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刊物

《史前考古》2024年第2期上线

发布时间:2024-07-05 作者:
来源:
史前考古编辑部
分享:

第1卷第2期(2024)

目      录

理论探讨

求真抑或阐释——关于考古学研究本质的思考 / 徐良高

科研论文

东南沿海史前盐业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 李水城

华南与东南亚和平文化的“苏门答腊式石器”:技术‒功能的视角 / 周玉端 杨濡僖 陈彦伊 等

甘肃高寺头遗址动物遗骸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相关问题讨论 / 杨月光 陈国科 赵建龙 等

查海遗址铲形石器“生命轨迹”研究 / 王闯 吴炎亮

研究综述

“早期智人”相关术语概念的溯源以及演化地位的讨论 / 赵昱浩 邢松

方法探索

人工智能辅助的打制石器拼合与可视化 / 杨溪 李锋

消息动态

“多学科背景中的中国岩画研究范式”研讨会纪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华北北部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模式研究”开题 

实验室推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


求真抑或阐释——关于考古学研究本质的思考 / 徐良高

内容摘要:本文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史学是什么,史学研究是如何展开的,史学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对待史学研究及其成果,如何看待史学价值等诸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实证主义史观的有关史学本体论的观点,使我们对包括考古学在内的广义历史学研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历史”包括自在的历史与表述的历史,其中,自在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验证性。我们所读到、听到的历史都是表述的历史,是由史家撰述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史家主观能动性及其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传世文献记载是主观性与客观性共存的文本。同样,从古代遗存的形成与留存,考古学家的选择性发掘到发掘过程的判断、描述,再到对古代遗存的阐释,考古学资料同样是主观性与客观性共存的文本。史料本身不会说话,史家借助理论模式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关联来构建历史叙述,呈现自己心目中的历史面貌,即表述的历史。史学的本质不是求真与再现,而是解读与建构,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建构不断重构具有时代性的满足时代需要的历史叙述与历史记忆。考古学研究的本质同样如此。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09


东南沿海史前盐业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 李水城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的盐业考古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东南沿海到华南地区,从西北、西南到长城沿线和东北地区,各地不断有新的发现,在很多方面填补了盐业考古的空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继长江三峡地区发现史前时期的制盐遗址后,在东南沿海的浙江宁波大榭岛再次发现属于钱山漾文化(距今4300—4000年)制作海盐的遗址,其成熟的工艺显示,当地的制盐产业很可能是从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延续发展下来的。这个发现彰显盐业考古正在成为中国考古学中一个非常富有潜力的新的研究领域。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21


华南与东南亚和平文化的“苏门答腊式石器”:技术‒功能的视角 / 周玉端 杨濡僖 陈彦伊 等

内容摘要:和平文化是近年来国内旧石器考古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当涉及华南与东南亚砾石石器工业传统的比较问题时,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学术界对和平文化石器工业的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苏门答腊式石器”的有无,但是尚无相关研究对该类工具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作者近年在华南和东南亚研究和平文化石器工业一手材料,尝试采用操作链的视角,从原料、生产方式、工具毛坯、结构和技术–功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系统归纳“苏门答腊式石器”的特征,揭示其丰富的技术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也讨论了“苏门答腊式石器”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对于我们理解和平文化和思考其他旧石器技术文化现象的意义。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15


甘肃高寺头遗址动物遗骸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相关问题讨论 / 杨月光 陈国科 赵建龙 等

内容摘要:农业传播将宜农地区先后纳入食物生产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新石器革命的发展。仰韶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的粟作农业经济发展成熟,向周邻地区快速传播。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甘青地区成为粟作农业向西和西南方向扩张的必经之路。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探讨粟、黍向欧亚大陆中西部和东南亚传播的路线和过程,而鲜有对粟作农业在甘青地区内部传播过程的研究。藉此,本文对坐落于西汉水流域的高寺头遗址开展基于AMS14C年代测定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讨论了西汉水流域在粟作农业南传过程中的地位。结果表明,高寺头遗址庙底沟期遗存的年代下限约为2900BC,与黄河中游地区一致。多种东洋界动物的发现说明当时的气候较现在温暖湿润。种植粟、黍已然成为先民获取食物的主要途径,而肉食主要来自狩猎和捕捞活动,猪和狗的饲养规模有限。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考察,西汉水流域是仰韶早、中期粟作农业从渭河上游向川西高原传播的重要节点。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14


