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爱好者之家

从说更新世北美洲的哺乳动物

发布时间:2022-11-30 作者:
来源:
分享:

10000bc<史前一万年>,是一部古生物的盛宴。众多大家知道和不知道的古生物都将粉墨登场。因为有美洲剑齿虎登场,所以,描写的地点,一定是南北美洲。而南美洲是没有猛犸的(猛犸象居住在北美洲,欧亚大陆和非洲)所以,电影描写的环境,就是更新世末的北美洲。

10000年前,正是风起云涌,冰川期结束的时候,动物们也是大量的灭绝。在北美洲,几乎60%的大型哺乳动物都灭绝了。在南美洲,广义的南方有蹄类,除了少数残余,剩下的也都灭绝了。在亚洲,猛犸,披毛犀等几乎全军覆没。华北动物群衰落,大型动物也在陆续灭绝中,华南动物群中,绝大多数大型动物全都终结了。欧洲几乎没有大的土著动物留下来。非洲偶蹄类也有极大损失,在大洋洲,几乎没剩下多少超过两米的动物。
 
这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在这种前提下,我们的主人公登场了,他们究竟要面对什么样的危险呢。。。
 
随着一声鸣叫,一个战士消失了。一旁晃动的树木丛中,杀手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它就是泰坦鸟。泰坦鸟身高近三米,统治着这个即将逝去的世界。虽然在影片中,它被称为"恐怖鸟",但是,大部分的恐怖鸟(Phorusrhacidae)早在一百五十万年前,就在南美洲消失了。电影中的它,是泰坦鸟。拥有巨大的双喙,可以肆无忌惮的攻击马,骆驼等各式各样的动物。虽然10000年前,马已经在北美大陆绝迹,泰坦鸟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是,这并不影响泰坦鸟成为可怕的杀手。巨大的双喙,威力是惊人的。可以轻而易举的咬碎猎物的脑袋,还有粗壮有力的腿,也许真的能奔跑得很快呢。但是泰坦鸟的翅膀很小,也无法用翅膀攻击敌人。极其强大的嘴巴,发达的双腿,很小的几乎没什么用的翅膀。。。。。。这些属性不禁让人联想到另一个食肉动物之王----霸王龙。确实呢,也许,泰坦鸟就是大型食肉的恐龙的缩影呢。统治着这个阴暗的世界。但是,它用双喙爬树,还是有些夸张。因为它的体重实在是太惊人了。绝对超过200公斤。就算是双喙能一口咬碎人的脑袋,恐怕也无法承受自身的庞大重量。
 
最后的往往就是最厉害的,威名赫赫的美洲剑齿虎终于降临在荧屏上。虽然它的名字"剑齿虎"广为人知,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剑齿虎。真正的剑齿虎属动物早就灭绝了。它是刃齿虎,也叫美洲剑齿虎。体型粗壮结实。恐武有力。但是体型还是没有电影里演的那么大。在沥青坑,出土了上千具化石,其中最大的,颅全长(脑袋长度),也只有378MM(南美洲的最大记录也并不大多少)。而目前有明确记录的最大的狮子则要超过400MM。所以,北美洲的美洲剑齿虎实际上比现代的狮子短小,但是,却更加粗壮强健。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剑齿虎,实际上是非常巨大的。亚洲的剑齿虎颅全长可以达到410MM,超过了现代的狮子和老虎,而非洲的剑齿虎则更巨大。甚至于可能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但是,仍然没有电影里演的那么夸张。
 
美洲剑齿虎的上犬齿平均就有12厘米长,而现代西伯利亚虎,最大也不过9厘米。美洲剑齿虎可以把上,下颌张大到120度角,而现代的狮子和老虎一般也只有六,七十度,很难超过90度角。美洲剑齿虎的长牙,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割开对手的咽喉和血管,给对手带来致命打击。就像它的学名"致命的刃齿虎",而且,它的门齿也很粗大,可以帮助吃净猎物。美洲剑齿虎还有发达而灵活的颈部,可以准确的咬到敌人的咽喉,而不触碰大骨头,免得自己的牙齿被折断。还有粗壮的前肢。可以用来给别的动物很沉痛的打击。总的来说,它是非常可怕的动物。
 
其实,美洲剑齿虎是进化很杰出的动物。存在的时间很长,而且,其他动物,例如袋剑虎和猎猫类,也和它出现了几乎相同的剑齿。这就是所谓"趋同进化"。
 
没有物种能永远生存下去,大象,老虎,人类。。。有生就有死。每一个物种,有出现,就有灭绝,万物都是有始就有终。没有生命会永远存在,但我们还是要珍爱生命-自己的,其他生物的。
 
