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基地

哇,它居然生活在125000000年前!

发布时间:2025-01-22 作者:
钱俪菡 、李扇云
来源:
玄武发布
分享:

近日《科学》杂志网站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中国一项入选的研究成果位于玄武区鸡鸣寺景区南侧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团队发现的迄今最古老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荣登榜首。



这则新闻将大众的目光吸引到了远古时代生存在地球上的那些生物。而要想了解那个时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属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一定要去。馆内藏有无数珍贵化石,其中一件甚至揭开了从“龙”到鸟的秘密——它就是“原始中华龙鸟”化石,一起来看看这件镇馆之宝吧。



作为一名南京市成贤街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张景乔同学从小就对远古化石感兴趣,尤其是恐龙化石。当其走进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那一刻,便被馆内入眼的一切所吸引。生物演化时间钟、大型生命进化浮雕长廊、1:1复原的超大马门溪龙骨架化石模型、无不向游客展示着它的专业。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并于2005年建成并开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其中展览区面积近4200平方米。



这样一个专业的博物馆,它的镇馆之宝——“原始中华龙鸟”化石有何特别之处呢?随着张同学的提问,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陈部主管贺一鸣一一作了讲解


原始中华龙鸟是“鸟”还是“龙”?

其实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鸟?它从哪来?跟恐龙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大家的印象中,“鸟类是恐龙的后代”,换句话说,鸟类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这是目前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但是在众多纪录片中,很多恐龙的体型都十分庞大,相比而言鸟类则往往娇小玲珑,这不禁让人怀疑:鸟类,真的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吗?


的确,从恐龙到鸟,除了必须经历前肢与后肢在运动功能上的分离(前肢成为飞行专用结构)和飞行羽毛的出现等步骤外,体型的大幅度缩小也是必然过程,而这个过程历经了千百万年的时间演变。



那么,我们如何能验证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呢?这就要回到我们今天这一期的主角——原始中华龙鸟身上了。


1995年,辽宁省朝阳市四合屯,一位农民上山耕种,无意间发现灰白的岩石当中惊现一块外形奇特的古生物化石,化石骨骼随石板劈开,保存为凹面和凸面两块。1996年,两块化石被分别送至了北京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南京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时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的季强研究员与团队对该化石标本进行了研究。当时国际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发现过带毛的恐龙化石,专家们纷纷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长相酷似恐龙的“鸟”,原始中华龙鸟这个名字也由此而来。



但,它真的是“鸟”吗?贺一鸣回答了张同学的疑问。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意识到这只“鸟”前肢短、尾部很长与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远,竟然是恐龙家族的美颌龙类!



从恐龙到鸟生命的演化秘密由此揭开

拥有最原始的一类羽毛,骨骼特征又是典型的兽脚类恐龙形态,且善于奔跑。会以其它小动物为食。“原始中华龙鸟”的出现,让科学界为之一颤,成为最具颠覆性的恐龙。这是第一次在恐龙身上找到可能是羽毛的化石。这一化石证据让“鸟类恐龙起源说”重新占据了重要地位,为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为鸟类的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始中华龙鸟”生活在距今1.25亿年前,也就是白垩纪早期,成年体长约1米,两足行走;它的羽毛呈丝状,形态十分原始。发现的这块“原始中华龙鸟”化石,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就像一只高傲的公鸡。它体态娇小,嘴上有粗壮锐利的牙齿,尾椎特别长,共有50多节尾椎骨,后肢长而粗壮。



对中华龙鸟化石保存的黑素体进行颜色复原显示,中华龙鸟具有栗色或淡红棕色色调的体色,在长尾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带,身体具有背部深、腹部浅的反荫蔽保护色,在开阔生境下有更好的隐蔽效果。中华龙鸟的面部还有特殊的“眼罩状”色带环绕,类似现代小型肉食性雀形目鸟类伯劳,深色的眼罩可能具有缓解开阔环境或近水环境下眩光的作用,提高其在直射光下的捕食成功率。



“中华龙鸟的发现颠覆了我们之前对恐龙的固有形象认知,羽毛不再是鸟类的专属,它的发现揭开了恐龙和鸟类起源研究历史的新篇章。”贺一鸣说,鸟类起源于恐龙,具体说是恐龙中兽脚亚目的手盗龙类。中华龙鸟发现之后,在我国辽西及邻近地区又发现很多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的恐龙和早期鸟类化石,这些化石为研究鸟类起源提供了关键信息。


贺一鸣说:“现在,我们对恐龙向鸟演变的过程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中华龙鸟身上的原始羽毛可能与飞行无关,其主要功能是保温或展示;但在小盗龙身上,其全身从前肢、后肢到尾部都覆盖有羽毛,四肢上附着不对称的飞羽,有明显辅助飞行的功能。这一时期,很多小型兽脚类恐龙的骨骼、身体组织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展现出从龙到鸟的一系列过渡特征。”



贺一鸣介绍,恐龙身上的毛发、身体的恒温和优秀的行动能力,使它们具备了迁徙和对抗地球自身气候变化的能力。6600万年前的大灭绝,终结了非鸟恐龙、翼龙和海生爬行类的统治,一小部分恐龙的后代——鸟类却幸免于难,并在之后的新生代统治了天空,它们种类发展到了现在的11000多种,接近哺乳动物的两倍,并最终成为我们熟悉的现代鸟类。



看完你是不是更想深入了解恐龙到鸟的演化过程?快趁着寒假前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详细了解这些知识吧~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