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射洪化石保护规划升级

发布时间:2018-05-08 作者:
来源:
分享:
(化石网报道)据遂宁新闻网:4月16日,受自然资源部委托,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我市《射洪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保护规划》进行了最终评审,经过现场考察和查看规划文本,专家组一致通过了《规划》。

该《规划》是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全国首个通过部级评审的国家级化石产地规划,也是目前四川唯一一个通过部级审查的产地保护规划。

硅化木化石,源自侏罗纪时期

射洪县明星镇,有一座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它是继新疆奇台、北京延庆、浙江新昌后,以保护和研究硅化木地质遗迹而成立的第四个专业地质公园。该公园还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

公园内,林立的硅化木或直立或倒卧,虽然看起来更像石头,却是不可再生的珍贵古生物木化石遗迹资源。因为保存完好,许多硅化木都可以看到木材生长的年轮痕迹。

“石林里展示了射洪境内发现的一百多颗硅化木化石。它们主要是侏罗纪时期的松柏类植物化石。”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永栋介绍。

通过对这些硅化木的研究表明,1亿5千万年前,遂宁是以湖泊和河流为主的地区,这里森林经常受到洪水的肆虐,树木被冲毁埋入地里,沉积下来,慢慢形成硅化木。

公园内的王家沟是硅化木主要埋藏区域,这里建有硅化木遗址馆。遗址馆内保存着当时发现的原貌,出露的硅化木集中密布,共有55颗硅化木,如此规模极为罕见。从遗址现场来看,这些硅化木是镶嵌在不同地质层次里的,裸露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一整条都裸露在外,有的还镶在岩石里,只露出了很小的局部。“这说明,这些硅化木不是一次形成的,每一层都是一次洪水件事,还有,每层倒下去的方向也不一样,这说明当时水流的方向也不一样。”王永栋说。

这些硅化木如今虽以静态的方式呈现,但亿万年前的洪水如在眼前。

亿万年前,射洪古生物丰富

射洪县国土资源局总规划师阎浩介绍,在国家地质公园内,不足一平方公里范围内,目前已经裸露于地表的硅化木达611根。

2016年,射洪县成功申报为国家化石重点产地。为让射洪县成功申报为世界级的地质公园,自去年开始就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开始在射洪境内开展化石产地的重点调查工作。

经过科考人员对该地区地质构造进行研究后,除位于明星镇的地质公园内,射洪县范围内还发现万林、瞿河、金华等三个大型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剖面,发现考察硅化木化石产地8个,考察恐龙化石产地1个,古人类化石产地1处,总共考察和发现木化石120多棵,其中木化石采样43个。

因为此次被发现木化石地点与位于明星镇的地质公园地理位置接近,被发现化石属中生代侏罗纪时期的植被,所以这些化石与曾生活在此的恐龙有关。

从这些远古化石可推断,在遥远的侏罗纪时期,射洪地区拥有广袤森林、丰富的植被,而发现化石的地区应是一个湖泊或河流,而在河流周边生活着恐龙等大型脊椎类动物。或许因种种自然原因,导致大量树木被冲进河中,被掩埋在泥沙里,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硅化木化石。

通过国家评审,系四川首家

目前,射洪硅化木发现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这些原生硅化木化石群,是迄今为止我国南方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原生硅化木化石群。

除硅化木、恐龙化石外,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还有丰富的湖相沉积波痕群、类溶岩、峡谷地貌、水体景观、古人类化石等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

2017年,射洪县编制了《化石集中产地五年保护规划》。今年4月16日,该规划正式通过国家级评审。这是四川首家通过国家批准的化石产地规划,标志着射洪的国家级化石产地保护规划进入了正式实施的新阶段。

阎浩告诉记者,五年保护规划的评审通过,意味着有望申请专项资金对射洪化石资源进行保护、研究以及开发,推进了射洪县地质公园建设步伐,也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打下了基础。

按照《规划》,我市将开展各类古生物化石专项调查和登记工作,全面掌握产地化石资源信息,建立产地化石数据库和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产地化石保护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活动,逐步把产地建成特色突出、风景宜人、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科普性强的旅游目的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