但是,刃齿虎究竟还是离我们远去。只剩下一具具骸骨,诉说着以前的八面威风。
 
大小姐写的,人类猎杀猛犸象
 
大约在13000年前,克罗维斯人来到美洲大陆,而与此同时,冰河时代末期的解冻期也随之来临。
 
一部分迁徙到现在美洲大陆的人建立了所谓的克罗维斯文化,该文化的遗址最初发现在一个叫克罗维斯的地方因而得名。这种文化在北美大陆各地都有发现,他们兴盛于13000多年前。猛犸象的庞大体型和厚厚的长毛无疑会成为人类食物和皮毛的目标。克罗维斯人以其大型石斧和尖锐石矛而闻名,这些武器和智人的战略对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强势对手的古骆驼、大地懒 、猛犸等大型哺乳动物来说,都是致命的。
 
考古学家的发现为这个假说提供了一些直接的证据。1932年在科罗拉多州的丹特地区发现了猛犸的骨骸和矛尖,而骨骼上有长矛留下的伤痕。此后陆续在其他考古遗址发现类似的情况。例如在亚利桑那州圣彼得山谷的雷娜农场,发现有十三具猛犸遗骸和石制的矛尖。这群猛犸象,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象群,聚集在一个水塘的时候全部遭到屠杀。
 
一名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员大卫·斯德曼,近来进行了一项科学研究。他从古巴和海地的群岛上搜集了一些化石,并用放射性碳测出了它们的年代。结果显示直到人类踏上美洲大陆的6000年后,古巴和海地群岛上才出现了人的足迹。而极富戏剧性的是,一种跟现代大象体形差不多大小的哺乳动物———西印度群岛地懒也在那个时候从那些群岛上消失了。
 
“如果气候变化是导致陆地树懒灭绝的罪魁祸首,那么岛上的树懒应该和美洲大陆上的树懒在同一时间消失,因为气候变暖在那个时候是全球性的。”斯德曼解释道。而且,如果气候是导致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那么很少一部分动物会受到影响,因为大多数植物和动物都能适应气候的变化。然而事实却是相反,大陆上的树懒早在千年以前就灭亡了,而岛上的树懒却在人类到达之后相继消失,难道这是巧合吗?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冰河时代,北美许多地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大型哺乳动物,包括猛犸、乳齿象、美洲剑齿虎以及巨型短面熊等物种,在短短的几千年间就全部灭绝了。
 
大卫·斯德曼也认为,气候变化在巨兽与人类统治权力更替的过程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它使得那些大型动物体质变差,从而更难抵挡来自人类的攻击,最终被挥舞着武器的人类永远赶出了这个世界。不知道大卫的解释能否最终终结这些大型动物灭亡原因的争论?
 
回复人:三千院凪
 
中文名 泰坦鸟
学名 Titanis
释义 巨大的鸟
分类 鸟纲 今鸟亚纲 今颌总目 鹤形目 恐鹤科 恐鹤亚科
体高 可达2。5米
体重 可达150公斤
分布 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
食性 肉食
时代 上新世
命名者 Waller 1963
 
泰坦鸟属于鹤形目(Gruiformes)恐鹤科(Phorusrhacidae)恐鹤亚科(Phorusrhacinae)的巨大肉食鸟类,是恐鹤科中最后的成员,泰坦鸟属下只有一种,称为巨大泰坦鸟(T。 walleri),由Benjamin I。 Waller在1963年命名。泰坦鸟体高可达2。5米,体重可达150公斤,是最大的恐鹤亚科肉食鸟类。和其他的恐鹤科一样具有巨大的喙,而且它的退化双翼不可能用来飞翔,但是进化出了一对用来抓住猎物的爪,这种尖钩爪可以轻松撕碎猎物。泰坦鸟的中趾则巨大,可以踢抓猎物。泰坦鸟生活在上新世的北美洲,分布在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一般认为恐鹤科在北美洲和南美洲连接的时候因为更进步的肉食动物的竞争而灭绝了,但是泰坦鸟却反向进入北美洲,直到180万年前才灭绝,但是1995年在德克萨斯州一个更新世沉积中发现了泰坦鸟化石,显示它们是直到15000年前才灭绝的,这就是说早期的美洲人类很可能不得不面对这些可怕的肉食鸟类。
泰坦鸟。jpg (43。72 KB, 下载次数: 81)
 
