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首页
科研速递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国外资讯
科学人物
国内科学家
国外科学家
科普聚焦
科普文章
著名化石群
科普基地
图书刊物
化石知识
基础知识
图片中心
图片新闻
化石鉴赏
精美复原图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化石爱好者之家
品牌专题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化石网科普基地
化石产地媒体行
视频放送
科普视频
人物访谈
视频新闻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频放送
>
人物访谈
古人类学家高星谈人类起源
原标题:《《地理·中国》 20240128 名家说地理4》来源:央视网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1-30
古生物学家邓涛谈哺乳动物的起源
原标题:《《地理·中国》 20240125 名家说地理1》来源:央视网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1-26
对话古生物学家邓涛,揭秘三千万年前的古动物生存史
对话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
生活在这片蓝色星球上,你是否遥想过数千万年前的生命足迹。仰望浩瀚无垠的宇宙,你是否探求过斗转星移中时间怎样留下它的痕迹。在中国的西北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就有这样一个地方,这里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承载着3000万年的历史。史前动物在此繁衍生息,用生命书写了悠远的过去。这里的化石被誉为古动物学界的“东方瑰宝”“高原史书”,掀开了青藏高原隆升变迁的神秘面纱,打开了人类窥视黄河古老文明的窗口。站在曾经土地,真的可以预见未来吗?古生物的生存空间与我们现今的环境差别多大?研究古生物化石,对认识人类起源有借鉴意义吗?这一次,凤凰网邀请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踏上回返时间的甬道,以古阅今,观演千万年前的春夏秋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以下为采访实录:凤凰网:古动物化石对于研究我们人类的起源以及气候的变化有什么借鉴意义吗?邓涛: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我们通常说的人类有不同的阶段,现在的定义就是直立行走的古猿,我们把它称为人类,距今只有700万年。所以我们在和政可以看见最早的化石,新生代的化石超过3000万年。我们知道人类并不是单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有所处的生态环境,这里面有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的演化的过程,也随着我们人类从灵长类逐渐演化过来,它们之间有很多交集,所以说我们研究这些化石对于我们人类本身也是非常地重要。凤凰网:刚刚您也说到了和政,您当时与和政是怎样结缘的?邓涛:我是第一次在1998年去和政,当时我跟我的博士后的指导老师邱占祥院士一块在这个地方去考察。那个时候首先是交通非常不便,现在我们从甘肃的省会兰州到和政,开车开得快一点的话,一个小时就到了,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几乎走了一天。到了和政以后,虽然路途很劳顿,但我们的心里都非常高兴,因为这个地方有非常丰富的化石,而且这些化石都是从地层里发掘出来的。因为如果一个化石如果没有地层信息的话,它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而在临夏盆地或和政地区,地层以及保存的化石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理想的状态。大家都知道动物包括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跟你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我们通过这些不同地质时代的化石可以恢复当时的气候环境。因为我们非常担心未来的气候变化,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过去的地质历史时期这种变化也频繁地发生,过去是看未来的一面镜子,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提供很多的值得参考的线索。凤凰网:去年6月18号最新发布了临夏新生代化石十大世界之最,这十大世界之最比起之前的六项世界之最有什么样的一个补充?邓涛:实际上我们说的世界之最是经过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同时过去被认为是之最的,也可能被替代掉。比如说在临夏盆地,过去发现的六项世界之最,其中一个就退出了。当时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这是一种冰河世纪里非常典型的动物,在和政地区被发现的时候距今250万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但是后来我们在青藏高原发现更早的,距今370万年,所以这个之最就退出了。我们又新增加了5项,加上原来的5项,叫十大世界之最。新增加的有些是作为一个动物群的整体,比如说我们在和政地区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稀树草原的群落。我们也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巨犀的聚集地,我们恢复它的体重可以达到24吨。今天的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就是大象,而且非洲象比亚洲象更大,而非洲象里最大的个体,它的体重可以达到6吨,一头巨犀相当于四头最大的非洲象的体重的总和。