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爱好者之家

一诺90年 守护古生物化石

发布时间:2024-03-26 作者:
来源:
看万州
分享:

薄雾渐散,连绵的方斗山脉,在熹微的晨光里舒展着优美的曲线,万州区新田镇高家村就“藏”在这片森林里。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长”在化石堆上的村,在这片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三分之二的面积属于古生物化石保护区,这里曾出土数以万计的古生物化石,是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发祥地。


↑ “长”在化石堆上的高家村。


90年前,村里一名姜姓的前辈接待了一支古脊椎动物学考察队,专家离开时,这位前辈许下承诺,将守护好这片化石区。


彼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随口答应的一句话,会让一家人坚守至今。


这个承诺,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姜家的血脉中。从此,姜家的命运便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10年、20年、30年……这一守就是90年。



三月,风传花信山河春。


姜元顺站在屋后的平坝上,望着山的远方,念叨着天暖了,进山的人又多了。


巡山,守山,护山,是姜元顺的日常。


我们跟着他钻进山林,背影瘦小的他健步如飞,很快甩了我们一大截,见我们跟不上,他笑着停下来,指着脚下的人行便道说:“去年路硬化了,现在好走多了,以前是条土路,是我们用脚踩出来的。”


脚下这条路,是一条一米宽的人行便道,阶梯蜿蜒至尽头后消失在视线中,目光穿过密林望出去,是连绵不断的小山包,属于方斗山脉。


“看到那边的山包没,用地质学的行话说,是‘露头’比较好的地方。”姜元顺向我们“显摆”起来。


↑ 姜元顺指着远处的山包,分享怎样的地形下面会有化石。


露头,指的是岩层裸露出来的地方,也是化石最可能掩埋的地方。在高家村这样植被茂密的地方,寻找“露头”,并不容易。


“经常要到远离人烟的地方巡护,天不亮就要起床,有时遇到雷电暴雨,全身都会被淋透,摔跤、被野蜂蜇更是家常便饭。”姜元顺说,那时就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爬,已经记不清到底走了多少路。


姜元顺指着远处的一片群山:“你看,从这里望出去,你们看得见的地方,我都去过。”


越往上爬,台阶越陡峭,经过一段长满野草的陡坡,我们到了老屋包化石点,只见上下两个蓝色的铁棚掩映在林中,姜元顺拿出钥匙,进入棚内,一个宽4米、长10米、深10米的土坑赫然眼前。


↑ 姜元顺带记者参观老屋包化石点。


“这里出土的巴氏大熊猫化石骨架,为全世界同类标本中完整度最高,这里还是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最经典的产地之一……”说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姜元顺滔滔不绝。


找到一处角落坐下,姜元顺取下被汗水浸湿的眼镜,打算休息片刻。


“跟我一起长大的伙伴都出去了,现在就我一人还在这个山窝。”望着眼前的化石坑,姜元顺突然冒出一句话,然后向我们摆谈起他的故事。


时间回到40年前,当时,全国农村迎来了外出务工的热潮,对于村里的年轻人来说,生活无外乎两个选择,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农。


那时候村里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祖辈在地里刨食,刨了一辈子,也没刨出名堂。吃够了大山的苦,村里人纷纷外出,另谋生路。


姜元顺却是“另类”,当村里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时,他选择留在这个山坳坳。


“其实,我也曾有多次进城安家的机会,一些朋友也给我介绍过城里的工作,我都没去。”坐在化石堆上,我们从他与化石结缘开始,聊到他的“日常工作”,话题穿越数万年。


但我们的心中不禁打起了问号:这条艰难孤寂的守护之路,姜元顺为何要坚持?


