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爱好者之家

分类常用特征简介(鞘翅目)——推荐求教与鉴定者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4 作者:
来源:
分享:
发现论坛中有许多同志经常请教别人鉴定自己见到的昆虫,而其中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描述,顶多两三句,除非是常见种或有人查过,否则其它同志根本无从下手。而寻求鉴定的又以鞘翅目为多,所以针对鞘翅目,把常用的分类特征等作个简要阐述,以方便大家交流。
 
最基本的信息:时间、地点、海拔、食性、小生境、体长、体色,这些就不用说了吧?(有好多同志都没有注意到这点,这个很重要)
 
首先要解释几个常用的名词:
 
刺和距:都是体壁外凸而形成的中空的刺状物,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刺的基部固定在体壁不能活动,而距的基部以薄膜与体壁相连,能活动自如。有些昆虫的刺或距上还可着生刚毛。刺、距的有无、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分类的特征。
 
色斑或花斑:比点大而无定形的标记,叫做斑。具有颜色的斑点叫色斑或点。昆虫体表饰有各种花斑、带纹或线状图案的叫花斑。
 
齿突:昆虫任何部位的体壁上或附肢上所成的短尖突起。
 
刻点、颗粒与瘤状突:昆虫体表任何部位的一微小凹陷,叫刻点。小粒或微粒或微粒状隆起,叫颗粒。比颗粒大的形似丘疹的隆起部分,叫做瘤状突。瘤状突上有时还长有刚毛,如毛瘤等。
鞘翅目成虫头部的主要分类特征
 
口器类型一般的书上都有,内部结构特征太复杂,肉眼也不容易观察,就不说了(象甲类比较明显)。
 
触角:这个很重要,但在一般的昆虫学书上,都有关于其常见类型,什么丝状、鳃状等等,也就不说了。
 
但有一点要提的就是,触角的着生位置、节数,触角的柄节、梗节、鞭节的第一节及末端几节的长度比,还有上面有没有着生毛或者刻点,这些都是很关键的分类特征。
 
1、触角末节(靴状)
 
2、柄节
 
3、着生位置

 
鞘翅目成虫胸部主要分类特征
 
前胸背板:变化相当大,是分类的关键特征之一。
 
有长方形、正方形、近三角形、梯形、半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鼓形、碗形、葫芦形、盾形和其它乱七八糟不规则图形。
 
有的向前延伸,盖住头部部分或全部,有的两侧向腹面扩展。
 
有的盘区(一般指各体区的中央部位,这里指前胸背板表面)中央隆起,有的平坦,有的凹陷,有的有基沟、有的有脊,有的具刻点,有的具瘤突,有的什么都没有。
 
其长宽比也是分类特征。
 
1、前缘(平直)
 
2、前角
 
3、盘区(表面有粗刻点)
 
4、侧缘(具饰边)
 
5、基沟
 
6、后角(直角)
 
7、后缘
 
8、小盾片(舌形)

 
常用分类部位名称如图
 
前缘:最前端的边,有中凸、中凹、平截等
 
后缘:最后面的边,有中凸、中凹、平截、二状波
 
侧缘:两侧的边,有平行、弧形,有的具齿突
 
前角:靠近头部两侧的角,有的前凸(黄粉虫)、钝圆、有的凹陷成隐藏触角的窝
 
后角:靠近鞘翅两侧的角,有显著和不显著之分。有的后凸成尖角(锹甲、叩甲),有的钝圆
 
饰边:前胸背板的四周与侧面交界处的脊
 
中胸小盾片:其形状是分类的重要特征。有三角形的、长方形、舌形。
足:由六节组成,形状多不同,有开掘足(金龟子)、步行足(步甲、拟步甲)、游泳足(龙虱)等,其中容易观察的为腿节、胫节、跗节和爪。
 
