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学家

享誉国际的地层古生物学家杨绳武:开拓进取严谨学术

发布时间:2022-12-05 作者:
来源:
分享:


 

优秀的中年地层古生物学家、我们的同窗挚友杨绳武同志去世一年了。1984年深秋的一天,传来他因公殉职的噩耗,我们一个个都惊呆了,久久凝望着他的照片,陷人了悲哀的沉思,往事一幕幕在我们脑海里浮现。

1958年9月初,我们与杨绳武同学一起考人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自那以后,大家朝夕相处,共度了四个春秋。他,细高个儿,热情坦率,随和爽朗,时时流露出聪颖与机灵。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他学习刻苦,讲究方法,注重效果,在班上常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北京近郊和鄂西、黔北的野外地质实习,为他打下坚实的基础。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学生中出类拔萃。他爱好文娱体育,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2年夏,22岁的杨绳武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怀着探索古生物世界的奥秘、为祖国建设服务的理想,志愿到“地层古生物宝库”的贵州高原,被分配在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即一O八队)工作,并在那里度过20个风雨春秋。他一直战斗在生产第一线,汗水洒遍崇山峻岭,取得大量第一手材料。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不但磨炼了他,还大大开拓了他的知识面。他脚踏实地地鉴定或研究了上万件珊瑚、鹦鹉螺、䗴、三叶虫、古杯等多门类化石,和108队的同志们一起为贵州的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划分及与国内外对比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编写《贵州古生物图册》(1978)时,他详细研究各时期的床板珊瑚化石,为建立我国南方古生代床板珊瑚组合及序列取得颇有价值的成果。他执笔撰写的多篇论文,如“黔西、滇东早石炭世岩关期泡沫米契林珊瑚化石及其地层意义”(1974)、“西南地区奥陶纪珠角石类新材料”(1979)、“贵阳乌当中、晚奥陶世地层及其生物群”(1980)和“贵州栖霞组与茅口组的界线讨论”(1981)等,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论证有据,颇有见地,受到同行们的重视和赞赏。



 

1981年夏,他被派往英国工作和进修两年。一到伦敦的地质科学研究所,他便得知要承担英国奥陶纪珊瑚化石研究课题的消息。一百多年来,这个领域几乎无人问津,一些专家学者或望而生畏或因其它原因未能系统研究。以一位中国学者为主,与White博士合作,担负这项重任,不难设想,他面临的困难有多么艰巨!但是,他来信说:“我要为中国古生物学界争气、争光!”经过努力,他很快熟悉了环境,以极大的热情奔赴苏格兰、威尔士和英格兰进行野外工作,发现并采集大量的标本;又到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大英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等处仔细搜寻分散而又珍藏的标本。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语言、生活、工作等种种困难,自己动手磨制切片,为标本摄影,用英文撰写论文。寒来暑往,不懈的努力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包括拾余万字、25属60余种、论及生物分类系统演化、古动物地理等项内容的“英国奥陶纪珊瑚”(British Ordovician tabulate corals)文稿被英国古生物协会专著(Palaeontographical soicety, Monogarphs)正式接受发表。消息传来,英国和其它国家的同行们震惊不已,纷纷称赞这个成果是“百年来英国奥陶纪珊瑚研究史上的重大进展习。”由于出色的成绩,1983年夏,他应邀参加在华盛顿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刺丝胞化石会议,宣读了论文“不列颠奥陶纪床板珊瑚组合和它们的动物地理关系”。他首次识别了苏格兰Caradocian期三个床板珊瑚组合,提出全球Caradocian期床板珊瑚地理区系不明显、Ashgillian期分成两个动物地理区(北美-北亚区和西欧-中亚-中国区)的重要结论,受到与会代表的称道和赞誉。



 

两年的国外深造,使他如虎添翼。回国后,他继续出色完成队里下达的各项任务,参加了1984年3月在海南岛举行的珊瑚礁现场会议,并介绍了英国奥陶纪床板珊瑚组合,引起代表们的浓厚兴趣。不久,他又受地质矿产部委派,作为项目执行人,担负中美“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技术”的重任。这要涉及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区域调查等多方面的知识,而许多专业对他来说还很陌生。但他服从需要,悉心查阅文献资料,默记英文专业词汇,每天常常工作到凌晨二、三点钟。这个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84年7-8月间,他与美方项目负责人David Brew博士在青海省地质矿产局有关同志的陪同下,仅用半个多月就出色完成了考察青海玛沁地区的野外任务。第二阶段,1984年8月底,他仓促整装,马不停蹄地奔赴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角的Juneau地区。该区靠近北极圈,濒临太平洋,地势险要,气候恶劣。他全然不顾这些艰苦条件,勤奋工作,谦逊好学,很快掌握了开展高山区和冰川区工作的一整套方法,美国同行誉他为“十分称职的考察队员”。他通晓区测填图,熟谙地层化石,外国队员常向他请教,他总是热心解释,和大家关系十分融恰。离他回国的行期很近的9月22日那天,全队分成四个小组活动。他带队员Webster到奇尔卡特山考察。清晨,直升飞机护送他们在一山头降落。他们刚定完第一个地质点,不幸的事发生了:杨绳武在65°-75°的陡坡上,滑坠谷底,以身殉职。他用英文记载的地质现象在野外记录本上还清晰可辩,他的专用报话机打开着还留在山头上……。

