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衡现生是一个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高等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的逝世,是我国地质学家的一个巨大损失。
丁道衡现生是贵州织金县人,生于1899年11月7日。幼年曾从家庭教师学习。1916年考入贵阳模范中学。1919年突破家庭重重阻挠,只身北上,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1921年升入本科地质系。1926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就留在学校担任助教,更进一步钻研地史和古生物学。
1927年5月,丁道衡现生参加西北的科学考察工作,他主要担任天山西南部的地质工作,并调查沿途矿产。在考察工作中,历尽艰难,大部岁月都在戈壁沙漠中度过,一直到1930年8月才返回北京,旅行前后,计三年有余。在这次考察工作中,他共绘有地质图百余幅,采集地质资料35箱,风俗物品3箱。这次旅行是丁先生正式参加实际地质工作的开端,他不惟吸取了许多野外调查经验,而他在绥远首次发现了著名的白云鄂博铁矿,这是他一生中光辉灿烂的巨大成就。1931年起,丁先生任北京女子师范学院讲师。1935年,他得到北京大学资助,赴德国柏林大学地质系留学,随斯梯勒教授学习构造地质,后来转到马堡大学,从卫德肯教授研究无脊椎动物化石。过去研究古生物的准者,都偏重于琐碎的描述,或斤斤较量一种一属的得失,但丁先生在南德肯教授的影响下,则一反过去的老套,而着重研对化石内部的结构,将整个内部结构再造起来,作进一步的解剖比较,然后全面的作出结论。他在日夜不倦的苦学钻研中,终于在马堡大学期间在焉,完成了古杯海绵,方锥珊瑚、十字珊瑚、波哈特贝与鸮头贝等重要论文,于1938年归国。
1939-1940年,他加入了川康考察团,企图在大片处女地区,为国家找出重要的姗r资源,但不幸他出发不久,在理化某地遇匪,遭到洗劫,只得半途而返。1940-1942年任武汉大学矿冶系教授,随校迁至乐山,当时生活清苦,课多事繁,系中无一助教,仅有绘图员一人,因此他一身兼任普通地质、矿物、岩石、矿床、光性矿物、地史六四不同的课程,即矿冶系所有的地质课程,全由他一人担任。他每日准上午八时到系上课,下午领导学生实习,终年如一日,未尝或辍。那年暑假他还带领生到峨嵋山去作地质旅行。由于他返国以后,身体更胖,血压逐渐加高,曾在拔海3,700公尺的山中,跌交多次,但他仍坚持步行,边走边讲。他这种诲人不倦,艰苦卓绝,忘我劳动的精神,在这一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1942年他转往贵州农工学院任教,后来农工学院该组为贵州大学,他担任工学院院长,地质系成立后,他又兼地质系主任。1949年初,他应重庆大学地质系之请,赴渝短期讲学,那时重庆反饥饿运动正达高潮,回校后贵州大学教授会要求他传达重庆反饥饿运动的情况,他因担任教授会主席,义不容辞,就在当天作了报告,学校师生颇受感动,随即组织了贵阳示威游行,并开始了罢教罢学。由于丁先生的爱国主义行东和正直作风,当时的反动政府竟以鼓动“学潮,和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在那年8月8日将他秘密逮捕入狱。后经多方营救,始于同年10月24日出狱,距贵阳解放,为时已不过两旬。
贵阳1949年11月14日解放,不久他就被任为贵州大学接管会主任委员。贵州大学在贵贵南19公里的花溪,在解放初期,革命秩序没未巩固建立,流窜在当地的国民党残匪曾数度进攻该校,他和共产党的组织领导群中与残匪进行武装斗争,终于击退匪徒,使使同学们能安心上课。1950年他被选为贵州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被任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具、西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来重庆任重庆大学地质系主任。1953年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又被选为重启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重庆市人民委员含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常务委员。此外,他还担任了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兼重庆分社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重庆分会理事长等工作。由于他的政治觉悟和责任心,在解放后的日子里,常为感谢发言提纲,或编写讲义而迟至深夜始睡。他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一贯积极工作,即在他逝世的前一日,在他参加了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会议主席团几日紧张会议之后,那晚还向地质系全体同学作了发行新币的传达报告。
2月21日晚11时,丁道衡先生突发脑溢血逝世了。
丁道衡先生在科学上的著作,数量跟不甚多,但在国民经济与科学上价值是相当重要的。在1927年,他开始工作不久,在绥远西北的白云鄂博,发现了巨大的铁矿。但在反动政府就统治时期,科学发现是不被重视的,以致该矿埋没了二十多年之久。他的发现,只有在解放后,在人民的自己的国家里,才有它的实际意义。
在古生物学方面,他在卫德肯教授的指导下,首先完成了一个富有科学意义的“古杯”研究。成果公布后,引起科学界的甚大重视。“古杯”大约是5亿年前古生代下部寒武纪至奥陶纪中一种常见的化石,亚、欧、美、澳等洲都有发现,在奥陶纪后即全部灭绝。但这一种化石的生物系统,即它在生物分类的地位上,是古生物学家争论的焦点,经过七十多年的时间,没有得到适当的解决。有些古生物学家把它列入原生动物,有的列入海绵动物,有的列入珊瑚动物,甚至有的将它归入藻类,也有人把它作为前二者的过渡,或前三者的过渡,学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他取得了南澳洲和沙丁尼亚岛很多保存完好的“古杯”标本以后,经独立的研究,终于在Archaeocyathus, Coscinocyathus的薄片中,找到了一种四射海绵针骨,这一发现廓清了过去针骨只限Archaeoscyphia和针骨可能是外来的疑团,证明了所有的“古杯”,决不是珊瑚而肯定是硅质海绵亚纲下的一个超科,他定名为古怀超科(Tribus Archeocyathinae Ting)。根据研究的结果,他著有“古杯的更订”一文,在德国“矿物、地质、古生物年鉴”发表。
在马堡大学时,除完成这篇极有价值的沦为以外,还著有“关于波哈特贝与鸮头贝的内部构造”、“方锥珊瑚研究”、“十字珊瑚构造之意义”等三篇论文。在第一篇论文里,不惟说明波哈特贝与鸮头贝外貌相似,而内部腕骨则各有不同,且将前者整个的内部结构,精细地描绘出来。第二篇论文里,他推论方锥珊瑚的四瓣盖子,是由外壁扁平化的部分分离而成,因为盖子里面也有隔壁的隆起,和方锥部分的隔壁相当。同特他指出方锥珊瑚内部结构的演化过程,也和拖鞋珊瑚的完全一致。他还根据许多切面,阐明了内部隔壁椎与其间泡沫组织的特点,作出了方锥珊瑚的复原图画。第三篇论文中,同样用他一贯彻底的研究方法,将十字珊瑚的内部结构推敲出来。过去只知道十字珊瑚有四个隔壁交叉成十字形的现象,但十字形的现象,但十字怎样造成则未深究。经他深入钻研才了解十字构造不过是个体繁殖时,在杯部内分裂的一种特别过程,可由个体发育的各阶段而完全得到证明。最后他将这种珊瑚每个个体的发育阶段系统地用图画描绘出来。由上述几篇文章看来,他的著作数量穗不甚多,但都是精心创作。
综其一生,丁先生在科学研究中,则严谨明辨,全面彻底,在社会和政治活动中则立场坚定,敌我分明,抱定忘我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学校生活中,则作风正派,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孜孜不倦的教导后学。丁先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者:乐森璕,原刊于《科学通报》195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