微风吹过,树叶簌簌作响。姜元顺似乎看出了我们的疑惑,他拿出一个已经掉漆的保温杯,抿了一口水,顺着升腾起的水汽,思绪回到了一个世纪前。


1921年,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当时,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派出中亚古生物考察团来到中国,考察团的格兰阶博士找到了盐井沟。在这里,他们整整发掘了三个冬天,采集到相当完整的东方剑齿象、虎、犀牛等古生物化石,并运回美国。


这批精美、完整的化石震惊了当时的古生物界,并由此拉开了盐井沟化石百年考古发掘的序幕。


随后的多年时间里,这个小山沟,作为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发源地,吸引考古学家们纷至沓来,包括我国第一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


1934年,杨钟健率考古队来到这里考察,机缘巧合下,找到了姜元顺的爷爷姜光灿作向导。


“因长期在山间挖草药,爷爷是当地出了名的‘活地图’。”讲到爷爷的故事,姜元顺兴致高了不少。


↑ 姜元顺回忆姜家与化石的“缘分”。


在盐井沟科考期间,杨钟健一行人在姜光灿的引路下,找到了多处极具研究价值的化石出土地。


看到这些采集出来的化石标本,姜光灿才知道,原来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石头”,竟然是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它们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经过短暂几天的相处,考察队离去之际,杨钟健握着姜光灿的手嘱托道:“这块地出土的化石极具研究价值,是国家的瑰宝,千万不能被人破坏了。”


姜光灿向杨钟健许下承诺:“放心,我一定守好。”


自那时起,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就与化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石头”,也就成为了他们一家世代守护的“图腾”。


继杨钟健的考古队之后,国内众多古生物学家先后来到这里,姜光灿一如既往,为他们指路,寻找化石。


那个时期,姜光灿有八个孩子,加上他夫妻二人,一家十口,日子过得紧巴,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在最困难的时候,姜光灿也没有把化石拿去卖了换钱。


姜光灿晚年时,把识草药的本领传给大儿子姜大伦。一方面增添收入,另一方面,想教儿子识化石,把保护“化石窝”的任务传下去。


冬去春来,姜大伦农活不干,没事就往山里钻,成了当地出名的“草药先生”。在父亲的影响下,姜大伦不仅能辨别草药,对于化石的走向、种类等更是了然于心。


姜光灿年迈行动不便后,姜大伦主动接过“衣钵”,承担起了化石保护区日常巡护,及考古队的协助工作。


“你说,我爷爷和父亲为了一个承诺,在这片山守了一辈子,到了我这一辈,能不守下去吗?”姜元顺平静地说道,然后拍拍身上的泥,起身走出了老屋包。


顺着老屋包,我们来到一处山脚下,从这里望出去,连绵起伏的山头如新生竹笋般冒出。“这个叫锅顶包,那边的叫尖山子、马脑壳、滚牛坡、长合包……”望着眼前的山,姜元顺又打开了话匣子。


山的名字是姜元顺从父亲那得来的,望着这些熟悉的山,儿时的记忆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 剑齿象发现者姜元顺和他父亲。


“福生啊,你说这片山哪种山形有化石?”“福生,猜错了,下次可就不带你赶路了。”


福生是姜元顺的小名,姜大伦稀罕这个儿子,经常带他去隔壁村的姑姑家串门,这些山是必经之路。


一路上,姜元顺就跟在父亲后面,识山形、辨土壤,为父子俩漫长的路途平添了乐趣。


走过爷爷与父亲过去几十年里走过的路,年幼的姜元顺与上万年的化石连接出了新的羁绊。


“福生啊,爸爸走不动了,你可要替我守住这片山。”那时才7岁的姜元顺还不知道“守”的含义,只是应承地点点头。


等到10岁时,姜元顺在家待不住了,每次父亲出门去化石保护区巡查,协助各地文物考古队进行发掘工作时,他就跟在后面。


山路不好走,姜大伦怕他摔跤,不让去,姜元顺就哭闹,没法,姜大伦只好牵着他走。


后来再大些时,姜元顺不赶路了,拿着小锄头,跟着同村的小孩一起上山,一边放羊,一边找“石头”。


彼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会与这些“石头”打一辈子交道,这一生会走进近百个山头,接待考古队员近千次。他更没想到的是,自己何其有幸,在这条路的起点,便与著名学者结下终身友谊。


198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黄万波等人,组成三峡古人类考古队,来到原四川省万县市盐井沟考察。


