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东至华龙洞遗址:提供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的重要证据
通过华龙洞研究,可以把我们国家智人的起源推进到距今30万年左右。近日,位于池州市东至县的“华龙洞”遗址,第四次大规模发掘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该古人类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五月的东至县尧渡镇笼罩在一片翠绿之中。在汪村村梅源山脚下,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正在对“华龙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这是继2014年、2015年和2018年之后的第四次大规模发掘。将在今年的4至6月,以及9至11月分两次进行。↑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吴秀杰通过我们这次发掘,我们要把洞壁暴露出来,看看是不是发现更多的古人类的化石,复原出当时人的生活的场景,进一步探寻古人类在距今30到40万年期间,在这里面是怎样生活的。“华龙洞”遗址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累计发现30余件古人类化石、数百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以及约数万件东方剑齿象、巴氏大熊猫等哺乳动物碎骨化石。其中在2014—2015年期间遗址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通过对该头骨的研究,发现证实了距今30万年以前,在如今安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活动着早期智人的身影。↑ 图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吴秀杰这个头骨化石它保存着比较完整的面部和下颌,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古人类头骨化石,它为探讨东亚地区人类的起源,提供了最完整的直接的证据。为了更好地推动实施华龙洞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当地先后投入1100余万元,改建华龙洞遗址陈列馆,对近些年来发掘出土的一些重要文物,及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于2022年,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订协议,共建华龙洞遗址科研科普基地,初步完成华龙洞古人类科普中心建设。2023年,成功申报华龙洞遗址本体保护项目,也将在此次发掘完成之后进行。↑ 图片池州市东至县文旅局文物保护股 负责人 金泽田(经过)10年的发掘可以发现,虽然我们发掘的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出土了大量的化石。我们目前出土的化石近1.2万件,我们在稳步推进这项发掘工作的同时,是希望在不影响科学研究人员的科研的前提下,把这个遗址保护好、利用好。↑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吴秀杰以往认为在中国最早的智人的出现是距今10万年左右,但是通过华龙洞研究,可以把我们国家智人的起源推进到距今30万年左右。就是说我们中国境内,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人类是怎样演化而来的,追寻我们的祖先的一个演化的路径。原标题:《【文化中国行】池州东至华龙洞遗址:提供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的重要证据》来源:安徽新闻联播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