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借花抒发对美好自然事物的喜爱,以及对花开花落自然轮回的感慨。诗中所说的“芙蓉花”是指“辛夷花”,又叫“木笔花”,即“紫玉兰”,属于木兰科植物。木兰科植物的花简单漂亮,开花时芳香四溢,令人着迷,常用于作行道树和庭院植物。我们常见的二乔玉兰、荷花玉兰、厚朴、鹅掌楸、黄兰含笑等都是木兰科植物。
木兰科植物不仅为今天的自然界增添了一抹亮色,在亿万年的时光中它也和很多昆虫上演了相爱相生、互利共赢的故事。
今天,我们仍能见到这些古老而又脆弱的木兰科植物,不得不感谢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强大能力。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木兰科现存有18个属,约335个种,中国有14个属,大约165个种。该科被认为是较古老的一类植物,保留了很多原始的特征,如雄蕊等器官螺旋状排列、花萼和花瓣没有明显分化,雄蕊数量多等。作为最高级的植物——被子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它们在遥远的恐龙时代就已经吐露芬芳,繁衍生息。分子生物学和化石证据表明,木兰科可能在约1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它们见证了一次次沧海桑田和剧烈的气候变化,包括始新世末期的全球急速变冷事件。有一些木兰科植物灭绝了,仅存化石昭示它们曾经存在过,其他的虽然熬过了几次大型灭绝事件,可是它们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200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全球木兰科植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在评估的木兰科植物中,74%的物种正面临着灭绝风险。
↑ 图片紫玉兰(Magnolialiliflora)
有人说雌雄分化是生物进化中不小心选择的“昏招”。因为雌雄分化,生物开始为“找对象”而疯狂“内卷”。动物靠自己接触异性谈恋爱,而被子植物靠花朵和花粉来相亲。一株植物或许一辈子也没“见过”自己的对象。它们依靠传粉者寄送“情书”。通过传粉者在雌雄蕊之间来回活动,一株植物或接受其他植物的花粉,或传递出自己的花粉。花粉落到柱头上,结出种子延续血脉。
↑ 毛叶天女花(上)和乐昌含笑(下)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对蜜蜂这种传粉昆虫的赞美。如果没有这些忙忙碌碌的昆虫,大部分花朵只会白白地开放又凋谢,无法结出果实。然而传粉的“工具虫”可不止是蜜蜂。自然界有四大公认的传粉昆虫包括鞘翅目(统称为甲虫)、双翅目(如苍蝇、蚊子)、鳞翅目(如蝴蝶、蛾子)、膜翅目(如蜜蜂、熊蜂、蚂蚁)等。还有一些植物是靠风、水流等自然力进行传粉,也有特别“奇葩”的植物会自己传粉,它们将自己的雄蕊弯曲一下,主动把花粉撒到自己的柱头上。虽然植物“谈婚论嫁”的方式多样,但是“植物婚恋市场”的主要媒人还是动物,全世界87.5%的植物依靠动物传粉,这其中又以昆虫占主导。
自从植物同昆虫搭上线后,传粉行为变得越来越多样,植物的婚恋市场也越来越“内卷”。植物开始快速分化,主要靠虫子传粉的被子植物取代了主要靠风传粉的裸子植物,占据了绿色世界的主导地位。木兰科植物就是从那时开启了与昆虫持续亿万年相爱相生的佳话。
甲虫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传粉昆虫,在和被子植物“接上头”之前,甲虫就已经开始传粉生涯了。2018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距今1亿年白垩纪中期的琥珀化石中有甲虫取食苏铁花粉的迹象。随后,他们又发现了携带花粉的原始甲虫以及肚子里装着花粉的二叠啮虫(Permopsocida,已灭绝)。至今,甲虫仍然在给苏铁传粉。
