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科普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聚焦
>
科普基地
探访迁安市博物馆:万年古象化石“讲述”史前故事
据张会新介绍,迁安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和近现代书画等共2000余件,是一座极富韵味的迁安历史文化宝库。
↑ 迁安市博物馆古象化石展厅陈列着保存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 迁安市博物馆供图3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迁安市钢城大街的迁安市博物馆。这座占地5万平方米的博物馆,主体是一座上圆下方的现代化建筑,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理念,其设计核心为“天华聚宝瓶,彩链结千秋”,寓意资源丰富的迁安犹如天地间的一个宝瓶。“我们馆结合自身文物藏品优势,撷取迁安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在馆内设置了古象化石展厅、历史文物一厅、历史文物二厅、民俗风情展厅、轩辕黄帝厅、历史人物厅、迁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和迁安国家地质公园综合展厅等八个展厅。”迁安市博物馆馆长张会新介绍,这些常设展览记录和展示了迁安的悠久历史。“走,带你去看看我们的‘镇馆之宝’。”在张会新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地下一层的古象化石展厅,这里陈列着一具保存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是目前亚洲地区出土最完整的古象化石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体型最大、保存最好的古菱齿象化石。“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这具古象化石骨架,1991年出土于迁安市彭店子乡杨家坡村。”据讲解员崔源介绍,这是一头生活在1.2万年前的雄性古菱齿象,按照地质年代划分属于更新世晚期。“这具古象化石骨架身高3.85米,体长7.5米,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经过选材、分骨、拼模、复制、摆位、装架等多项复杂工作,才使得被埋在地下1.2万年的古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古象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古代地理气候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也为研究象类生存进化提供了素材。跟随崔源的脚步,记者在博物馆内看到了更多展品。其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张纳玛象门齿化石照片,还有一具陈列在展柜里的猛犸象象牙化石。“这是1958年出土于爪村遗址的纳玛象门齿化石。”崔源说,这张照片里的两具纳玛象门齿化石距今约4.2万年,当年出土时曾引起轰动,随后被送往北京自然博物馆,现收藏于唐山博物馆。记者看到,展柜内这具猛犸象象牙化石为长圆椎体,呈现棕褐色,并且由根部至尖部逐渐向内收,形状粗壮硕大。崔源告诉记者,纳玛象生活在更新世晚期,而猛犸象生活在第四纪大冰川时期,可以适应草原、森林、冰雪等环境,根据这具象牙化石长度推断,这头猛犸象的身高近4米。在民俗风情展厅,一幅写有“北迁南宣”的书法作品吸引了记者注意。所谓“北迁”,说的便是迁安的手工桑皮纸。“这件捣碓俑出土于迁安市于家村汉墓,表现了迁安手工造纸中砸桑皮的一道工序,它的出土将迁安手工造纸的历史向前推了八九百年。2007年迁安手工造纸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崔源介绍,迁安的造纸业始于汉代,到明清时期已逐步形成规模,主要以桑皮为原料,经过去皮、扁皮、抄纸、晾晒等工序,制成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等,是迁安独有的特色产品。漫步博物馆,记者还看到馆藏的石器、骨器、青铜器、铁器、钱币、瓷器等文物,这些文物既有弥足珍贵的骨针和骨锥、凝重威严的商代铭纹鼎,又有俊雅的辽代白釉印花杯盘,还有清新飘逸的元代钧窑瓷器。商代双兽耳饕餮纹簋、宋代瑞兽葡萄纹镜、金代鸡腿瓶、清代青花寿字小碗……一件件珍贵文物穿越时光向我们走来。据张会新介绍,迁安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和近现代书画等共2000余件,是一座极富韵味的迁安历史文化宝库。如何让迁安市博物馆更“吸睛”?近些年,迁安市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在线上线下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主题研学活动,盘活馆内资源;开展了“行走的博物馆”主题活动,深入到学校、社区、镇街等开展宣传教育。今年春节期间,迁安市博物馆举行了“嘉年逢盛世 祥龙报春来”线上主题研学活动,将馆藏文物中含有“龙”元素的文物以照片加简介的形式发布在博物馆公众号上,并邀请迁安市级非遗剪纸传承人张文芳和迁安市级非遗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郭宝,以视频方式向大家讲授非遗技艺,让博物馆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原标题:《走进河北县级博物馆丨万年古象化石“讲述”史前故事——迁安市博物馆探访》来源:河北日报作者:田恬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27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入选首批全国试点项目