中文名 美洲剑齿虎,刃齿虎
拉丁文学名 Smilodon
释义 刃齿
分类 哺乳纲 真兽亚纲 食肉目 猫科 剑齿虎亚科 刃齿虎族
体长 1。2-2。5米
体重 50-300公斤
分布 北美洲和南美洲
食性 肉食
时代 上新世-全新世(300万-1万年前)
命名者 Plieninger 1846
 
说起致命刃齿虎(Smilodon fatalis),它应该也是和恐狼,郊浪一样的机会主义者。属于剑齿虎亚科,刃齿虎属。Smilodon由于媒体的宣传而大名鼎鼎。其实,它并不是真正的剑齿虎。而应该叫"刃齿虎"或"美洲剑齿虎"更合适。真正的剑齿虎应该就是短剑虎(Machairodus)。
 
现代发现的刃齿虎属,有三种。生活在从上新世到更新世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为:纤细刃齿虎,致命刃齿虎,一般刃齿虎。在沥青坑,只发现了致命刃齿虎。其它的,纤细刃齿虎和豹子差不多大。一般刃齿虎比致命刃齿虎更大。但是体型还是没有电影里演的那么大。在沥青坑,出土了上千具化石,其中最大的,颅全长(脑袋长度),也只有378MM(南美洲的最大记录也并不大多少)。而目前有明确记录的最大的狮子则要超过400MM。所以,北美洲的美洲剑齿虎实际上比现代的狮子短小,但是,却更加粗壮强健。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剑齿虎,实际上是非常巨大的。亚洲的剑齿虎颅全长可以达到410MM,超过了现代的狮子和老虎,而非洲的剑齿虎则更巨大。甚至于可能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但是,仍然没有电影里演的那么夸张。
 
致命刃齿虎的雄性,颅全长能超过350MM。几乎和现代的几个大型虎亚种或者狮类相当。沥青坑中发现了有伤残痕迹后康复的致命刃齿虎,所以,有人说它们食腐或群居。其实都是不合理的。首先,致命刃齿虎的上犬齿太大,食物利用率不会高。让它啃骨头是强人所难。其次,现代的一些群居动物,受伤后会离开群体,避免成为大家的累赘。而且,独居动物受伤后,也有康复的例子。
 
最近的研究表示,致命刃齿虎的咬力可能很小。这个结果好像和异特龙(ALLOSAURUS)类似
 
中文名 猛犸
拉丁文学名 Mammuthus
释义 地下潜伏的动物
分类 哺乳纲 真兽亚纲 长鼻目 真象亚目 象科 象亚科
体长 4-6米
肩高 2。5-5米
体重 4-12吨(平均4-8吨)
分布 非洲,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食性 草食
时代 上新世-全新世(480万-4500年前)
命名者 Brookes 1828
 
猛犸是最著名的灭绝动物,它拥有长而弯曲的象牙,而且虽然应该不是所有的猛犸都有长毛,但是北方的种类经常长有长毛,所以也叫长毛象。它们生活在480万年前的上新世到4500年前的全新世,并且广泛分布在非洲,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各地。英文猛犸(Mammoth)一词来自俄文mammut,而俄文来自西伯利亚民族语言中的“地下潜伏的动物”,但是西伯利亚民族没并不了解猛犸,他们从深达数百米的冻土中挖出猛犸的尸体,认为猛犸是生活在土里的,见到光就死的巨兽,因为他们发现的猛犸都已死亡并半埋在土中。
 
尽管猛犸起源于非洲祖先,但是实际上和现代亚洲大象关系密切,而且其实亚洲象属也是在非洲起源的。猛犸和亚洲象的共同祖先和非洲象的分化发生在持续干旱大约的600到73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的东非,亚洲象和猛犸的分化发生在大约50万年后。猛犸的最早种类是非洲猛犸,最初出现在大约480万年前的上新纪的北非,化石在乍得,利比亚,摩洛哥和突尼斯都有发现。另一个最古老的种类是南非和肯尼亚的南非猛犸,大约生活在400万年前。非洲的猛犸后来迁徙到了欧洲并进化出了南方猛犸,南方猛犸又进入了亚洲还通过了白令陆桥到达了北美洲。在中更新世温暖的气候明显恶化了,因此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大草原和森林变成了不肥沃的干草原,因此南方猛犸和帝王猛犸被更适应寒冷气候的可能起源于170万年前的华北(魏光飚 2003)的草原猛犸取代了。真猛犸出现在大约30万年前,真猛犸更好能应付冰河时期的极端寒冷,最终在晚更新世取代了草原猛犸。真猛玛是猛犸属非常成功的一个种,它们在从西班牙到北美洲有大量种群,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估计在冰期期间,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的真猛犸平均密度甚至可以达到每一百平方公里六十头。
 