第二个发现是,我们知道每一种生物都有很长的演化的过程,但是我们也很想知道,现今所有的熊它们最近的一个祖先是谁?那我们在和政地区找到了。它就是生活在晚中新世,距今大概七八百万年前的时间,有一种熊叫祖熊,祖熊也是一个大的家族,我们在这发现了其中一个物种叫戴氏祖熊,它就是今天世界上所有的熊,包括熊猫在内,共同的祖先。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我们知道鸟儿都会叫,大概你听见鸟的叫声也能判断出这个鸟儿有多大。但是有些鸟类它会伪装,就是它的个体并不大,但是它希望用它的声音造成一种假象,让那些捕猎者退却。我们在和政的化石里面找到了这样的证据,我们发现一种雉鸡,它的器官是盘绕状态的,它就会利用声音的拟态,让自己听起来十分庞大。还有一个新的发现是,我们发现了世界上最早保存下来的蛋白质。大家知道生命肯定都有蛋白质,但是时间一长这些蛋白质都分解了。过去是在非洲找到了至今保存最早的蛋白质,有380万年,但是我们在和政地区找到的蛋白质它是保存在一个鸵鸟蛋的蛋壳里面,距今超过650万年。凤凰网:您觉得在和政这个地方建立了这样一座博物馆,对于中国来说,甚至对于世界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邓涛:非常重要,因为首先是和政这个地区,它保存了3000万年以来的连续的动物群,这个动物群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对我们科学家来讲也很重要,因为发掘了大量的化石标本,你需要有一个储藏空间,因为这个不仅仅是提供给我们研究,全世界的同行都可以利用这笔财富来探索整个的生物、地质,包括气候环境的变迁。所以说在和政的这个博物馆,它在科研和科普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保存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3000万年以来的不同时间的动物群的化石。同时不仅保存了化石,且保存得特别精美。凤凰网:对比您去过的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地区的博物馆,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特别之处是什么?邓涛:博物馆有两种,一种是可以聚集很多地方的化石,这样的聚集只能是挑选性的,比如说某一个国家,把这个国家不同地方或不同时代的化石,都放到一个博物馆里展示,所以说它只能挑选有代表性的。还有一种是原地的,这个地方就产化石,但是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地点,它所产的化石都来自于单一时代,所以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两个重要意义就在于首先它有连续的古动物化石;第二,在和政地区每一个层位化石数量非常丰富,而不是说我们挑一两个样品在这个地方。刚才我们讲到了非洲的大象,最大的个体是6吨,如果你有一两个样本的话,你不知道它的平均的体重是多少或者正常的,而和政这个地方它有大量的化石材料,比如说有些保存非常精美的头骨可能超过1000件,这在世界上几乎没有见过。凤凰网:截至目前,我们在和政地区发现了多少件古生物化石?邓涛:这个博物馆里保存了超过4万件的化石,如果大家有机会去看它的库房的话会非常吃惊,比如有一个库房里放的全是犀牛头骨,来参观的人说这比养牛场的牛还多,它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凤凰网:您35岁第一次去到和政,在您与和政结缘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回忆?邓涛:我记得1998年我们去的时候和政还非常贫穷,但是老乡特别热情,我们到一个很偏僻的村庄,一定要留下我们来吃饭,但是真正饭端上来的时候你太大吃一惊了,只有土豆,而这个主食就是煮熟的土豆,唯一的菜就是凉拌的土豆丝,土豆放了一点盐。那个时候土地也很贫瘠,因为这个地方是个干旱地区,但是我们今天已经完全脱贫了。我们到很偏远的乡村,不用说食品的丰富,甚至文化生活都很丰富,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有一次应该是在2000年时,我们在一个沟谷中工作,我的导师邱占祥院士可能因为天气炎热干燥,突然中暑晕倒了。同时他自己还有低血糖的毛病,但这个地方救护车都开不进去,这个时候我们突然想到,当地的一种风俗是他们要喝一种茶叫做“三炮台”,所以一般的家里都会有一点冰糖。当时我们在沟里面,村子都是在山顶上,平时我爬到山顶上得花一个小时,那个时候突然爆发,大概十几分钟就跑到山顶找到一个老乡家。老乡也特别好,拎着一壶水和冰糖就跟我冲下来,我们把糖水给邱老师喝下,他也终于清醒了过来。凤凰网:您对当地的风俗人情有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邓涛:也很了解,比如说刚才我说喝茶要喝“三炮台”,而且人特别地热情,一杯茶你喝完一口马上就给你灌满了。然后这个地方吃东西也都要放醋,其实我是南方人不怎么吃醋,那个地方一碗面条给你上来了,第一件事就是要给你放醋。我还来不及说话,醋已经放进去了,但是我说不要,他们觉得很吃惊,吃面怎么会不放醋呢?所以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还是不一样的。凤凰网:如果让您用一句话去推介和政的话,您首先会想到什么?邓涛:我们刚才已经谈到了和政的地质历史、化石,所以如果用一句话推介和政的话,我想应该是“高原史书千万年,动物化石伊甸园”。原标题:《走进和政,揭秘三千万年前的古动物生存史|凤凰网对话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来源:凤凰网公益编辑:诸鹏飞审核:盛捷
2024-01-24
古生物学家周忠和院士寄语
周忠和院士“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20周年寄语
视频来源:科学与中国“我们要关注国家需求,老百姓在关注什么样的问题。科学传播的意义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传播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在今天这个信息化越来越发达的社会里面尤其重要。”
2023-08-31
首页
上一页
1
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