自贡恐龙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让恐龙化石“活”起来。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自贡恐龙博物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上榜,全省仅有两家单位入选。作为一座修建在化石遗迹上的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近年来一直着力于通过现代科技为展览赋能,让化石“活”起来,为自然类博物馆的展示和传播提供新的表达形式。自贡恐龙博物馆现有“恐龙遗址馆”和“恐龙探秘馆”两个展馆,该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互联网技术,通过活化陈列展示、建设智慧导览系统、开创云上游览等措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观众游览需求。“看到没有?这个恐龙在这个蛋里面,从胚胎开始慢慢地长大了,长成了恐龙的雏形,最后它还会破壳而出,孵化出来。”在恐龙探秘馆《恐龙孵化多媒体互动展项》中,艺术还原的场景有了投影设备和温控装置的“加持”,变得可触可感。参加研学的孩子们总是抢着用小手去为“恐龙蛋”“升温”,看小恐龙“变形”。该馆于2023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总面积3300平方米,总投资3200万,共有10余个运用AR、VR、3Dmapping、激光等高科技的互动展示项目,生动讲述了恐龙繁衍生息和成为化石的全过程。用三维数字技术分割注解地质剖面、用360度高分辨影像沉浸式动画演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场景……自贡恐龙博物馆突出遗址上保留的恐龙化石、地质剖面等不可多得的珍贵展品,以科技手段将展陈内容多维、立体呈现,让展示和标识变得更加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打造体验、互动的新空间,让平面静态的博物馆成为一个立体的侏罗纪、一个有温度的课堂。深入挖掘恐龙演进历程中最有科学传播价值、观众最感兴趣的问题,层层揭秘,通过技术手段对化石资源进行再创造、再焕活和再升级,自贡恐龙博物馆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已初见成效。目前,该馆年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次,市场接待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擦亮了“恐龙之乡”的城市名片。“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对于持续延伸文旅业态、培育‘文旅+’新产品具有积极意义。”自贡恐龙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牢牢把握入选首批全国试点项目的契机,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加快培育开发智慧旅游新产品、新场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人们在旅游中感受‘科技+文化’的新魅力。”原标题:《自贡恐龙博物馆入选首批全国试点项目 让恐龙化石“活”起来》来源:四川新闻网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25
“恐龙院士”在新昌开展科普系列活动
徐星院士为新昌科普工作赠语:“科学发现需要好奇心,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开放的心态,更需要批判性的思维”。
3月15日至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徐星,应邀到新昌开展科普活动,并受聘为新昌县“院士科普工作室”首位入驻院士。15日上午,新昌县在该县实验小学举行徐星院士科普基地成立暨“院士科普工作室”聘任仪式。徐星院士是著名的“恐龙院士”,也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的作者。新昌县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为徐星院士献上红领巾,该校师生根据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自编自导,精心创作了课本剧《穿越时空的对话》,带领大家一起穿越时空,感受古生物的神奇与魅力,向科学家表达心中崇高的敬意。“成立徐星院士科普基地,是新昌县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的具体行动,也是创建师生们学习科学、探索未知的重要平台,希望全县中小学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在孩子们的心里从小埋下科学的种子,厚植创新基因。”新昌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梁斌在致辞中表示。在聘任仪式上,徐星院士正式受聘为新昌县“院士科普工作室”入驻院士和新昌县实验小学科普“名誉校长”,并为新昌县实验小学徐星院士科普基地揭牌。新昌县是徐星院士2024年在浙江进行科普讲座的第一站。徐星院士以《中国恐龙化石大发现》为题,为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好奇心带动科学发现”“小细节揭示重要的科学发现”“科学发现的偶然(运气)和必然(努力)”……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全体师生。他图文并茂的讲解和分析,也点燃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讲座之后,徐星院士还与孩子们亲切互动。在场学生争先恐后地提问,徐星院士耐心地一一解答,并给科学小达人们签名留念。15日下午,徐星院士在新昌县图书馆报告厅为全县的科普工作者代表、科学教师及四年级语文老师代表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几点思考》的科普讲座。在新昌期间,徐星院士还赴有关企业调研,并实地考察新昌未来科技馆等科普基地。他对新昌聚焦“小县大科技”推进科技场馆建设表示肯定,并欣然为新昌科普工作赠语:“科学发现需要好奇心,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开放的心态,更需要批判性的思维”。新昌县近年来高度重视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积极探索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对接邀请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技、科普校长,为中小学科普教育补上重要的一块拼图。新昌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科协的工作部署,联系对接更多的科学家走进新昌。来源:新昌县科协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22
揭秘恐龙“巨无霸”
