓励下,他逐渐树立信心。再加之体育专业出身,对于骨骼、肌肉等生物构造的原理有所了解,对于模型制作有巨大的帮助。小时候对恐龙的好奇被唤醒,就这样,从2013年开始制作,到目前他已经坚持了10年。


↑ 余国梁作品设计图


这10年间,余国梁基本每天都会坚持创作,为了不和本职工作冲突,他经常要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当问到是否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辛苦时,余国梁相当干脆地回复到“你喜欢就不辛苦”。他说在创作和学习模型制作的工程中,心理的巨大充实和快乐会让人忘却那种身体本身出现的不适,而这,让我们看到了他心中巨大的热爱。


除了坚持,他还在不断地学习。从传统泥塑到数字雕刻,不断尝试和突破,自学建模软件、3D打印机等等,为了更广也更好地制作模型。


余国梁的学习不止是制作技术,此次在校园内开展也是他的尝试之一。之前,他的作品多次被各大博物馆等机构展出,只需要寄出作品即可,然而自己开展就要面临策展、布展,如何安排能够将作品的效果最大化,这些都困扰着毫无经验的他。在美育中心老师的帮助下,余国梁逐渐找到方向,顺利完成了这次的展览,也丰富了自己的经验。



在不断探索、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余国梁收获了愈发精进的技术。除此之外,他还将从模型制作中收获的经验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向同学们提出建议,希望同学们得到学习与生活的启示,真正做到让艺术落地,让美育体育生花。


整体入手,宏观意识

余国梁的制作过程有着非常精细的步骤,从收集并提炼资料,合理补充资料缺少的部分,到搭建骨架,确定比例关系,再到拆分区块,让模型大致成型,最后是补充细节,在颜色和纹理上下功夫,锦上添花。一个模型制成的每一步都有极强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从宏观到微观。先把结构定好,再在细节上进行修改,才能让艺术表现的活力更加彰显,审美感知的魅力更加丰富。



这也给余国梁带来了启发:我们一定要拥有大局观!身为教师,余国梁也将这一思考分享给学生们,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大局思维,将这种合理的、有助于工作与学习的思维方式作为专业课的基础,指导论文的写作、项目的落地。余国梁的努力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学生们将体育美育融入学习和生活中的能力显著提升,审美趣味表达和文化理解状况方面也逐步增强。


有的放矢,可克万难

作为运动员的经历让余国梁对肌肉的发力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他试着在还原外观的基础上,将力量、速度、动态等元素融入在模型之中。有了这一目的,姿态、涂色、光影等一切元素都要为之服务,这使得整个作品有统一的倾向,使其结构更完整,风格更和谐。


在面对学生时,余国梁总是向他们传达要早早树立目标的理念。他表示,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其实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于是,他带领学生走出舒适圈,开拓兴趣面,培养学生的美育体育意识、素养和情怀,帮助学生在美育体育实践中明确人生奋斗目标,开启人生更多可能性。


寻找优点,肯定自己

当余国梁用现在的眼光回过头去看自己最开始的作品,一眼便能看出很多青涩而不足的地方,但他也仍然记得第一个作品成型时他的惊喜与激动。“有型总比没型要好,千万不要总是否定自己,而是要肯定自己的每一个突破。”一路走来,余国梁不断捕捉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于是,随着一个个模型的制成,他的技艺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也更上一层楼。


余国梁也将这份亲身体会运用到了橄榄球教学之中。在赛后的总结会上,他将往日的“一味找自己的毛病”,改变为“先寻找优点,再提出缺点”,用这样的方式让球员们保持充足的自信,将自己的优点继续保持,之后再去补齐自己的短板。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一位队员都在自信与积极的情绪中全面发展,在下一次比赛中展现出更好的自己。从美育到体育,余国梁让美育浸润教学,助力推动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建设。


勇于尝试,融合创新

“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多去尝试新事物”,他用自己制作模型时的经验举例,“每种材质都有自己的特性,不能说自己习惯了用哪种泥料以后就只用那一种,有的时候你尝试了一种新的材料之后会发现能轻而易举地打到你想要的效果”。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他说到,每一种新事物都能为我们带来新的思维模式,当一种思维模式遭遇瓶颈,便应当跳出来,用新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当我们走出原有的道路,回头再看遇到的问题,或许会大有帮助,余国梁向青年学子提出建议。正如他同时走上体育与美育两条相辅相成的道路,并用体育的理论指导美育的实现,用美育的启示引领体育的教学。余国梁坚信,只要创作主体的精神状态和才艺相融合,艺术呈现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以美育人,增强美育教育的认同感与普及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学科壁垒,进一步实现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发展愿景,是余国梁奋斗的目标。



艺术是一架沟通的桥梁,余国梁以模型艺术的形式,让美育体育实践扎根在中国农大的土地上,不断激发大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原标题:《185“姜文”老师+恐龙=?!!》(原文有改动)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公众号

作者:夏童童、朱谱彤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