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和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丰富春节期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月22日上午,由陇南市文广旅局主办,陇南市博物馆联合礼县、徽县、康县、成县、两当县博物馆承办的《叩石问古——陇南古生物化石珍品展》暨由陇南市博物馆承办的《博物馆里读中国》举行开展仪式。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魏朝晖出席开展仪式并宣布展览开展;市政府办副主任赵潇意,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孟清义,市社科联主席周建军出席;局属单位负责人、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礼县、徽县、康县、成县、两当县博物馆负责人参加。陇南市博物馆馆长曹海兵主持开展仪式。
魏朝晖在致辞中讲,陇南气候温润,山川秀丽,资源丰富,为古代人类劳动、动物活动和生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武都龙家沟森林古猿化石,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森林古猿化石,在研究古猿的演变和古人类的起源方面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叩石问古——陇南古生物化石珍品展》展览汇聚了陇南市博物馆和礼县、徽县、康县、成县、两当县博物馆馆藏化石62件。有更新世的鹿角化石,有第三纪的象牙化石、龟化石,侏罗纪的草蕨化石,中泥盆纪的珊瑚化石等,为大家了解、研究陇南的地质时代、自然环境和生命动态,进一步探寻化石地层的形成年代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博物馆里读中国》齐聚“中国”的见证者: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院藏何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国大宁”神兽镜,武汉市博物馆馆藏“中国人民富”铭文镜,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珍品的复制品和图文资料,展示了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农业和风土民情的演变。让人们清晰地了解伟大祖国名称的发展脉络。何尊器物内底部的铭文记载着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体现了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