查干诺尔龙化石是研究恐龙家族系统演化、分布范围、适应特性、确定地质年代、揭开地球变迁奥秘等方面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内蒙古博物院远古世界展厅的中央天井中,陈列着该院的镇馆之宝——查干诺尔龙骨架。它脚下是高逾6米、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巨型台座,顶棚是巨幅喷涂的蓝天白云背景,空中悬挂着4件翼龙复原雕塑模型,与天井四周的展示项目遥相呼应。进入该展区的观众,无不被查干诺尔龙庞大的骨架震撼,于是,这里便成为博物院最聚人气的拍照留念区。↑ 查干诺尔龙属蜥脚龙类。蜥脚类恐龙是最大的陆生动物,它们脑袋小,尾巴、脖子很长,四肢如大象腿一般强壮,以植物为食。查干诺尔龙因化石发现地点而得名。1983年初冬的一天,一个面色红润的中年汉子气喘吁吁地来到内蒙古博物馆(现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管理部,用生硬的汉语夹着蒙古语激动地说:“我看到一条几百米长的巨龙的脊梁骨躺在山坡上。”工作人员经过仔细询问得知,中年汉子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牧民,放牧时在查干诺尔碱矿一带发现了棕红色的巨大骨骼。↑ 查干诺尔龙股骨 化石 高1.8米1985年,内蒙古博物馆的古生物学者李荣等人在查干诺尔碱矿附近经过勘察、测量、发掘,在距今1亿20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早期砂质泥岩层中发现了1具大型恐龙的骨骼化石,由于矿物质的填充,呈棕红色,质地十分坚硬。发掘出的化石主要有头骨后部、牙床、牙齿、部分颈椎、大部分背椎和尾椎、完好的四肢骨、肩胛骨等。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著名恐龙专家董枝明先生研究鉴定,这是一具从未发现过的巨大恐龙化石,属蜥脚龙类,圆顶龙科中的新属种,命名为“查干诺尔龙”。1987年8月1日,查干诺尔龙成功完成了复原装架,差不多有四层楼房那么高。为了更好地展现查干诺尔龙,2018年,内蒙古博物院远古世界展厅升级改造,该院运用高科技技术让查干诺尔龙“长出”内脏、肌肉和皮肤,真实地呈现出查干诺尔龙的生活状态,重塑其生存的中生代热带、亚热带丛林环境。↑ 查干诺尔龙骨架 体长约26米 足底到背部高6米 抬头有12米高 体重约50吨查干诺尔龙属蜥脚龙类。蜥脚类恐龙是最大的陆生动物,它们脑袋小,尾巴、脖子很长,四肢如大象腿一般强壮,以植物为食。这类恐龙最早出现在南非晚三叠纪地层中,并于三叠纪晚期和侏罗纪早期开始蔓延,繁盛于侏罗纪中期至白垩纪早期。三叠纪是公元前2.5亿年至公元前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 查干诺尔龙复原图。这类恐龙最早出现在南非晚三叠纪地层中,并于三叠纪晚期和侏罗纪早期开始蔓延,繁盛于侏罗纪中期至白垩纪早期。原始的蜥脚类恐龙体态小巧轻盈,后期则不断进化成史上空前的庞然大物。在恐龙进化过程中,巨型化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恐龙的三大类群——植食性的蜥脚类和鸟臀类、肉食性的兽脚类在进化中均出现了巨型代表,其中蜥脚类恐龙更是进化出了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动物。大型蜥脚类恐龙在体型增大的同时,全身的组织器官、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也相应进行了一系列为适应身材大型化的配套进化,这一切变化来源于自然环境对生物提出的挑战,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而不断进化。查干诺尔龙和其他大型蜥脚类恐龙一样,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物特征:长脖子,扩大摄食范围,在无需移动身体的情况下能自如撷取食物;小头,牙齿仅执行简单的剪切、夹钳、撕剥动作,向口中采集植物,头部无需附着强壮肌肉,头骨向轻小化发展,减轻脖颈负担;鸟式呼吸,与哺乳动物的潮汐式呼吸不同,鸟类的呼吸是单向的,且拥有复杂的肺泡系统,呼吸频率远高于前者,蜥脚类恐龙的颈部也有相同的气囊结构,在高效呼吸的同时,进一步减轻脖颈的重量;更高的基本新陈代谢率,蜥脚类恐龙的新陈代谢很快,生长速度惊人,使它们可以快速地获得庞大体型,减少掠食性动物对其生存的威胁;卵生,对于哺乳动物而言,体型越大,繁殖速度越慢,后代就越少,例如大象,每4年才产1至2头幼崽,而在同一时间段,蜥脚类恐龙却可以下数百颗蛋,在面临危机时,相比大型哺乳动物,蜥脚类恐龙具有更快速地恢复种群数量的潜力。↑ 白垩纪早期生态复原画查干诺尔龙化石是研究恐龙家族系统演化、分布范围、适应特性、确定地质年代、揭开地球变迁奥秘,再现古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珍贵的实物资料。注:图片由内蒙古博物院提供来源:内蒙古日报作者:高玉璞、张建升、杨絮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20
贵州洞穴遗址见证史前人类穴居历史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洞穴遗址资源,目前共发现史前洞穴遗址500余处,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列。
四下旷野,溪流涓涓,平地中一座山峰突起,山腰处一山洞赫然出现:南北通透、动静分离,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俨然大自然赠给古人类的一座“独栋别墅”。贵州省博物馆新的基本陈列“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近日正式与观众见面。展览以贵州历史脉络为主线,全面展示贵州多元融合的历史文化,其中,史前人类的穴居历史带领观众打开的“时间之书”,见证数十万年前人类的生活智慧。南北通透老祖宗“选房”,都考虑些什么?依山傍水,冬暖夏凉。贵州省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处在一个长条形盆坝西侧的山坡上,附近有充沛的水源。“古人类选择的洞穴干燥适宜居住,但在外部大多都有充足的水源,这和今天人们建宅选址要依山傍水的行为逻辑是相似的。”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说。贵州普定穿洞旧石器文化遗址是一个南北对穿的石灰岩洞穴。贵州省博物馆自然资源部副主任蔡思夫告诉记者,目前发现的一些洞穴和普定穿洞文化遗址的洞穴类似,多是南北走向,“和现代人一样,古人类选择洞穴也要考虑坐北朝南、南北通透”。在盘县大洞古文化遗址,如今依然还能看到洞口处点点黄白色的岩石印记。“据推测,古人类寻找的洞穴一般是在平面之上10到20米,为了辨别洞口,古人类会找一个容易记住的标识,例如一棵大树,或是独特的岩石颜色,就像我们现代人类的门牌。”蔡思夫说。动静分离走进古人类的“别墅”内部,“动静分离”在这些洞穴里已有雏形。几乎每一个洞穴都有一个最舒适的区域,这个区域向阳背风,空间开阔,正是古人类的“卧室”。这些区域内古人类的遗物数量和类型比较丰富。