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

西藏地区首次发现比耶鱼牙齿化石

发布时间:2024-12-19 作者:
方子晨
来源:
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分享:

2024年12月1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程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牵头的研究团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美国普渡大学合作研究的成果“First discovery of actinopterygian cutting-edged teeth from the middle Norian (Late Triassic) at the Tulong section, southern Tibet, China(中国西藏地区土隆剖面首次发现晚三叠世中诺利期辐鳍鱼类切割边缘牙齿)”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Peerj》。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方子晨为第一作者,程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江海水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辐鳍鱼(actinopterygian)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中幸存下来,进入三叠纪后迅速辐射分异,演化出多样的捕食策略,并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比耶鱼(Birgeria)是三叠纪海洋中体型最大的辐鳍鱼类,其体长可达到数米。比耶鱼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健的吻部,发育三排具有切割边缘的锋利牙齿,这说明它们在当时的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掠食者的角色。比耶鱼在早三叠世开始出现,在中三叠世时完成全球分布,但是进入晚三叠世,比耶鱼的化石记录在新特提斯洋中消失。本次研究的13枚牙齿化石位于我国西藏聂拉木县土隆地区。这些牙齿形态统一、大小不同,侧边均具有切割边缘。通过CT扫描和骨组织学分析,研究团队证实这些牙齿化石发育辐鳍鱼类特有的透明釉质齿冠。通过详细的形态对比,研究团队进一步将化石确定为比耶鱼牙齿。同时,研究团队在化石赋存层位上下发现了牙形石分子Epigondolella tozeri和Epigondolella triangularis,从而将牙齿的年代精确到晚三叠世诺利期中期。


晚三叠世土隆地区位于南半球新特提斯洋边缘,毗邻印度板块。本次研究结果不仅填补了比耶鱼在该区域的空白,而且说明比耶鱼仍然在南半球的海洋中生活。它们与大型鱼龙类-喜马拉雅鱼龙共生,暗示在晚三叠世时期该地区的海洋营养来源丰富。


图1 西藏地区晚三叠世比耶鱼牙齿化石


论文信息:

Title: First discovery of actinopterygian cutting-edged teeth from the middle Norian (Late Triassic) at the Tulong section, southern Tibet, China

Authors: Zichen Fang, Long Cheng, Haishui Jiang, Xianlang Wu, Xulong Lai, James G. Ogg

Source: Peerj

DOI: 10.7717/peerj.18728



编辑:诸鹏飞

审核:盛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