大部分猛玛都在最后一个冰时期灭绝了,但是少部分在圣保罗岛和阿拉斯加存活到了公元前6000年,而俄罗斯朗格岛的猛玛直到公元前2000年才灭绝。一般认为猛玛是因为人类的疯狂捕杀灭绝的,另一种理论认为猛玛也许是人类的传染病和气候变化的受害者。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捕杀的组合大概是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新的研究表明,即使人类的狩猎可能不是猛玛灭绝的主要原因,但是人类的狩猎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捕食猛玛。矮小的猛玛之所以能生存在的朗格尔岛,是因为距离有人居住的大陆非常的遥远,相似的变矮小发生了与在加利福尼亚的侏儒猛玛。
 
一种常见的误会是认为猛玛大于现代的非洲大象,导致了猛玛作为“非常大”的形容词使用的错误。尽管猛玛中最大最著名的种类,加利福尼亚的帝王猛犸和北美洲的哥伦比亚猛犸肩高肩高一般3米多,甚至超过5米,通常大约有8吨重,但是特别大的公象也许可以超出了12吨重,超过了两头非洲大象的体重,这些巨大的动物是仅次于几种巨犀和恐象的陆地动物。但是猛犸的大多数种类包括最著名的长毛象真猛犸只有一头现代亚洲象那么大,而矮小的猛犸种类有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侏儒猛犸和矮小的真猛犸亚种生活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北极圈之内的朗格岛。
 
根据猛玛的近亲现代大象估计猛玛的社会结构大概也类似非洲象和亚洲象,一个老年母象带领和自己有关系的母象和小象组成象群,公象在性成熟以后单独生活或组成松散的小群。猛犸头骨短高,正面呈弓形,侧面视顶部成圆顶三角形,额顶部隆起呈圆形或比较平坦,额部下凹,枕脊凸很高。臼齿宽大,釉质层薄褶皱细小规则,厚1。5到2毫米,各齿板间的齿质层和水泥质层厚度大致相等。臼齿齿脊频率18到27个,有些可能略少,最多可以有30个。齿板整齐紧密匀整,数目多。猛犸的门齿很长并强烈旋卷弯曲,最长的可达4。8米。而真猛犸背部长有一层绒毛和长毛,真猛犸背部的毛发最长可达50厘米,皮下脂肪厚达9厘米,真猛犸的头颈部分还有高大的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
 
现在陈列于圣彼德堡动物博物馆的“Berjosowka”是1900年在别列索夫卡发现的猛犸尸体,胃里有山榛,白桦,艾蒿,大看麦娘,百里香,阿尔卑斯罂粟,鹿蹄叶,毛莨,地榆,花苔,落叶松和开花的菊科植物,显示死亡时间是夏末或初秋,并没有冻土地带的代表植物,其中只有大看麦娘和阿尔卑斯罂粟可以在冻土地带生长,而白桦,花苔和落叶松现在在别列索夫卡没有,生长在靠南一些的地方,而别列索夫卡现在的的地面上只有少量的积雪了,植物主要是针叶林。
 
另一个在雅库次克山德林河中游右岸发现,胃已经破碎,肠子里百分之九十是草本植物:禾本科和香蒲科的叶和茎的碎屑,还有柳树,赤杨等的嫩枝叶禾一些青苔,因为食物里有未成熟的种子,说明死亡时间在初夏。
 
1977年在俄罗斯发现的“迪玛”是最著名的猛犸尸体,它是冰川压蹩了的幼年公猛犸。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不可能克隆猛犸,然而保存良好的猛犸尸体对研究猛犸是有用的。美国的拉布雷亚沥青坑都是著名的猛玛产地。
 
乳齿象和猛犸象模样很像,也很大,对二者牙齿的研究说明,猛犸象爱吃草,乳齿象爱吃树叶。
 
关于区别
 
1,当地发现的美洲乳齿象(Mammut americanum)属于短颌乳齿象,猛犸属于真象。
2,在上门齿,就是象牙上,猛犸的显得更长,而且扭曲的极其厉害。
3,在臼齿上,美洲乳齿象的牙齿是脊形齿,适合吃叶子。猛犸的是齿板非常密集的臼齿,适合吃草。
4,猛犸的头部高耸,乳齿象较低。
5,在大的骨头之类的,例如前肢,乳齿象的肱骨和肩胛骨按比例来说,是比猛犸象小一些的。
6,在骨盆上也有一些区别,但是这个也可能是性别不同造成的,所以我就不赘述了。
 
