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水洞沟景区从小众走向大众 公众参与考古热情的高涨

发布时间:2022-02-27 作者:
来源:
分享:


水洞沟景区从小众走向大众 公众参与考古热情的高涨(资料图)

(化石网整理)据经济日报(记者 拓兆兵):5A级景区水洞沟,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明长城脚下,距离银川市区有19公里。或许你没听说过它,然而在考古界,水洞沟作为中国史前考古发祥地蜚声国际。文旅融合的脚步加快,公众参与考古热情的高涨,正让水洞沟走向大众。
 
沉睡的塞外遗址
 
从银川市区驱车向东,过黄河,半个小时左右就来到了水洞沟景区。苍凉的鄂尔多斯台地上,竖立着土黄色的古人类面孔写意的大门。大门内西侧,一个奇特的建筑静静卧着。大门外,戈壁荒漠一望无际。
 
如果以风景而论,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5A级景区。但从考古意义上看,水洞沟景区实至名归。
 
1923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古生物化石。由于当时中国无法提供先进、适宜的研究条件,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将石制品精心编号后运回法国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该遗址石器组合与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石器文化有联系。其中,勒瓦娄哇石核是一种预制台面石核的特殊技法,这种技术是欧洲莫斯特文化的组成部分,表明4万年前发生过东西方人群的远距离迁徙。此次发现震惊了欧洲考古界,因为在此之前,西方学者一直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
 
1928年,他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事实向世界宣布,水洞沟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推翻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水洞沟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和研究的新篇章。
 
此后,水洞沟经历了多次发掘。裴文中、贾兰坡等学者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等都参与了发掘。代代考古人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证明,4万年前,水洞沟人的生产已达到了同时代最先进、最高水平,使用着领先、精美的石制工具。这种现象,为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所仅有。进一步的研究也证明,水洞沟包含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不同时代的遗存。
 
令人骄傲的水洞沟文明仅闻名于考古圈,并不为大众所广知,因而这处古遗址一直在荒原上沉寂着,也被侵蚀着。2005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水洞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尝试通过旅游打破了水洞沟考古与普通人之间的壁垒。
 
“三星堆、水洞沟等一批新考古成果发掘出土,配合相关讲座和宣传,也引发了公众的兴趣,增加了古文化景区和博物馆的客流量与经济收入。”宁夏水洞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伟说。
 
采撷学术“花朵”
 
考古学一度被视为“冷门”学科,其走热令人惊喜。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走出研究所,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以生动新颖的形式向公众讲授考古学的相关知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博物馆和文化景点多、类型多,相关学术研究也多。采撷学术“花朵”,采用其若干成果或者亮点,对游客进行通俗化解读,能够廓清迷雾、正本清源、学史增信,让考古走向大众。
 
如何让无字的历史被解读,让先祖的遗物遗迹活起来,让游客产生兴趣,是水洞沟景区开发者必须破解的难题。
 
走进景区大门,西侧奇特的建筑为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偏平的外形与一些博物院宏伟的建筑形成了鲜明反差。“其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勒瓦娄哇石核建造而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水洞沟遗址研究院副院长王惠民介绍。
 
以一座建筑物直观展示一个旧石器外形,这是水洞沟文物走向普通游览者的第一步。
 
走进博物院大厅,展馆摒弃了传统展示形式:大型古人类雕塑组像令人惊愕,披毛犀、野牛、鸵鸟等动物化石的复制品栩栩如生。出土的石器是水洞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最初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勒瓦娄哇石核和后出土的新时期时代的磨盘等,让人直观感受到新旧石器的区别。
 
还有场景模拟。水洞沟博物馆设置了一个当时国内最大的室内观众介入式动感体验区,利用多项专利结合先进的声、光、电等技术,真实再现了4万年前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和灾难骤起被迫迁徙的活动场景,开创了中国博物馆展示形式的先河。观众站在现场中,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洞中的篝火,古人类的捕猎,感受头顶上的电闪雷鸣和脚下的大地震,情绪随着场景而变化。“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数万年前。”安徽游客汪艳说。
 
水洞沟景区还原了当初德日进、桑志华投宿张三小店的那段经历,复制了两位法国古生物学家当年考古时的情景,在原来的位置上重建了张三小店,让游客进屋参观体验。通过感性认识,加上讲解员的帮助,无字的历史被解读,使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
 
“旧石器时代遗址原本可视性和观赏性差,旅游吸引力并不强。但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一切都不一样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
 
力促文旅融合
 
2015年7月,水洞沟景区获批国家5A级景区。这是国内首个以史前遗址为依托成功被打造的5A级景区。自此,遗址保护和利用迈上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台阶。2019年,景区接待游客106万人次,营业收入8000多万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依托水洞沟得天独厚的考古资源,我们在文旅融合方面进行了创新,努力让考古研究转化为社会知识,让公众分享、传承研究成果,提升旅游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水洞沟景区副总经理罗燕说。
 
文旅融合需要高质量的文化支撑,特别是需要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滋养。当地政府与学术机构和景区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景区采取了开放的形式,吸纳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邀请各研究院所及高校一起合作研究,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资料,也培养了一批考古人才,提升了水洞沟遗址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水洞沟遗址举办旧石器时代文化节,通过很多可体验的形式,诠释了人类演化的历程。
 
在科普方面,景区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游,设计了专门的课程,邀请高星、王惠民等权威专家学者授课,给孩子们讲述水洞沟考古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景区把研学产品与水洞沟研究嫁接起来,开发了钻木取火、打制石器、制羊皮等模拟考古项目,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参与,体验4万年前水洞沟古人类的生活。
 
针对年轻游客群体,景区开发了盲盒产品。盲盒里可能会出现水洞沟的一块石器仿品,或是原始人类的一个雕塑,或是水洞沟出土的鸵鸟蛋装饰品的仿品。惊喜的盲盒刺激了消费,游客可以通过购买盲盒来体验和了解水洞沟文化。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考古已不只是专业人员的事,大众都可以加入进来。为更好地促进文旅融合,实现景区高质量发展,我们有个设想,就是在考古现场建设玻璃隔墙或者设立大屏幕,让游客近距离观看现场考古发掘,产生更好的体验感。”王惠民说,游客在饱览大好河山的同时,长了见识,开了眼界,文旅融合将进一步拓展游客视野,提高其科学、美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素养,还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和理想。
 
因为毗邻明长城,景区还把长城文化融合起来,带动辐射其他项目。游客到古遗址前寻觅先人的足迹,登上修缮过的明长城远眺大漠、回溯历史,寓教于游,增进文化自信,感怀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的神奇灿烂。(原标题:景区从小众走向大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