“以普定穿洞文化遗址为例,靠近北洞口的遗物少,靠近南洞口遗物多,说明先民更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南面活动。”张兴龙说。阳光充足的洞口区域,还有一个重要功能。一些洞穴遗址的洞口处发现了大量的石块,一块较大的石头在中间,周围散落着密密麻麻的小石块。“这是古人类的石器加工区域,选择洞口一是光线充足方便操作,二是离休息区域有一定的距离,降低石器加工对休息的影响。”蔡思夫说。相比“卧室”的舒适保暖和“工作间”的光线充足,“厨房”的要求则相对低一些。张兴龙介绍,很多洞穴遗址洞口往里走,就能看到古人类烹饪留下的痕迹。“一方面是使用过火塘,这里的土质较黑,另一方面是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石块,周边散落着密集的动物骨骼。”张兴龙说,“灶台”和“案板”都能找到原型,这就是古人类的“厨房”。功能分区、动静分离,在古人类的“独栋别墅”里已有体现。居葬合一许多古人类的洞穴既是居所、也是墓地,居葬合一。在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内,出现了“屈肢葬”的墓葬形式,“逝者的肢体应该是伸直的,古人类将逝者肢体卷屈,蜷缩后下葬。据此推测,古人类认为死亡并不是离开世界,而是以婴儿的形式回到了母体。”蔡思夫说。其次是陪葬概念的产生。张兴龙告诉记者,在很多遗址内,都发现有陪葬的石器和骨器,这一现象说明古人类对同伴和亲人的死亡已经有了最原始的哀思和寄托。“他们将器物与死者一起下葬,是希望逝去的亲人能够用上这些东西。这已经有了陪葬的概念。”张兴龙说。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洞穴遗址资源,目前共发现史前洞穴遗址500余处,涵盖了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发展阶段,数量在全国排名前列。其中,盘县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等多处洞穴遗址被陆续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来源:新华社作者:欧东衢、杨欣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19
重庆云阳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
云阳地质公园以云阳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和岩溶地貌为主体景观,以侏罗纪恐龙化石墙、龙缸天坑为主要特色。
近日,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名单正在公示,云阳也在其中。云阳地质公园范围包括云阳县境内长江以南的乡镇(街道)全域,同时包括长江以北的环湖绿道、龙脊岭公园、磐石城和该范围内的长江水域,总面积为1124.05平方公里。以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为基础,以云阳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世界级地质遗迹为核心,辅以龙缸喀斯特地貌等国家级地质遗迹,张飞庙、彭氏宗祠等历史人文景观。公园核心区面积为10.994平方公里,主要是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和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特级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地质公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公园常年平均气温18.4℃,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以上,年最大降雨量为1752.6毫米,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所在区域范围内现有居民总数约为48万人,汉族居多,少数民族几乎全为土家族,主要分布在公园南部的清水土家族乡。云阳地质公园以云阳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和岩溶地貌为主体景观,以侏罗纪恐龙化石墙、龙缸天坑为主要特色,兼有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等诸多典型地质现象,世界级地质遗迹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科学教育意义和全球对比意义。云阳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是本世纪以来新发现的世界罕见的集中产出的恐龙化石群,兼具时代跨度大、分布范围广且密集、恐龙种类丰富多样等特点,为世界级恐龙化石遗址。化石露头沿岩层走向出露长度长达18.2千米,时代上横跨整个中侏罗世,被古生物界誉为“恐龙化石长城”;化石类型包含恐龙类、蛇颈龙类、鳄形类、迷齿两栖类等4纲10目17科,已研究命名6个新属或新种恐龙;发掘形成了长150米、高6~10米,展布面积1320平方米的恐龙化石墙,墙上展露化石近5000件,是世界上最大的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研究建立了重庆云阳新田沟组恐龙动物群,时代上处于中侏罗世早期,位于禄丰龙动物群至蜀龙动物群之间,串联了亚洲侏罗纪恐龙的演化历程,填补了世界恐龙演化史空白。云阳恐龙化石群是我国乃至世界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在国内独一无二,且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地质公园内的三叠系灰岩是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貌的主要成景地层,在岩溶、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与奇峰异石,集天坑、峡谷、溶洞、漏斗、峰丛、石柱等多种类型景观于一体,可称得上“喀斯特地貌天然博物馆”。龙缸天坑是以塌陷作用为主,溶蚀作用为辅而形成的巨大天坑。其规模宏大,坑口到坑底的最大垂直深度为335米,就其深度与国内外相比,位居世界第五。原标题:全国唯一!云阳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来源:云阳发布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18