【转贴】史前一万年
 
史前一万年 10,000 BC
 
基本资料
 
制片:Roland Emmerich
Mark Gordon
Michael Wimer
导演:Roland Emmerich
编剧:Roland Emmerich
Harald Kloser
摄影:Ueli Steiger
制作设计:Jean-Vincent Puzos
配乐:Harald Kloser
Thomas Wanker
演员:Steven Strait 。。。 D'Leh
Camilla Belle 。。。 Evolet
Cliff Curtis 。。。 Tic-Tic
Omar Sharif 。。。 Old Baku
Nathanael Baring 。。。 Baku
Mona Hammond 。。。 Old Mother
 
简介
 
在一个遥远偏僻的高山部落,年轻的猎人达雷(史蒂文&#8226;史崔特饰演)找到了心上人 – 美丽的伊芙乐(卡米拉&#8226;贝尔饰演)。但神秘外族入侵,村庄突遭洗劫,心爱的恋人被抢走,于是达雷毅然决定率领小簇族人踏上漫漫追踪之路。当他们第一次来到未知的大地,发现了文明的存在,人类的生存方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一路颠簸中,不断有其他部落同样遭受灭顶之灾的人群加入,不知不觉中达雷的追踪小队壮大成了一支军队。命运的驱使,让毫无作战经验的勇士们必须面对史前猛兽的袭击并不断与恶劣的大自然作殊死搏斗。在即将结束他们英勇顽强地长途跋涉的时候,他们偶然发现了失落的文明,大金字塔飞奔入云的壮观景象让他们最终领悟到他们的终极命运被一个无法想象的帝国掌握。他们必须抵抗帝国的统治者,一个自称神灵的暴君。达雷在这场腥风血雨的洗礼中终于明白:他的使命不仅仅在于营救伊芙乐,而是拯救整个人类的文明。
 
史前时代的大冒险传奇
 
《史前一万年》是全球卖座大导演罗兰艾默瑞奇(《ID4:星际终结者》、《明天过後》)的最新特效钜作。本片描述一趟伟大神秘的探索旅程,进入充满预言及传奇的远古神话年代,当时的世界由神祇及精灵统治,而巨大的史前动物则摇撼著地球。
 
在偏远的一个山间部落中,年轻的猎人达力遇上他梦寐以求的美丽女子伊芙乐。然而,一批邪恶的蛮族兵团突然袭击达力的村庄,并劫掠了伊芙乐。为了拯救深爱的女人,达力率领一群猎人踏遍天涯海角试图找到那些蛮族兵团。在追踪的过程当中,这群猎人进入了许多未知之地,并得知其他文化的存在,这些意想不到的发现令他们大开眼界,而且每次到达一个新世界,当地苦於蛮族兵团侵害的部族便会加入他们,於是达力原本的猎人小队逐渐壮大成为雄伟的部落联军。
 
在命运的逼迫下,达力率领的这群战士必须跟猛兽及掠夺者对抗,同时还要忍受最严厉的外在环境。在英勇旅程接近尾声之际,他们竟然寻获一个失落的文明世界,并瞭解到他们的最终命运操之於一个超乎想像的帝国,那里的金字塔几乎深入了天际。
 
此刻,他们必须击溃一个奴役民众的专横神祇,而达力也终於领悟到,他的使命不只是救出伊芙乐,还有挽救一切的文明……
 
一名远古英雄的旅程
 
《史前一万年》导演罗兰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拍过许多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片,主题从星际大战到全球灾难都有,执导过的卖座强片包括《ID4:星际终结者》及《明天过後》。这次,他把镜头移到远古的过去,打造「史前一万年」的世界。这部电影可说是这位导演最有野心、最具挑战性的作品。
 
这个故事关於一位出身於偏远部落的猎人英雄,勇敢对抗一个巨大的帝国。为了创造这出神话故事,罗兰艾默瑞奇努力打破电影媒介的限制,带领观众经历一趟前所未有的冒险历程。他表示:「我一直很喜爱传统的说故事方式,就是大家围著营火,上一代为下一代讲述永恒的故事。当故事的主题是早期人类时,说故事者就大有机会编造一个全能英雄的传奇寓言。我拍摄这部电影,是想让观众彷佛进入一个不同世界,里头的景观和氛围都是前所未见的。」
 
