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侯度遗址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李宁波 记者 王海滨):3月28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身着一袭白裙、面露甜美微笑的圣火少女张豆豆在6名少女的伴随下,款款行至西侯度遗址采火点,举起采火棒成功采到火种。
这里是人类文明重要起源地
阳春三月,登临西侯度遗址圣火台俯瞰,只见涧沟梁峁,梯田层层,花椒吐绿,油菜花开。极目远眺,苍莽的中条山与巍峨的华山对岸夹峙中,黄河浩浩荡荡自北而来掉头东去直奔大海。而在黄河母亲宽厚的臂弯里,在西侯度村人称“人疙瘩”的丘陵之下,则蕴藏着人类文明起源的密钥。
“西侯度之所以震惊世界,恰恰在于火的发现。”见证了当年考古、今年84岁高龄的芮城县地方志办编审景昆俊说,人类文明的圣火,就是从黄河岸边开始燃起。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书中写道:“火很可能是人类迄今除了语言之外的最大发现。”恩格斯认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还是在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杨钟健偶尔见到一批据说从芮城县风陵渡匼\河村挖出来的动物化石,根据观测和研究,提出匼\河可能有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一致的化石群。这个观点,引起考古界专家对黄河之滨匼\河村的极大关注。
1957年,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匼\河展开研究,之后历经了5次发掘。考古学家发现,在13.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17个地点组成的匼\河遗址旧石器群。动物化石有肿骨鹿、披毛犀、对丽蚌、二门马、东方剑齿象等。文化遗物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等少数石器,其中作为挖掘植物根块的三棱大尖状器,是匼\河遗址的代表工具。
考古证实,匼\河遗址地质时代为距今约6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大致与50万年—7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时期相当。
1959年10月,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扩大调查匼\河遗址,探寻的目光,最终锁定在西侯度村。
西侯度村距匼\河遗址3.5公里,距黄河3公里,在这个黄土丘陵地带,考古专家在“人疙瘩”岭一带发现了地层发育齐全、露出良好的文化地层剖面,而且层代清晰分明,从1000多万年前的“上更新世”起直到现在的地层剖面都能看到,其中,“早更新世”的地层达18米。
经过不懈的发掘,种类居多的“早更新世”化石在考古学家的手铲下陆续浮现。
这里点燃人类文明第一把圣火
西侯度遗址“6053”发掘点,一处高出黄河河面170余米的古老阶地。
“在这儿随手抓起一把砂砾石块,说不定就留有远古人类的印痕,手心攥住的,就是千万年沉甸甸的人类进化史。”省文物局考古专家范文迁说。
1961年和1962年,山西省博物馆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王建主持在西侯度进行发掘,其间,中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贾兰坡院士曾两度亲临观察和研究。
2010年以来,由山西考古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和南非金山大学专家学者组成的国际团队,又对遗址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
考古专家经过发掘,在距地表近70米的砂砾薄层和砂砾层之间的交错砂层中,不仅出土了石核、石片、砍斫器等32件人工打磨的石制品,还出土了包括平额象、山西披毛犀等22种古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有一个保存两段鹿角的步氏真梳鹿的头盖骨,上面具有明显的人为切割或砍斫的痕迹。更令考古专家震惊的是,在西侯度遗址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些颜色为黑、灰以及灰绿的化石标本,其碳元素含量明显低于一般的未经燃烧的化石。经鉴定,这些颜色不同的骨、角和马牙化石并非矿物所染,而是燃烧所致!火与人类文明的亲密关系,在西侯度第一次得到了验证。
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从7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猿人,又向前推进了110万年。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改写了人类用火的历史,可以认定,这里是人类第一把圣火的诞生地。该论断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火的发现和使用,让西侯度人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荒蛮,使人猿相揖别,为人类的进化和人类的文明立下了不朽功勋。
这里以文明之光薪火相传
圣火之“圣”,圣在文化。
历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圣火采集都是重头戏,对圣火采集地的文化内涵选择可谓“万里挑一”。
2010年广州亚运会,圣火采自居庸关长城;2013年南京亚青会,圣火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采集;2015年全国首届青运会的圣火采集仪式,在福州马尾罗星塔下举行……而今,在西侯度遗址,人类文明的第一把圣火将引燃二青会圣火坛。这是山西文化的力量,山西文化的魅力所在。
文明的圣火放射出璀璨的文化之光,点燃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情。借力二青会圣火采集地,西侯度遗址正在打造成为黄河旅游板块新标识、体育文化大品牌,打造国家级体育赛事采火基地和世界级考古主题遗址公园。
在人类远古时期,因火生成的熟食对人类体质体格的根本性影响,为体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人类对火的态度和崇拜,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出来,进而形成仪式感强烈的独特动作,成为体育运动起源;原始部落求援或联系信息,需要持着火把夜以继日传递,持火传递者是部落中伟大的勇士,也是现代体育运动的先驱。
借着文明之圣火,人类迅速完成了进化过程,从旧石器、新时期,到陶俑、青铜器的烧制、冶炼,进而发明了火药、蒸汽机,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进入了高度文明发达的新时代。应该说,人类使用火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是促进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促使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源。
西侯度圣火是诠释人类用火历史的初印蓝本,更是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定根基。
相关报道:薛俊虎守护遗址60年见证圣火点燃
(化石网报道)据山西日报(王玉宾 周慧芳):3月28日,二青会圣火在西侯度成功采集。村里最高兴的莫过于81岁的老人薛俊虎。作为西侯度遗址守护者,这一天成为他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日子。当日,薛俊虎穿着二青会圣火采集仪式指定服装,精神抖擞地出现在采集现场,见证圣火点燃时刻。
“我守护了60年的遗址今天为山西争了光,从一片荒芜到遗址修建,这里的变化太大了。”薛俊虎看着在仪式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一度哽咽。
60年前,考古专家在西侯度发现了3块具有人工破碎痕迹的石块,确定为旧石器时代初期石器地点。据古地磁测定,出土石器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初期,距今约180万年。这个发现让薛俊虎感到作为西侯度村人责任重大,他决定用一生的时间守护遗址。当时,20多岁的薛俊虎是村里的会计,此后他开始义务看管遗址,并挨家挨户做宣传,让村民了解西侯度遗址的价值。空闲时间,他整理相关资料、编写书籍,并自筹资金印刷发放。巡山时,他发现村民整地、种田时裸露在外的石器、烧骨和动物化石,都收集起来放到陈列柜里。
1983年,西侯度遗址成立文物保护小组,薛俊虎开始担任文物保护员,负责西侯度遗址的日常管护。2004年,西侯度遗址文物管理所成立后,他常年坚守在文物保护第一线,不畏严寒,不避酷暑,做着遗址内的安全巡查和保护工作,在巡查中发现的79件古脊椎动物化石和石器标本全部捐赠。
如今看到圣火在西侯度点燃,薛俊虎说,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