噩耗传到国内,地质矿产部、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和108队的领导、与杨绳武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母校的老师和同窗学友们、国内外熟悉他的同行们都默默地、深切地悼念他。杨绳武同志是中年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一员。他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对专业无比热爱,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精通区测填图,熟悉古生代地层和多门类化石,在研究床板珊瑚方面有独到的成就。他本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去完成更多的工作,为祖国多做贡献,万万没有想到,却在经验丰富、精力充沛、才华横溢的时候,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大家深感痛惜。他的逝世,是我国地质界和古生物界的一个损失。

地质矿产部根据他一贯的表现和将一生献给地质事业的功绩,追认他为全国地质系统的劳动模范。中共贵州省委员会根据他生前的愿望,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顽强进取精神激励我们为提高我国地层古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一切力量。

安息吧,绳武学友!

作者:戎嘉余、邝国敦、蔡土赐、甄金生、吴浩若、于振华、朱正刚、史秉德,原刊于《古生物学报》1985年第5期

附:

杨绳武(1940-1984)事略


D.E. White
(英国地质科学研究所)

杨绳武同志因参加中美地质科技协作项目在美不幸因雪崩殉职,已近一年。事件发生后,其在英从学和协作的怀特(D.E. White)博士曾寄我悼唁长函,述及其在英研究完成、但尚未最后定稿的奥陶纪珊瑚专著,并表示将迅速促其出版,其后又为是文悼念,托周志毅同志带来。杨绳武同志在国内工作,广泛涉及区域地层及古生物,并非限于床板珊瑚,留英期间潜心珊瑚研究,以严密系统见长,而不以多建属种为务。归国以后,参加中美协作项目,涉及地质多个方面,实已为一成熟的地质古生物学者。盛年硕学,方期为祖国地质科学争光,猝然离去,痛何如之。观怀特短文,对其生平评价,颇有可取,因即译出,并附记数语,以寄哀思。

王鸿祯
1985年8月

1984年9月22日贵州区调队地层古生物及古地理组组长杨绳武在代表他的国家参加中美科技合作工作时,于美国阿拉斯加不幸遇难。

这一事件的噩耗对其家属及其在中国和各国的地质同行都是一大震悼。他不但被认为是一流的科学工作者,同时也由于他的愉快而和善的性格,是一个很得人心的同事和朋友。这些优点保证了他旅行到任何地方都是他的国家的优秀“使节”。他的死对他的家庭,对他的同行和对他已作出有意义贡献的地质科学都是可悲的损失。

杨在196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后,即到贵州省区调队。他在那里进行了古生代生物地层和古生物的研究,特别致力于床板珊瑚和头足类。他研究的专精和成功表现在他的著作纪录—建立了床板珊瑚10新属175新种,鹦鹉螺2新属20新种。

杨于1981年进修了英语,被授予访问研究两年的应得机会。通过北京地质学院王鸿祯教授的特别推荐,他于1981年8月到英国伦敦地质科学研究所同D.E. White博士协作。在其后两年中,他研究了英国奥陶纪床板瑚珊。

由于百余年来从未曾打算对这些化石进行研究,因而,可以认为这个课题将是对英国古生物学的有价值的贡献。课题任务包括在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野外工作,对格拉斯哥、爱丁堡、卡尔迪夫、剑桥和伦敦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收藏品进行访间研究的广泛规划。此外,还须研究大量英国和国外的科学文献。

虽然研究题目的工作量证明较原来估计的大得多,但在杨于1983年10月回中国时,工作已达到高级阶段,因此,与White博士合作的一项专著已确定提交伦敦古生物学会出版。专著包括70余种珊瑚的描述和图片,其中许多过去未在英国发现,有几个属和种被发现为新属种。

1983年9月23日,杨在返回中国前到美国华盛顿参加了珊瑚专家们的国际会议,并用英语讲演,将所记述的英国奥陶纪珊瑚组合与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北美和澳大利亚所产作了比较。这个报告特别受到欢迎,已于1984年出版。
杨在与其妻和两个孩子幸福重聚,渡过应得的假期之后,于1983年12月回到贵州,重返区调队工作,当即被任命为地层古生物古地理组组长。他虽然忙于为“贵州地质志”的出版准备撰写报告,他还是找出时间用在英国访问期间制作的彩色幻灯片作了几次有关英国的介绍。3月他参加了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组织的海南岛珊瑚专业组会议,并作了他在英国研究成果的介绍报告。

1984年7月,应地质矿产部的邀请,杨绳武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布鲁(D. Brew)博士在青海省的一个地区,作为中美科学协作关于边远地区矿产评价技术项目的一部分,共同作了工作。8月25日他到美国进行回访。在9月22日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他与卫柏斯特(J. Webster)先生在阿拉斯加东南部契尔卡特(Chilcat)山脉的一个无名山峰东侧山脊上同时遇难。

这个残酷的意外事件,为杨的生涯带来了悲剧性的,过早的结束。

他将受到他的家属的悲痛怀念,我们对他的家属表示哀悼和同情。他也将受到全世界朋友们和同行们的怀念。

(王鸿祯译)

原刊于《地质评论》第31卷第6期

汇编于《却顾所来径——中国古生物学家的化石人生》一书

编辑:常君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