考古队几番打听,找到了熟悉盐井沟地形的姜家,此时姜光灿已经因病去世,当时才22岁的姜元顺和父亲姜大伦一起接待了考古队。


↑ 姜元顺(中)和村民,协助考古队发掘化石。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考古队一行人吃住都在这。白天,姜元顺为考古队引路,带领他们深入化石的秘境;夜晚,他和村民们围坐在黄万波身边,聆听他讲述化石、古生物和地理的奥秘。


在姜元顺家,考古队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月份。


接下来的几年里,黄万波的考古队又多次重返盐井沟。在与姜元顺一家的相处中,黄万波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考古结束临走时,黄万波将自己视为宝贝的考古书籍送给了姜元顺。


二人的情谊,就此结下。


40年来,他们通过书信、电话和微信等方式保持联系。遇上好的书籍,黄万波还会千里迢迢,邮寄给姜元顺。这些书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让姜元顺入了迷,彻底激发了他对古生物化石的热爱。


↑ 姜元顺展示他珍藏的考古书籍。


“兴趣最浓那阵,经常通宵看,晚上光线暗嘛,把眼睛都看‘瞎’了。”听完姜元顺的话,我们这才注意到,他的眼镜镜片,约有5毫米厚,度数高达1100度。


“学知识嘛,还是得有一些代价才行。”姜元顺笑着说道。


姜元顺付出的代价的确挺大。在他的“书房”,有20副旧眼镜,躺在一个破木盆里,有些是增加度数时换的,有些是巡查化石保护区,不小心摔坏的。


听着姜元顺的故事,走过他无数次走过的路,我们对他的坚守多了一份理解,也平添了一份敬重。


临近中午,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半个小时后,到了姜元顺的家,是一栋一楼一底的砖房,墙面贴满了白瓷砖。厨房里,姜元顺的老伴陈永碧正在灶台前忙活。


“你们先耍会儿,饭一会儿就好。”见到我们到来,陈永碧热情地招呼道。


这栋房子已经建了40多年,屋内朴素简单,打扫得整洁干净。在姜元顺二楼的一个书桌上,我们发现了不少“红本本”。


“这些都是他们给我发的荣誉证书,每年都邮寄过来,这些年从没断过。”姜元顺翻开这些荣誉证书,“你看,这是2015年的,这是2016年,这个是2017年的……每年都有。”


↑ 姜元顺获得的“荣誉”很多,但摔坏的眼镜也不少。


我们注意到,每本荣誉证书的表彰原因无疑都离不开四个字:化石保护。


“我不只有这些荣誉证书,我还上过好几次电视呢。”说到这,姜元顺眼里放着光,脸上满是自豪。


1998年是姜元顺第一次上电视,当时,重庆电视台得知姜家一家三代守护化石的故事后,专门前往盐井沟拍摄新闻。


那时村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新闻播出当天,村子里的人四面八方赶来看新闻、凑热闹,足足有20多人,挤满了屋子。


“第二天,我去镇上赶场,好多人都认识我了,说我就是‘昨天上电视的那个人’。”过了这么多年,姜元顺仍然记忆犹新。


最让姜元顺骄傲的还是2007年。这一年的5月,一个寻常的日子,姜元顺和父亲在山林中巡查时,意外发现疑似化石的踪迹,凭借多年的积累,父子俩断定下面大概率有一具化石骨架,并且体型较大,非专业技术不能擅自挖掘。


于是,姜元顺立马向相关部门报告此事,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指导下,万州区文物管理所紧急展开抢救性发掘。然而,天公不作美,连日的大雨让化石面临损坏的风险。在这关键时刻,姜元顺挺身而出,号召村民们一起冒雨抢救。


从高家村到化石坑,步行单程需要一个多小时。面对恶劣的天气和艰巨的任务,村民们放下手中农活,赶赴现场,衣服淋湿了,就搭棚生火,烘干衣服,然后继续挖掘。


↑ 姜元顺与村民小心翼翼抬着新发掘的化石。


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头长6米、高3米的“巨无霸”东方剑齿象化石终于重见天日,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


现在,这具化石骨架陈列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属于镇馆之宝之一。姜元顺和父亲发现东方剑齿象化石的事迹,还在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进行了展陈。