为了带领观众踏上这趟不同时空的冒险旅程,罗兰艾默瑞奇率领其演员与制作团队远赴世界的另一端。拍摄地点从冬日严寒的纽西兰、湿热的南非开普敦,到乾燥的非洲那米比亚国沙漠。
 
制作人麦可威玛(Michael Wimer)表示:「罗兰艾默瑞奇总是想制作出具有原创性的东西,但电影中想创造出新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各个层面来说,这样的目标都具有极大的挑战。事实上,罗兰艾默瑞奇自己也说过这部电影是他拍过最困难的作品,不过对於像他这样的导演,挑战性反而是向上的动力。」
 
哈洛德克罗瑟(Harald Kloser)跟罗兰艾默瑞奇合作为这部电影编剧,他表示:「《史前一万年》的背景当中,神秘性及精灵界是组成生物世界的主要部份。我跟罗兰艾默瑞奇从未想过把《史前一万年》这样的题材拍成一部纪录片。相反地,我们要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人类冒险旅程,史前的人类必须面对一切他们无法解释的力量。我们都喜欢向极限挑战。」
 
制作人马克高登(Mark Gordon)这次是第三度与罗兰艾默瑞奇合作,他表示:「罗兰艾默瑞奇是那种绝不愿意拍摄重覆题材的导演。他的想像力让他能够神游到一般人无法到达的境界。这个故事合他胃口,而且他的视觉表现又极为震撼,所以他是执导这部电影的最佳人选。」  
 
幕后制作:
 
穿梭于洲际之间
 
创造史前一万年的世界
 
艾默里克与自己的幕后创作团队为本片创造出了一个原始荒芜的史前世界,观众无法想象也从未有过如此逼真的感同身受。尽管影片没有说明故事发生的特定地点,但艾默里克一直觉得是在非洲。“那里是人类的起源,”他说,“但因为我们的故事,它就变成了我们自己想要的非洲。”影片的拍摄地点主要在新西兰周边的一些颇具特色的地方,并在非洲选择了一些故事情节需要的地点。包括开普敦,南非以及纳米比亚的月色。
 
影片原本计划只在新西兰拍摄数日,但在开拍前六周的一次直升机空中选景时,艾默里克被这片迷人的“伊甸园”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们花了一整个上午在空中选址,刚回到酒店还没坐下就收到艾默里克的紧急留言让我们立刻回到直升机上,说他发现了更棒的东西。 制作人维摩回忆说:“当时我都已经准备劝说艾默里克,开机时间就在眼前了,不能再随意更换拍摄地点了。但还没机会开口,我就已经重登直升机,当飞机上升到某一高度,艾默里克痴迷的那一片天地突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和剧本里的情节描述一模一样,感觉剧本就是根据这里描写的,我们别无选择,就把拍摄地点定在了那里!”
 
冰天雪地、乌山黑林的景色会和南非热带丛林的郁郁葱葱形成夺人心魄的强烈对比,影片的中间部分依靠的就是这种自然的背景天幕。 纳米比亚地域燃烧般炙热的橙色和红色也为影片近三分之一的情节提供了巧夺天工的拍摄条件。 正因为有了这些场景,新西兰的“白色和黑色”场景就越发显得魅力难挡。所以摄制组为了能如愿拍到最好的景色,向新西兰地区千变万化的天气做了太多的妥协和让步,根据随时而来的雾雪风暴或立即万里无云的反常变化作适时地拍摄进度调整。
 
维摩说:“我们特别希望通过掌握当地地形的特色体会我们剧中角色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如何艰难的生活着的,但同时,在如此广博的天地中生活,又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在那里拍摄,感觉特别的宏伟,美得不真实。”
 
拍摄地点风景如画,也为拍摄组提出了各种要求极高的保护措施。“为了不留下过多过重的痕迹,我们使用了四轮车调动各种拍摄器材,拍摄过程中尽量采用超轻量级小车,这样车轮碾过草地也不至于留下痕迹。”新西兰拍摄场地主管杰拉德&#8226;康农说。 “我们还大量依靠直升机来回搬运用于搭建亚高族部落的道具和布景。”
 
怀奥鲁雪场位于离新西兰瓦纳卡镇(世界著名的试车基地)不远处的南部岛屿上,海拔5000英尺,为本片的拍摄提供了五个重要场景。包括亚高族部落的村庄,巴库的石头,杀戮现场和牧草地。影片几乎有三分之一的部分在那里拍摄完成。新西兰境内其他的拍摄地点包括艾斯派林山国家公园和普奔水坝。
 