走进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时代的见证,地学的傲骨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在科研、科普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长春市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的极佳场所。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以藏品丰富、精品荟萃、特色鲜明享誉中外,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我国乃至亚洲著名的地质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展有多姿多彩的矿物,种类齐全的岩石,珍贵稀有的古生物化石,精美无比的宝玉石,造型奇特、形象逼真的奇石,被称为天外来客的陨石,还展有多具真恐龙化石骨架、恐龙蛋及恐龙脚印化石。博物馆现有五个常设展厅:地球奥秘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厅、矿产资源厅、奇石宝玉石厅和恐龙厅。地球奥秘厅地球奥秘厅通过精美的矿物和岩石标本展示地球的形成及地质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沧海桑田的变迁。生命起源与进化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厅通过生物大爆发和大灭绝事件展示生命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历程。矿产资源厅矿产资源厅通过展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展示矿产的不同成分和用途。奇石、宝玉石厅奇石、宝玉石厅通过展出造型奇特、形象逼真的奇石和各种高中低档宝石成品及原料,向我们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恐龙厅恐龙厅通过展出多具恐龙骨架、恐龙蛋及恐龙脚印化石,吉林省出土的第一具恐龙骨架化石“长春龙”,黑龙江省的嘉荫卡龙化石、山东棘鼻青岛龙的部分化石及恐龙蛋、恐龙脚印等化石,展示恐龙的进化与灭绝历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在科研、科普、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长春市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的极佳场所。2024年寒假期间,该馆曾免费对社会开放。等待入馆参观的人排起长龙,好不热闹。原标题:《夜动春城·冬游记 | 时代的见证,地学的傲骨》(原文有改动)来源:长春文旅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14
讲解员沈昕珺雯:讲化石故事 展青春风采
在工作中,沈昕珺雯对自己严格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适合自身、风格鲜明的讲解词,使讲解更具有个人风采和亲和力,并带动团队中的讲解员更多地去思考。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是澄江的一张名片,而讲解员就是讲好澄江化石故事的传播者,多年来,公共服务部负责人沈昕珺雯用心讲解每一场科普知识,努力做好澄江化石科普宣传工作,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思路方法,用优质的服务推广澄江化石名片。日前,走进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讲解员沈昕珺雯正热情地向四方来客讲解着这份世界级“科学文化瑰宝”。在面积18738平方米的化石博物馆,完成一场讲解接待平均需要1个多小时,沈听珺雯每天都“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声音和情感向观众讲述关于探寻生命起源,追溯生物多样性起源的故事。工作五年半以来,沈昕珺雯始终坚守在岗位的第一线,穿梭在各个展馆,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提供讲解服务共计千余场。沈昕珺雯说:“非常热爱这份工作,讲解是用心、用情,用日常的生活体验以及以往讲解总结出来的经验,去回馈给游客和观众。”发挥自身在科普宣传领域影响力的同时,沈昕珺雯致力于博物馆科普团队的打造。为了将全馆讲解员打造成一支专业强、业务精、风貌佳的科普队伍,每逢周一,沈昕珺雯便组织全馆讲解员开展素质提升培训,从基础发音练习到专业知识学习,再到实地演练,多年如一日,坚持带领全馆讲解员提升全面业务能力。在同事眼中,沈昕珺雯既是他们的“知心姐姐”,也是他们的导师,她会在工作之余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每一位新晋讲解员,经常带领同事一起学习讲解专业知识和讲解员礼仪课。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讲解员李永超说:“讲解当中,不管是文字上的,还是工作经验上的,都给我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在工作中,沈昕珺雯对自己严格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适合自身、风格鲜明的讲解词,使讲解更具有个人风采和亲和力,并带动团队中的讲解员更多地去思考。她始终坚信,小小的化石蕴含着无限大的能量,只有心无旁骛、奋勇担当,才能承担好澄江化石的科普宣传工作,传递澄江故事。“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多反省和思考不足,做好这个世界级瑰宝的讲述者。”沈昕珺雯说。来源:云南网作者:杨朔、曹敏、浦美玲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13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举行接受标本捐赠仪式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将积极拓展标本来源,展示自然资源科技成果,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等。
