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

贵州赫章早泥盆世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02-17 作者:
来源:
分享:


贵州赫章早泥盆世丹林组大植物化石及同层中的孢子



华南早泥盆世植物区系及其演进与迁徙关系图

(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南板块早泥盆世地层广泛发育和分布,其中产出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植物化石。经前人对华南早泥盆世植物化石的研究表明,这些植物多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色。以研究成果丰硕的云南坡松冲植物群为例,该植物群至今共报道28属37种植物化石,其中70%以上的属都具地方性特征。除了云南地区,华南板块还报道了数个早泥盆世植物化石产地,如四川江油平驿铺,江西崇义阳岭和广西苍梧石桥等。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泥盆系研究团队徐洪河研究员等,联合曲阜师范大学汪瑶博士对贵州赫章早泥盆世新发现的植物化石产地开展了综合研究。通过对该地区植物大化石及其同层孢子的系统研究,确定了该产地含植物层位的地质时代,并识别出了华南早泥盆世植物群中新的植物区系。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学会自然科学会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和《古植物学与孢粉学论评》(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上。 
 
本研究报道的植物化石产自贵州赫章草子坪剖面丹林组地层,包含工蕨纲植物扁囊蕨(Demersatheca)和真叶植物少囊蕨(Pauthecophyton)。紧贴扁囊蕨(Demersatheca contigua)的标本上可见圆柱形的孢子囊穗,囊穗由四列交错对生的孢子囊组成。该植物与先前报道于云南和广西产地的同种植物非常相似。另一种植物,赫章少囊蕨(Pauthecophyton hezhangensis)的繁殖单元由成群的孢子囊组成,单个繁殖单元包含2-3个呈长纺锤形的孢子囊。 
 
通过对植物大化石同层中孢子化石的分析,科研人员识别出了Retusotriletes triangulatus–Latosporites ovalis–Apiculiretusispora plicata (TOP) 孢子组合带。赫章的TOP组合带以三缝孢为主,包含36属72种孢子。其中Qualisaspora sinuata和Gneudnaspora divellomedia var. divellomedia都是首次在中国下泥盆统中发现。TOP组合带将丹林组的时代限定为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到早埃姆斯期,与该组合带同时出现的还有疑源类和虫牙化石,表明了当时的滨海沉积环境。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本研究最新发现,贵州赫章早泥盆世植物与华南板块其他区域同时期植物群面貌存在一定相似性,华南早泥盆世植物群可以识别出多个区系,彼此之间存在着演进与迁徙的关系。华南早泥盆世植物群可被划分为四个区系,分别是滇东亚区、贵州亚区、华夏亚区和四川亚区。新产地贵州赫章属于贵州亚区,与滇东亚区和华夏亚区的早泥盆世植物群存在相同的植物分子;而这些相同的植物分子恰好是沿着华夏与扬子块体之间的陆表海边缘分布。在华南早泥盆世植物从滇东亚区向华夏亚区散播的过程中,贵州亚区扮演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论文信息: 
 
Wang Y, Bai J, Liu B-C, Wang Y, Xu H-H. 2022 New insights into the South China Lower Devonian flora based on fossils from Hezhang, Guizhou Provinc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377, 20210312. https://doi.org/10.1098/rstb.2021.0312 
 
Xu H-H, Yang N, Bai J, Wang Y, Liu F, Ouyang S. 2022 Palynological assemblage of the Lower Devonian of Hezhang, Guizhou, southwestern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7, 104561. https://doi.org/10.1016/ j.revpalbo.2021.104561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