查海遗址铲形石器“生命轨迹”研究 / 王闯 吴炎亮

内容摘要:铲形石器是查海遗址乃至“查海时代”的辽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工具种类,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查海遗址出土的铲形石器为例,文章详细阐述了石器“生命轨迹”分析方法的运用,揭示出此类工具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及发展阶段,并对其中蕴含的人类行为和社会信息进行了解读。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20


“早期智人”相关术语概念的溯源以及演化地位的讨论 / 赵昱浩 邢松

内容摘要:中更新世的东亚地区存在一些解剖特征介于直立人与智人之间的古人类类群,被用于指示这些类群的术语包括“早期智人”“古老型智人”“古老型人类”“海德堡人”“大荔人”等。本文梳理了这些术语出现与概念演变的过程。这些术语的提出多反映了当时古人类学科的主流观点和发展趋势,主要涉及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化石分类系统的合并与简化和20世纪70年代支序系统学思想在古人类研究中影响力的扩大。在指代东亚中更新世晚期的人类化石时,若表述中不包含种名,可通过地域和时代加以限定,中文使用“东亚中更新世晚期古老型人类”,英文使用“East Asian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archaic Homo”;若希望使用正式的人属物种名称,可使用最早正式提出的“大荔人”( Homo daliensis)。关于东亚中更新世晚期古老型人类的演化地位,目前主要有3种观点:①本土直立人向现代人连续演化的过渡类型;②属于海德堡人;③是丹尼索瓦人。本文基于近年来新的形态、分子、年代、考古证据提出了其他3种可能性:④在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支系分化之前分离出来;⑤由欧洲不属于尼安德特人支系的中更新世人群迁徙到东亚形成;⑥在中更新世由非洲扩散而来。东亚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具有较高的形态多样性,指示同时存在多个古人类类群或多条人类演化支系的可能性。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13


人工智能辅助的打制石器拼合与可视化 / 杨溪 李锋

内容摘要:石器打制过程的复原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拼合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传统的石器拼合通常由人工完成,然而石制品通常数量巨大,故而拼合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为更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本文研究结合专业学者知识的几何处理技术,发展出了打制石器拼合与可视化的相关算法。首先,我们以石核为基础,通过匹配石片破裂面与石核剥片面上的片疤表面来复原石器制作过程。匹配完成后,以形成的新石核表面寻找与其他石片破裂面的匹配。以此类推,完成石核与所有可拼合石片的自动拼合。其次,我们采用展示工业部件常用的三维分解图来可视化复原后石器的拼合关系和制作过程。为了清楚直观地展示复原后石片间的三维空间关系,我们通过计算石片的分解方向,研究了适用于石器的三维分解图构建方法。同时,我们也研究了基于增强现实(AR)的交互系统,结合3D打印的石片模型和虚拟现实(VR)环境,为研究者对石器制作过程的复原提供更加有效和精确的指导。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16


“多学科背景中的中国岩画研究范式”研讨会纪要

内容摘要:2024年4月5—8日,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河北师范大学国际岩画断代中心和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承办的“多学科背景中的中国岩画研究范式”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国内外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6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中国岩画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此次研讨会的议题主要包括岩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岩画新发现与区域性研究、岩画的保护展示与传承三个方面。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华北北部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模式研究”开题 

内容摘要:2023年12月,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投标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华北北部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模式研究”被批准立项。该项目立足近年华北北部地区尚义四台、康保兴隆等遗址的考古新发现,计划开展区域考古调查、发掘和科技考古、环境考古等工作,在收集其他重要遗址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研究,探讨华北北部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模式及相关问题。2024年4月19日,项目开题论证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顺利举行。专家组在听取项目组报告后做了点评和讨论,并形成一致意见:该项目针对广受关注的热点学术问题,立志攻关与突破,学术意义重大;项目目标明确,课题结构合理,技术路线可行,有望取得预期成果。同时,专家组还对项目优化和实施计划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1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

内容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专门从事科技考古的研究机构。中心正式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65年的中国第一所碳十四年代学实验室。中心先后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院重点扶持学科、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一类重点资助重点实验室,2010年设立国家文物局动植物考古重点科研基地。中心学科门类齐全,研究方法多样,实验设备齐备,科技考古标本丰富,数据资源庞大,科研实力雄厚,研究成果卓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在线阅读:

https://doi.org/10.3724/2097-3063.20240019



来源: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