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探秘》揭示2亿年前的贵州——三叠纪古生物群的世界级宝库
(化石网报道)据贵阳网数字报(郑文丰):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所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能将地球海洋三叠纪这段历史讲清楚,唯有贵州。”拥有三叠纪地质、古生物遗迹六项世界之最的贵州,是三叠纪古生物群的世界级宝库。在黔地正借此打造相关国家地质公园、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关口上,由贵州省、贵阳市科协组织从事古生物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科普作家、资深摄影家,共同编撰了一部名叫《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探秘》的科普读物,向外界推介距今2——2.5亿年前留在黔中大地上的生命演化遗迹。
该书由欧阳自远院士作序推介。1月5日,省市科协、省人民出版社联合召开新书发布会,进一步推动贵州三叠纪知识的普及与资源的开发。
六项世界之最满足“申遗”标准
距今2——2.5亿年的三叠纪,是古代生物群大量消亡、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据介绍,当时贵州大部分地区是被海洋淹没着的,在贵州中部、西部和南部地区,尤其以中生代的三叠纪地层分布最为引人注目。岩层的沉积物记录着大量的地质事件和生态信息,其中最有名的贵州龙、海百合、鱼龙等生物化石是三叠纪的重要特征。这些化石的发现,使贵州成为当今国际地质界公认的三叠纪沉积岩王国和古生物王国。而据科学家们的大致估算,平均一万只动物死后,大约仅有一只会成为化石,而一万块化石藏在地下,平均也只有一、二块能被发现,化石之珍稀可见一斑。
欧阳自远院士在序言中说,贵州是三叠纪古生物群的世界级宝库,其中的海百合等都是世界唯一的古生物遗产。他提出了贵州三叠纪古生物遗迹的六项世界之最:一、全球最壮观的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前沿景观;二、全球最好的早三叠纪水生生物遗迹化石群;三、全球最早、最大的管壳石生物礁;四、全球最系统、最完好的三叠纪海陆变迁和浅海一次深海“拉锯战”遗迹景观;五、全球最好、最壮观的海生爬行类——海百合化石群;六、赫赫有名的全球最完整的三叠纪孤立石灰岩台地——大贵州滩,这里的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三叠纪生物大崛起信息。
打造世界地质公园
“和已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三叠纪区域相比,贵州的三叠纪遗迹更丰富、更完整,完全符合申报标准。”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的肖时珍副教授说,国外的专家前来考察,也持同样的观点。据她透露,贵州省正在将黔地三叠纪遗迹打包“申遗”,贵师大和北京大学是学术支持单位,她本人是专家团成员之一。据她研究,比起其他地区,贵州三叠纪地层露出面积大,跨越年代更长,涵盖类群更加丰富。其遗迹资源在地质时空范围、地质学术价值以及旅游美学观赏性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稀有性。
“倘若申遗成功,贵州将有四个自然遗产。另外三个分别位于荔波、施秉和赤水。”她说。而肖时珍曾作为赤水丹霞地貌申遗团队的一员,助力贵州丹霞地貌成功申遗。
事实上,贵州的许多大型旅游景区都与“三叠纪”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青岩古镇、黄果树、龙宫、马岭河、万峰林等等。据测算,贵州三叠纪出露地层占全省源的国土面积的11%,其中贵州西南部、中南部及中北部地区的三叠纪地质遗迹资源最具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美学观光价值,是地质遗迹和旅游资源的富集区。
“从地质科学和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贵州三叠纪地层分布范围内的地质遗迹、旅游风光、民族风情文化和人文历史等多种资源的有机组合,具备了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的良好资源基础。”肖时珍说。
既科学又科普
贵州虽然有着丰富的三叠纪生物化石,但化石的研究极具专业性,难以摸清“门道”。两年前,贵州省、贵阳市科协,协同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促进会、贵阳金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等单位及专家,着手组织编写一本关于贵州三叠纪的普及读物,即眼前的这部《贵州三叠纪古生物化石探索》。
“首先,我们明确了这是一部图片必须精美,装帧必须精致、文字必须精炼,最后必成精品的图书;其次,着力于贵州三叠纪的综合描述,为贵州三叠纪开发拉开序幕;其三,在图片上呈现与三叠纪相关的贵州大型旅游景区。”该书执行主编之一的彭远森说。
最终,拥有300多件珍贵藏品的贵阳金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提供了大部分的三叠纪化石图片;多年从事古生物研究的老专家、资深编辑、科普作家、资深图书装帧设计的专业美编、知名摄影家作为本书的采编队伍。
“在我看来,这部书不仅科普,还很科学。里面的很多观点和结论,都可以作为学术资料引用。”肖时珍说。她计划在贵州三叠纪申遗的论证文本上,引用该书“六项世界之最”等内容或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