对艾默里克来说,雪场与他脑海中想象的影像不谋而合。“这种地方能让你从高处随意掌握镜头的角度,感觉就象漫游月球,你拍到的东西就象在月球表面看到的,”他兴奋地说道:“给你很多你想象中远古时代的感觉。我们剧中的人物在旅途中展开他们的故事,我们需要宏大的场景将现在的世界转变成他们旅途中进入的世界。所以环境的千变万化是非常有用的。”
 
在开始基本场景的拍摄前,制作组邀请了 Ngāi Tahu (南部区域毛利族的酋长) 去实地考察一处即将用以举办传统毛利族庆典仪式的地方。“那地方还保留有一些最原始血统的族民。”主演之一,具有毛利血统的克里夫&#8226;克蒂斯解释道:“唤醒对那片土地的神往是极其重要的。每一个参与影片拍摄的人都对这种膜拜情愫产生了共鸣,尤其我们的故事又与之息息相关。”
 
为了搭建亚高族村庄,工作人员分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当时赖以生存的那片土地。“亚高族手中的可用材料有限,” 艾默里克说:“他们只有猛犸象的骨头,尖牙和皮毛可以用来搭建他们居住用的帐篷。因为我们把他们想象成靠精神信仰赖以生存的人群,我觉得他们的住处应该是独特并且能够体现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的。”
 
艺术指导让-文森特&#8226;普佐斯把亚高族的住处设计成用骨头和皮毛搭制的,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逼真的效果。“老妈妈居住的帐篷内部结构是用一万根猛犸象骨头搭建的,加上顶梁柱就是一副完整的猛犸象骨架。”他描述道:“我们用这个场景作为影片的开始,老妈妈在棚屋内主持着一场仪式。我们希望用它订下主基调。”
 
经过广泛的调查,从大量的考古学书籍中获得参考数据,普佐斯挑出了20付不同的猛犸象骨架。“我们仿制的骨头在比例上稍做了修改,这样在大屏幕上的视觉感受会更有冲击力。” 普佐斯说。“我们选择利用雕满部落符号的骨头和猛犸象头骨来装饰老妈妈的帐篷,加强精神信仰的神秘感,借此为影片的开始造势。”
 
用木头代替骨头的样子,普佐斯团队里的雕工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南非开普敦制作基地制做骨架,与此同时,另一支队伍专心制作猛犸象的皮毛。完成后海运至新西兰的瓦纳卡镇,再由工作人员花费五周的时间组装。
 
维摩回忆当时的情况说:“我们有一屋子的人忙着打磨用木头做成的猛犸象骨架,都是在开普敦加工完成,零散海运到新西兰。我们还花了不少时间让海关相信,它们不是真的动物骨头。” 维摩笑道:“运输方面麻烦还不小呢,但至少保证了特别理想的结果。”
 
至于村庄内其余部分的装饰,工作人员在新西兰因地制宜地利用了很多不同的自然材料。“农场主们帮我们收集骨头,”现场装饰员艾米里亚&#8226;薇温德说:“我们还找到很多漂亮的海藻来装饰`帝克`居住的帐篷。
 
最关键的道具是普佐斯设计的白矛枪,将由帝克作为传位的象征物移交给他的继任。白矛枪必须设计得实用但又外观精致。最后的成品是一根大约六英尺长,顶端的象牙上刻满经文,拔掉象牙装饰可以变成利器的长矛枪。
 
和艺术设计相似,影片的服装设计欧达雷&#8226;迪克斯-米若和芮妮&#8226;阿普丽也极力希望演员的装束做到简单合理。迪克斯-米若从不列颠博物馆和开普敦的档案资料馆开始了她的研究。但是,她认识到,“在不列颠博物馆几乎没有什么可参考用于服装设计的资料。唯一的关于那个年代的直观记录就是一些在南非的画在岩石上的画。所以我们只能从剧本里汲取灵感并决定用不同的颜色来标识不同的部落:亚高族部落的颜色很简单,他们的颜色与他们生活的地形吻合。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用非洲跳羚的皮毛保证了我们质料的来源。”
 