足多有刚毛、刺、刻点、鳞片、毡状毛,以胫节、跗节腹面为多。
 
腿节:有时腿节腹面凹入形成沟,可容纳腿节或胫节,沟的两侧通常具有不同形状的齿突或隆线。
 
胫节:一般末端具有1~2枚距,叫胫节距或端距,不同种类其数量和大小不同,有时表面齿突或刺等
 
跗节:由2~5节组成,三对足跗节节数变化是典型的分类依据,比如步甲为5-5-5,拟步甲为5-5-4(少数5-4-4或4-4-4)。另外跗节各节长短、颜色等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爪:多为一对。有些种类中间有爪间突,有的有刚毛着生。
 
1、腿节凹沟
 
2、胫节
 
3、端距(2枚,不明显)
 
4、跗节(5节,腹面有很多绒毛,注意各节长度比)
 
5、爪(2个)

 
1、胫节(成排齿突)
 
2、端距
 
3、跗节(注意各节长度比)

 
鞘翅:成虫的前翅,这是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分类特征!这个目就是以此命名的。
 
(鞘翅常用部位名称如图)
 
1、肩角
 
2、臀角
 
3、小盾片行纹
 
4、行纹(具粗刻点)
 
5、行间
 
6、中缝,鞘翅内缘(未愈合)
 
7、外缘
 
8、翅尖

 
常见的分特征有:鞘翅的长宽比、鞘翅与前胸背板宽度之比、是否愈合、是否完全盖住腹部、是否具有饰边
 
鞘翅形状:有向中部膨大或向端部渐尖的,有扁,有鼓
 
鞘翅末端形状:有浑圆、狭圆,有平切、斜切、凹切,也有缝角和外缘角突又呈刺状的。
 
鞘翅表面的刻点和沟纹的有无和排列,都是鉴定特征
 
缘折与假缘折:鞘翅缘折是指鞘翅外缘的狭边,即鞘翅的外缘向腹面弯曲的区域,内侧以线或脊为界,前端没有折到肩角。假缘折比鞘翅缘折弯曲的区域大,内侧也是以脊或线为界,但其前端已折到肩角。
 
行纹:由鞘翅基部伸展至翅尖的细纵刻线或陷线,也称为刻纹、条纹。常排列得很整齐,成行,行与行之间称之为行间。行纹上常具有刻点、颗粒、瘤突等。行间有时有色毛或鳞片等。
 
小盾片行纹:鞘翅表面靠近小盾片的类似于行纹的刻线,只是较短,不从鞘翅基部延伸至翅尖。行纹的数量同样是分类依据,拟步甲科每翅常有9条行纹,部分种类另有1条小盾片行纹。
 
1、行纹
 
2、行间
 
3、翅尖(合并为直角)
 
4、臀板(表面有很多刻点)

 
鞘翅目成虫腹部主要分类特征:
 
因为腹部背面多为鞘翅遮盖,可直接观察的部位较少。
 
臀板:有些种类臀板外露,而且在雌雄间不同。
 
腹板:腹板的两侧有时有细毛组成的花斑,皮蠹科多见,是分类特征。
 
第一腹板是否被后足的基节窝分割,前胸侧板缝明显与否,是区别肉食性甲虫与植食性甲虫的最重要的特征。
 
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间是否具有刚毛刷或刚毛环,第3、4节与第4、5节间膜是否外露,膜片宽窄、长短、曲直都是分类特征,多用于拟步甲科。
 
末节端部:形状多为半圆形,亦有阔三角形、近梯形等,有无缺刻,有无饰边,均为分类特征。某些种类雌雄也可通过形状区分。
 
1、腹板侧缘(具饰边)
 
2、3、节间膜
 
4、末节
 
生殖器:太复杂,还要解剖,不说了(我自己还没弄懂呢 )。

 
还有描述的顺序:
 
一般是按头部——胸部——腹部,背面——侧面——腹面的顺序
 
方位是基部——端部
 
基部是靠近身体的方向
 
端部是远离身体的方向

 
(本文为化石网论坛精华帖,由网友xo_xu提供,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编辑:常君滢

附件:

上一篇:

东方的鲸类化石

下一篇:

章鱼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