海百合、恐龙蛋化石、巢湖矿物岩石……3月10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接受标本捐赠仪式举行,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等单位和个人共捐赠标本50件。这是该馆今年首次接受社会捐赠标本,现场向各位捐赠者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社会标本捐赠丰富馆藏体系地质标本形成于漫长的地质年代,蕴涵着地质活动、生命演化的信息,是人们了解自然、研究地学的载体。收藏好、保护好、利用好这些标本,开展好科研、展示和科普,不仅是地质博物馆的职责,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此次,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接受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捐赠海百合化石标本3件,合肥小行星陨石珠宝有限公司捐赠各类陨石标本28件,安徽徽派玉雕文化协会捐赠恐龙蛋化石1件,合肥地球日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捐赠安徽巢湖矿物岩石标本11件、化石标本4件,秦皇岛化石爱好者于继群捐赠自采藻类化石标本3件。“看到有多家单位和个人将收藏的化石和矿物岩石标本捐赠到博物馆来,是对我们的信任。”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这些捐赠标本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馆藏体系,也为展览、科普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它们将成为博物馆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为公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科普体验。不仅是捐赠还带来孩子们的心意各类化石和岩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往往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你看,这次我们捐的有巢湖水晶、半汤萤石、肥东蛇纹石玉、巢湖角石等多个品类的标本,很多都是来自咱们大合肥。”提到捐赠的物品,合肥地球日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杨帆是如数家珍,她说自己来不仅仅是捐赠,而且还带来了孩子们的一片心意。在杨帆身边,有一帮学地质专业的老师,经常会带着来自合肥不同学校的6至12岁孩子们深入野外,去探寻挖掘矿石化石标本。“既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了解到合肥的地质资源,也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环保的小小种子,培养提升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 杨帆告诉记者,这次捐献的标本,都是和孩子们一起找到挖出来的,能够捐给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大家都很开心。比如,巢湖水晶来自巢湖楚歌岭,巢湖角石可以追溯到巢湖二叠纪,庐江县能寻找到紫色的萤石。“其实,合肥有很好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地质方面也同样如此,值得去深入了解和保护。” 杨帆说,如果更多的老百姓和爱好者能够一起参与进来,可以共同说好地质科学“合肥故事”。倡议为自然资源传承贡献力量捐赠仪式上,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发出倡议,希望更多的标本爱好者、环境保护者和相关行业单位能够关注博物馆发展,积极加入标本捐赠的行列中,共同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接下去,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自然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更多社会人士支持博物馆事业发展,有更多的自然标本收藏者将珍品捐到博物馆来。“通过分享,由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共同致力于自然博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科普,繁荣地学事业。”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长期接受具有科研、科普、展陈或收藏价值的精品地质标本、具有人文特征的各类宝玉石、观赏石、安徽现生生物标本、反映安徽省自然资源及相关领域历程的重要见证物、具有特殊意义的代表性物品等其他有必要征集的标本捐赠。如果有捐赠意向的社会各界人士,可以积极与该馆联系。去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入选成为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今后,将积极拓展标本来源,展示自然资源科技成果,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树立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同时,与学校、社区、商超建立紧密联系,让科学知识惠及到更多的人,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原标题:《一起来说好地质科学“合肥故事”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举行接受标本捐赠仪式》来源:合肥在线作者:吴奇 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13
讲述生命演化故事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化石标本展示都以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为核心,以多种多样的精彩化石为线索讲述生命演化的故事。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一座集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综合研究、化石标本收藏与展示以及科学传播为一体的化石展示类博物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藏品一方面来自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化石标本科学研究与收藏,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专门的标本征集。其所有的化石标本展示都以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为核心,以多种多样的精彩化石为线索讲述生命演化的故事。