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跟古生物学家一起探寻地球

发布时间:2022-05-30 作者:
来源:
分享:



《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


(化石网整理)据辽宁日报(郭 平):《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提供了一个机缘,让人们可以拜访国际知名古生物学家、拥有地质学与动物学双博士学位的苗德岁先生,由他用普通读者都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述地球与生物科学研究发展的历史,以风趣、生动的语言解读由整套岩层书写的地球历史大书。

 

幸遇从科学殿堂走出来的他

 

《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的《序》出自地层古生物学家沈树忠院士笔下,他诚恳地写道:“我小时候能够接触到的优秀科普书籍极少,因而十分羡慕现在的青少年,能够有幸阅读到像苗德岁先生这样的专家学者为他们量身打造的科学读物。”讲出了现代中国几代人的心声。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几乎在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我们都在致力于学习和追赶,我们肩负沉重科研使命的科学家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为孩子们写一些让他们可以轻松读懂的文字,更何况用什么方式写,具体写些什么,也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课题。

 

正如本书作者苗德岁先生所言:“做学问无非二途,或通识,或专精。现在专精者多,通识者少,而成就大学问的人,光专精往往是不够的,因为视野会受到局限。”

 

苗德岁本人成就了自己在古生物学领域的专业梦想,又从科学殿堂里走了出来,把目光投向了孩子,其实也是投向了未来。他用不仅是孩子,包括非专业领域的普通大众都能读懂的语言讲述了地球的46亿年历史,不是刻板的名词、术语,而是采用了富有感情的文字。

 

讲述地球与人类的关系,苗德岁先生引述了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福德的只有六句话的极短篇:“……这好比你从飞行中的机窗内往外看,发现地球消失了。这样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

 

相应的,他又以人类太空实践印证了作家的想象,1968年12月24日,正在“阿波罗8号”宇宙飞船上做环月旅行的三位美国宇航员,在月球的另一边,成了人类历史上头一次看不见地球的人,用他们后来的话说:“没有地球的宇宙,完全是浩瀚、荒凉、令人不寒而栗的空无。”

 

苗德岁先生将一位科学家观察人类和地球关系所展现的画面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向孩子们呈现科学家眼中的地球,这一思想和表述贯穿了《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的始终。

 

轻松讲述人类跨过的认知关坎

 

《初识地球真面目》《阅读地球“石头记”》《地球历史也分“朝代”》……这是《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几个重要章节的标题。是的,用人们非常熟悉的文化和语言,轻松地引出看起来特别严肃的问题,这需要的不仅是对科学理论的准确把握,更需要人文社会知识的厚重积累。

 

由苏轼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出关于地球的认识问题,他从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入笔,讲人类早期对地球茫然无知的状态。随即笔锋一转:“古代西方人对地球的认识,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否则他们就不会把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称作‘地球’(earth 的本意为泥土)了。”中国的孩子们读了应该可以放下一颗忐忑的心,会心一笑:毕竟我们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章中还特意列出一个知识链接,春秋时期思想家曾子说:“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书中解释说,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天是圆的,地是方的,那么地的四角就无法被天遮盖了。告诉人们,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对地球的样子产生了好奇,并进行了深入思考。

 

讲生物进化史,书中从一件宋代文物入手,这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发现并用作镇纸的奇石。面对奇石,黄庭坚很惊讶,在上面题了“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成竹知何日?”他将石中的远古头足类动物化石误认为是竹笋。这一风趣情节引出的生物进化与化石关系问题,让人不忍辍读。

 

书中继而讲在19世纪中叶以前,西方人同样对于生物演化一无所知,受宗教文化影响,以为世间所有动物都是在6000年前某一天创造出来的,一直是目前这个样子。这种情况下,有人发现一些动物曾经在地球上生存,现在却完全消失了,这种新的发现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既有认知,也激发了对化石寻找和研究的好奇。

 

书中的链接中,在每个这样的人类认知跃进的重要节点,都介绍一位科学巨匠,如达·芬奇、达尔文,还有中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等。

 

留下需要长久思考的问题

 

正如人类科学的探索从未止步,《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在讲述地球科学探索历史进程时,也一直保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留下一些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比如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到底会不会发生,化石燃料资源消耗殆尽后怎么寻找可替代能源等。

 

还有很多问题不以问号的方式出现,读后却为人们展开无限的思考空间。

 

书中介绍,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的先民就开始使用煤,进入11世纪后,中国人开始利用煤炭发展钢铁工业,比欧洲人早好几百年。

 

苗德岁先生写道:如此看来,原本在11世纪后的任何时段,中国都有潜力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工业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错失了这个发展机会呢?他用括号介绍了当时中国北方动乱的政局:13世纪蒙古进攻北方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远离了煤矿资源丰富的北方。

 

没有说教式的口号,但是“和平才能发展”的思想在字里行间都能在独立的思考中被激发出来。

 

在本书《后记》中,苗德岁先生介绍科学史时还讲了这样一件事:在达尔文生活的19世纪,地质学曾是最高贵的科学,也是最引人入胜的学科,吸引了一大批贵族和社会名流。

 

西方现代科学为什么会迅猛发展?西方贵族和名流的尊崇怎样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这些问题抛给成年人,是怎么展开财富教育,怎么引领社会风尚的大问题,而对于孩子们,至少为他们打开了未来人生追求的另一扇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