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网报道)据西海都市报(祁万强 李慧):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采访时,我们从工作人员周庆措的书架上发现了一张手绘图。这张地图清晰地标注出了唐蕃古道在海南州境内的路线,以及当时设在不同地区的9个驿站。
这张手绘图让我们眼前一亮。连日来,为何荒凉的沙沟地带竟然能发现让世人为之罕见的黄河象化石,这样一个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小山村出土震撼世人的化石
在上世纪80年代,共和县沙珠玉乡的一个村民,在当地的沙沟地带挖龙骨时,无意当中挖到了一颗大象的牙齿。随后,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沉睡多少年的黄河象,终于从砂砾层中被发掘了出来。虽然它的骨骼已经残缺不全,但出现的意义却足以震撼世人。
海南州民族博物馆是我们此次寻访黄河象踪迹的第一站,工作人员周庆措回忆,黄河象的化石当年出土于沙珠玉乡,同期发现的还有其他动物的化石。
“黄河象是亚洲所发现的大象化石类型中体型较大的,是地球上早已绝灭的一种生物。这具黄河象化石的出现,对我们了解海南当地的古地理、古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馆长才让当周说。
我们从文物登记表中,查阅到了黄河象化石的记录。但由于博物馆搬迁新址,仓库内的物件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我们无缘一睹它的风采。但才让当周说,他们决定将这一珍贵的化石复原,陈列在新建的大厅中,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的历史。
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沙珠玉乡黄河象是如何生存的,交通不便的沙沟地带谁会去涉足,当年是谁唤醒了黄河象远古的酣梦?
寻访黄河象化石发现第一人
夏日的清晨,我们驱车赶往沙珠玉乡。在乡长吴斑的引领下,我们采访了上卡力岗村民许正云和祁自才。他们说,当年在放羊或下地劳作时,时常会看到一些早已经风化了的兽骨。而且,还发现了许多箭头、玛瑙等器物。
去年春季,祁自才在放羊时捡到了风化严重类似鹿角的化石。他还捡到过一块“红色骨头”,直径10厘米左右。根据他的讲述,这么大的骨头估计不是牛骨,也许是骆驼骨或者是更大体型动物的化石。
村民捡到的“红色骨头”难道就是黄河象的残骸尸骨吗?这个重大发现为我们寻找黄河象化石之路带来了些许惊喜。其实,更大的惊喜是他们告诉我们,当年发现黄河象化石的老人就在邻村。
沿着时不时被黄沙掩埋的乡村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沙珠玉乡的尽头——扎卜达村。在村口向一位老人打听王自才的家。不料,他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人。
王自才老人回忆,很早时期村子里的人就在挖“龙骨”卖给药店做中药。1984年的夏天,他和同村的孙耀德在英德尔海附近无意间看到水流冲蚀过的地方有尸骨残骸。顺着水流的方向,他们找到类似象牙的尖骨裸露在沙石表层上。小心翼翼地挖掘后,一颗巨大的象牙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这一发现让两人欣喜若狂,继续往下挖,还发现了连在一起的很多骨骼。测量后得知,长两米多,象牙根部直径有18厘米左右,以前谁都没有见过这么巨大的龙骨。
随后,王自才从家中搬出一块龙骨供我们参考,化石呈沙黄色,直径约为30厘米。经历岁月的沉淀后,蜂窝状的骨组织当中,已经都是黄色的沙粒了。
埋藏在黄沙下的古生物王国
从当年黄河象化石的发现,到今天整整30年了。我们在寻访之路上依旧对这些曾经生活在海南大地上的神奇生物,充满了无限遐想。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扑朔迷离的剧情,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让我们再次回到先前提出的疑问,今日黄沙飞舞的沙珠玉乡当年为何会有大型野生动物的存在。也许从那张手绘图上可以找到一点答案。根据地图显示,黄河象化石发掘地,就是当年唐蕃古道的莫离驿。它之所以能成为当年的驿站,水源、植被、交通等方面无疑有着天然的优势。历经了岁月变迁后,黄沙逐渐侵蚀了这里,一切都永远地埋在了地下。
“中国的甲骨文,是从中药铺的‘龙骨’上发现的。黄河象化石,也是当地人挖掘龙骨后逐渐被世人所了解。共和盆地化石分布相当广泛,其中在达连海沙漠中发现的黄河象化石比较完整。”青海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国道说。
王国道先生为我们的寻访之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早在新生代,在现在海南州的贵德、贵南、共和、兴海等地就有哺乳动物群在活动。在共和县恰卜恰河岸阶地的沙砾石层中,曾采集到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象类的左肩胛骨一块。它们对探讨黄河的发育历史、青海地区新生代地质、地层的划分和古地理环境等方面问题,都提供了确凿的古生物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