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在古生物化石展示方面兼具专业性和大众观赏性。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需求都可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得到满足。专业性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观众,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国内外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了解科学研究探索的过程,甚至是科研领域热点学术问题的研究细节。针对专业方面的需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收藏有全部地质时代地层的代表性化石,所展示的化石门类也极为全面,所有展示化石都是经由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鉴定完成,在专业知识领域具有权威性。此外,这里还专门设立多个相对独立的展区,如澄江生物群、早期陆地生命、热河生物群、琥珀展等。通过这些特别展区,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化石,也可以了解国内外学者针对特定学术问题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普及性对于普通的化石爱好者,尤其是大、中、小学生为主的观众,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通过展示提供了关于古生物学领域的各种知识,并将这些专业知识与内容融入到了化石藏品、网络图文、科普讲座、多维视频、交互游戏之中,让古生物学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以相对轻松的方式得到普及。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参观,就如同翻开形象生动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教科书,可以欣赏门类齐全的多种远古生物记录:恐龙、三叶虫、鹦鹉螺、菊石、海百合、鱼龙(图 2),各种昆虫与植物等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你面前。观众也可以了解保存在地质历史长河中的生命形式,认识与化石密切相关的地层,比如,保存有澄江生物群化石的原始地层(图 3),就有一部分在博物馆里展示着,观众可以近距离查看这些岩石与地层。为了能够更加形象地展示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博物馆以复原图景的形式展示了生命起源初期的地球环境(图 1),通过这些,让观众得以一窥亿万年前的远古世界。↑ 图 1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示的生命起源初期地球环境复原图。徐洪河供图↑ 图 2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收藏展示的鱼龙化石,长约 3 米。徐洪河供图↑ 图 3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示的澄江生物群原始地层。徐洪河供图大众性对于完全不了解化石的社会大众,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也能有各种收获。观众可以看到斑彩菊石、琥珀等一些珠宝级的化石藏品,以及各种利用化石开发的文创产品。那些硕大而精美的化石藏品,比如鱼龙、恐龙、棕榈化石等,也是不容错过的亮点。观众可以由此进入古生物学以及远古生命世界的大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与克拉玛依油田合作,组织了关于油气矿藏资源的特别展示,从这里可以了解石油的形成、发现及勘探开发的故事。此外,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毗邻鸡鸣寺。在博物馆的二楼向外看去,鸡鸣寺的风光一览无余,品尝咖啡也别有一番韵味。一面短墙,分隔了两家单位,让这里成为了科学与宗教距离最近的地方。坐在博物馆的咖啡厅,你可以审视两个世界:一方在追求地球与生命演化的实证,另一方在探索生命世界的彼岸(图 4)。在樱花盛开的春天,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也是著名的赏樱景点和网红打卡地(图 5)。↑ 图 4 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二楼,鸡鸣寺的风光一览无余。盛捷供图↑ 图 5 在樱花盛开的春天,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著名的赏樱景点。盛捷供图关于生命演化的各种知识,有很多都已经进入公众视野,甚至进入了教科书。下文中让我们通过四份独特的、仅限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所收藏的化石标本,来进一步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一锤定音的“周小姐虫”澄江生物群代表了距今大约 5.18 亿年前的特异埋葬的化石生物群,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云南澄江帽天山发现的,被誉为 20 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澄江生物群得以发现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周小姐虫”化石的现身。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专门从南京赶到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区域,寻找代表寒武纪早期生物的化石。1984 年 7 月 1 日,持续不断的艰苦挖掘工作终于有所收获,就在科学家们用地质锤向浅黄色的泥页岩中不断挖掘时,一个形体娇小、结构特殊、有些类似于三叶虫的化石赫然出现了,它就是纳罗虫(Naraoia)。纳罗虫是澄江生物群中最常见的节肢动物之一,是三叶虫的亲戚。在我国学者最早发现的纳罗虫标本中,有一种被命名为长尾纳罗虫,它也被称为“周小姐虫”。从化石标本来看,纳罗虫整体形似蘑菇,由一个半圆状壳头部和一个圆角矩形状壳躯体两个部分构成,在保存较好的纳罗虫标本上,可以看到其中间整齐排列着黑色的线条,它们是纳罗虫体内的消化腺(图 6)。纳罗虫的发现,敲开一个震惊世界的化石宝库。