↑ 授粉的甲虫
甲虫主要的传粉对象包括早期分化的被子植物类群(如木兰科、睡莲科)、基部单子叶植物(如天南星科、大花草科)、少量真双子叶植物(如莲科等)。这些植物的花有大致相似的特征,如雌雄同花、单花、花比较大、花被多且形成一圈包围着中央的腔室。这些植物往往将宝押在传粉成功率上,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口碑”,让甲虫“宾至如归”,下次还来。这样虽然开不了太多花,至少能保证大部分花能成功授粉。木兰科、莲科、天南星科的每朵花里都有很多胚珠,成功受精之后,每朵花都能结出很多种子。
大部分木兰科植物的主要传粉昆虫是体型较小的甲虫,其中最常见的是露尾甲科和金龟子科。比如说西畴含笑的主要传粉昆虫是叶甲;华盖木的主要传粉昆虫是毛金龟科和象甲科;武当玉兰的主要传粉昆虫是一种露尾甲;毛果木莲的主要传粉昆虫是象鼻虫和丽金龟;卵叶木兰的主要传粉昆虫是一种金龟子。
为了吸引授粉“使者”,植物界也内卷
一些木兰科植物在长期的演化中还练就了一些特殊的本事,为了吸引授粉者,提高授粉率甚至“不择手段”。
↑ 紫花含笑
华盖木有二次开花的现象。第一次开放时,雌蕊成熟,雄蕊还未散粉,昆虫被甜甜的花香吸引过来。一个小时后,花开始闭合,把昆虫困在花里。第二天,华盖木的花再次开放,此时雄蕊散粉,而雌蕊柱头活力快速下降。被困花中一晚上的昆虫携带一身花粉被放出去,运气好的话,它们又会投入下一朵华盖木的花中,将身上的花粉蹭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完成授粉。第二次开花之后,花不再闭合。第三天或第四天花朵凋谢。当然二次开花不是华盖木的“专利”,大部分木兰科植物都有这一特征,只不过是开放和闭合的时间点和时长稍有差异。
↑ 云南拟单性木兰 摄影/孙卫邦
除了二次开花外,木兰科还有吸引甲虫的绝活。相比植物界传统做法,比如长得漂亮(符合传粉者的视觉喜好)、多给点报酬(比如多给点蜜,或者蜜里多掺点糖)、撒点“香水”(有时候是臭味,为了满足某些传粉者的特殊喜好),一些木兰科提供“暖气房聊天室”服务。木兰科植物开花的时候尚值早春,天气还较凉,这样一个比环境温度高出不少的“暖房”对甲虫而言是个不小的诱惑,而且温度高有利于花朵气味的扩散,还有利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
↑ 长蕊木兰(上)和壮丽含笑(下)
木兰科植物产热的时间也和二次开花的时间吻合。第一次开花(雌蕊柱头有活性)的时候是第一次产热高峰,而第二次开花(雄蕊散粉)的时候是第二次产热高峰,开花时花的温度可以比环境温度高出1℃~6℃。虽然花内比外部温度高,但是其温度还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这被称为“假生热调控类型”。还有些开花产热的植物通过主动放热,使花部器官维持较恒定的高温,不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称为“生热调控类型”。
植物开花产热的机制,一般同抗氰呼吸过程大量释放热量有关,其调控过程同线粒体膜蛋白有一定关系,但是不同开花产热植物生热调控机制的细节不同。木兰科植物的产热过程可能也是受线粒体膜蛋白(如交替氧化酶AOX和解偶联蛋白UCP等)调控,目前虽然找到了一些可能的调控基因,但其调控机制尚未完全解决。
时光的车轮已走过了一亿多年,木兰科植物以自身繁衍生息为目的,和甲虫书写了一段特殊的跨物种的爱情故事。目前木兰科的很多种类处于濒危状态,大约有三分之一种类的甲虫也面临灭绝的危险。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木兰与昆虫相爱相生的故事还能继续吗?有一首歌曲叫《爱你一万年》,但是木兰和甲虫相爱的时间超过了一万个一万年,同时它们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这样的“爱情”还能够拥有、能够继续,直到地老天荒。
来源:地球杂志
作者:陶丽丹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