“现在你们去那里,还能看到我和父亲的照片呢。”说罢,姜元顺掏出手机,找到一张他和父亲的合影。


照片上,姜元顺身着白色衬衣,父亲身着蓝色布衣,照片的背景是剑齿象化石发掘点,照片上的几个字引人注目:剑齿象化石发现者姜元顺和他的父亲。


突然,楼下传来的喊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原来,陈永碧已经做好饭菜,招呼我们下楼吃饭。


“你们信不,在全市的三峡古人类文化培训课上,我是唯一的农民代表。”饭桌上,姜元顺接着“显摆”。


“他人气高,不仅是专家的‘特邀嘉宾’,就连隔壁村的人发现了化石,也都是找他。”陈永碧笑着接过话茬。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饭菜的氤氲香气里,一个个故事穿过漫长的时光,浮现在眼前……


吃过午饭,姜元顺说要带我们去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就是这里了。”姜元顺话音落下,只见马路边,两个新旧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相依而立,这两个分别刻有“古生物化石点”“盐井沟古生物化石遗址”字样的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分别立于1999年和2009年。


↑ 姜元顺讲述两块石碑的由来。


“这两个石碑,让我们多年的守护终于有了一个交代!”姜元顺触摸着石碑上的字,手指微微颤抖。此时,明媚的阳光洒下,柔和地照亮了石碑的轮廓,岁月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显得沧桑而庄重。


盐井沟古生物化石群分别在1999年和2009年,被评定为万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联合万州区文物管理部门,为盐井沟古生物化石群划定了13.36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划分了核心区与缓冲区。


实际上,盐井沟古生物化石群纳入“官方保护”前,姜元顺就非常重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他曾邀请化石专家为村民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多次召集村民召开文物保护安全大会,文物保护还纳入了高家村的村规民约……


冬去春来,岁月流转。“留守”村里这些年,姜元顺一心扑在“化石窝”上,他从一个年轻小伙,步入了花甲之年。


“好在儿子在我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对化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姜元顺欣慰地说道。


2019年后,盐井沟化石发掘工作按下了“暂停键”,这一年,姜大伦因病去世。


大概是命中注定,2018年,姜元顺的儿子姜玲敏进入重庆市二零八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从事化石修复工作。化石守护这份使命,穿过岁月的长河,交到了姜玲敏手中。


“盐井沟出土的化石,很多我儿子都参与了修复,你看,有犀牛,有巨貘……”说着,姜元顺打开手机,照片里,这些“复活”的远古动物体态各异,惟妙惟肖,从它们张开的下颚里,似乎还能听到从百万年前穿透时空而来的低吼。


父辈的使命结束了,姜元顺和儿子的使命还在继续。


↑ 姜元顺和父亲发现东方剑齿象化石的事迹,在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进行了展陈。


现在,高家村的村民们正接过化石保护的“接力棒”,文物保护这份责任还在不断传递——


2018年,村里一户人家改扩建房子,挖屋基时挖到了化石,姜元顺得知后,立马前去劝说,最后这户人家主动放弃了房子扩建。


2022年,一名商人计划在高家村投资千万元建设采石场,并提出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分红,然而,面对这一诱人的提议,村民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样的故事在高家村比比皆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村里没有发生过一件本地村民私人挖掘、盗卖、破坏化石的事件。


保护“化石窝”的使命,已不再是姜元顺一家的承诺,它已经成为高家村2839名村民的共识。


不知不觉间,已到日暮时分。临走告别时,姜元顺向我们寒暄道:“我还有个心愿没实现,想让盐井沟的化石真正‘活起来’,把这里建成一处古生物化石科普基地……”


车行驶在落日的余晖中,盘旋在苍翠的群山里,姜元顺一家四代人的故事再次在脑海中闪现,恍然如梦。


回望这片土地,心中不禁涌起一份敬意与温情。一家人的坚守,一组群像的丰碑,这种精神还在这片土地赓续绵延……


原标题:《万州:一诺90年 守护古生物化石》(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看万州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