↑ 图 6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澄江生物群的标志化石之一:“周小姐虫”。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寒武纪海洋霸主—奇虾世界上最完整的奇虾化石发现于我国澄江生物群中,它的发现充满着传奇。早期发现的奇虾化石,保存的多数都是身体的不同部分,很不完整,其中前附肢化石数量较多。当时的学者们发现,这种生物身形古怪,形似虾,但没有头,腹部有刺。1892 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将这些附肢化石描述为一个没有脑袋、形似虾的节肢动物,那些位于腹部的刺被认为是这些“虾”的附肢。正是因为这种生物看似一只“奇怪的虾”,所以就被称为奇虾(Anomalocaris)。值得一提的是,奇虾虽然有类似虾鳌一样的前肢,但其与现代虾类并无亲缘关系,而是一类在远古时期就已经灭绝的古老生物。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于 20 世纪 90 年代,在澄江生物群中发现了相对完整的奇虾化石标本。尽管只有大约 14 厘米长,但它却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奇虾化石之一,并由此揭示了奇虾的真面目。这只奇虾拥有巨大的前肢,显得威风凛凛,尾叉狭长,展示着飘逸的大尾扇;同时,这枚化石还清晰保存了奇虾的两只眼睛,通过化石还能看到它的牙齿和前肢上的刺(图 7)。尽管目前的标本本身不算大,但是它所展现出的完整特征与结构信息让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了距今 5 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海洋世界。综合全球各地的不完整化石标本,科学家们发现,寒武纪时期的大多数动物大小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而奇虾最大体长可达2 米,还拥有用于捕食的硕大附肢。这种“巨无霸”型动物在当时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海洋霸主,它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早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 图 7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澄江生物群霸主生物:奇虾化石。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地球上的第一朵花—辽宁古果早在 100 多年前,《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先生曾因被子植物突然大量出现在白垩纪地层中并且找不到它们的祖先类群和早期演化的线索而感到困惑不解,将被子植物的起源称为“讨厌之谜”。“辽宁古果”化石的发现为解开这个谜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人类对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取得的重要成果。1996 年 11 月的一天,一位刚从辽西野外回来的同事将辽宁北票市黄半吉沟村早白垩世地层中的 3 块植物化石拿给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孙革研究员。这片化石上有一株貌似蕨类的分叉状枝条,其似叶子的部分呈凸起状,显然不同于常见的蕨类植物,植物主枝和侧枝上呈螺旋状排列着 40 多枚类似豆荚的果实,每枚果实中都包藏着2至4粒种子,种子被包裹在果实之中(图8)。这是确凿无疑的被子植物!于是,迄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就这样确定了,“辽宁古果”这个新的分类群便被确定了下来。↑ 图 8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收藏展示的辽宁古果化石,被称为“地球上的第一朵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辽宁古果(Archaefructus liaoningensis)生存在距今 1.25 亿年前的中生代,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又被称为“地球上的第一朵花”,为全世界的有花植物起源于辽宁西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尽管近年来对早期被子植物研究取得了诸多新进展,更古老的被子植物也有一定的争议性报道,但是辽宁古果所引发的研究热点及其第一朵花的地位,仍然是无法撼动的。“中华龙鸟”—被称为鸟的恐龙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内,保存有一块署名为中华龙鸟的化石标本,它是产自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的明星生物之一。1995 年,辽宁省朝阳市四合屯的一位农民无意间发现,在灰白色的岩石当中有一块外形奇特的化石,它具有明显的羽毛,因此被当作是“鸟类”化石。随这块化石石板的劈开,它露出了栩栩如生、成镜像关系的凹、凸两面。这块化石的两面被分别送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随即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工作,通过化石上的“原始羽毛”及化石似鸟类的特点,将其命名为“原始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 prima,图 9)。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这只“鸟”前肢短、尾部很长,其骨骼特征与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远,而竟然是恐龙家族的美颌龙类,是一种长有羽毛的恐龙!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了学术界,“中华龙鸟”验明正身,也愈发名声大噪。 ↑ 图9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收藏展示的中华龙鸟化石,热河生物群的明星生物。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作者:徐洪河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3-12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