服装设计把亚高族的装束设计成抗寒,抵御环境侵害的样子。“没让他们穿鞋,” 阿普丽说,“他们一定很擅长利用动物的皮毛保暖,所以我们用厚重的羚羊皮代替猛犸象的毛皮制成他们的服装。由于天气的恶劣条件,抗寒装备已经比以前进步了很多。“我们也给演员们准备了能储备热量的装束,因为拍摄现场实在太冷了。” 阿普丽笑道。
 
戏服,发型,化妆和拍摄地点对史崔特上戏前的准备工作来说都不算难。“在新西兰的山顶上拍摄,由于你的发髻长到胸口使得你看上去很象一个猛犸象猎手,”他说:“我脸上自然长毛,再加上带顶假发,然后又把我的皮肤弄黑,感觉象常年在外被风吹日晒。尽管在每天早上上戏前得花点功夫,但看到结果觉得还挺值得的。”
 
至于袭奴军,迪克斯-米若设计的服装相对亚高族来说看上去更怪异但效果非凡。“我们运用了和亚高族使用的棕褐色完全不一样的色彩,”她说:“我们在麻布和毛织品中掺上了很多蓝色和红色,为了强调他们是生活在马背上的部落,我们用马尾为他们的装束增加效果。根据非洲部落资料,我们还为他们设计了面具和其他用麂皮制成的装束。
 
迪克斯-米若把汲自现存的非洲部落的灵感继续用来为亚高族勇士们旅途中遇到的其它部落设计服装。比如纳古族,郝大族和大河族。 “纳古族的色彩比较艳丽,我们还用土陶珠子制成的项链来代表这是个比亚高族更进步的部落。”她说。
 
最后一场戏,当达雷直面神灵和他的法师们,阿普丽设计了葡萄酒色的充满多种文化元素的装束,包括来自西藏和埃及的灵感。那些复杂的珠宝和化妆师托马斯&#8226;奈伦设计的脸部刺花,完善了整个角色的形象。
 
戏服往往能帮助演员进入角色,贴近并深刻理解角色的存在意义。“一穿上这些衣服你就觉得你已经进入了角色的世界,” 卡米拉&#8226;贝尔体会道:“它们会带你进入角色,你会发现自己的行为举止都跟原来的自己完全不一样了。”
 
除了主要演员的服装,服装设计组要为影片最后一场戏中近800多个群众演员负责奴隶的装束。先不说这数量,“阿普丽说:“这些服装我们无法批量订货,也无法用机器制作,全部装束必须手工完成,否则,会露馅。 我们几乎拥有一支专门在工作室做土陶,玻璃珠子的军队,并把它们一一缝制到服装上去,还有一部分的工人负责纺织品的制作和头饰。
 
六个部落的装束从头到脚都各具风格,服装设计组根据群众演员各自的尺寸,订做了近1000双戏鞋。
 
“我们还必须确保所有的服装看上去不能过于簇新,通过各种手段让它们看上去象穿过多年的旧衣服。阿普丽回想说:“这个电影的意境充满了野心勃勃的架势,外景地的选址令电影的拍摄工作更为艰难。但在南非和纳米比亚的工作团队真的都很棒!我们和当地很多技术熟练的工匠一起工作,比如鞋匠和帽工,他们的工作做得很到位。”
 
v摄制组从新西兰移师南非开普敦,这个国家已经为全球的电影制作行业提供了很多便利的基础条件。开普敦每年几乎和美国洛杉矶一样,要接待络绎不绝,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摄制组。剧组在那里找到了一片麦场和一间叫Table Mountain的摄影棚,适合用以拍摄达雷和伙伴们抵御食人鸟侵袭那场戏要用到的失落的山谷所需的内部结构。
 
Table Mountain的摄影棚和麦场位于开普敦的外围,为“失落的山谷”的构建创造了条件。为了制造高耸草从,使影片里食人鸟在攻击人类之前的埋伏藏身之处效果逼真,开普敦场地主管凯蒂&#8226;万弗和她的团队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在麦场植草植树,养植草从。在开普敦,摄制组还在雷电城利用一间巨大的飞机修理棚完成了用陷坑诱捕剑齿虎的情节。
 
影片拍摄的最后一部份是在纳米比亚西南部的无人区沙漠完成的,包括质朴却闻名遐迩的Spitzkoppe岩石,艾默里克特别提到:“真是棒极了!只有纳米比亚你才会看到那样的风景和沙丘。”导演把丛山峻岭和沙漠的景观用合成镜头连了起来。 但是,每到一处,他总是被当地令人窒息的大自然景观迷得神魂颠倒。
 
让艾默里克对Spitzkoppe心驰神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觉得Spitzkoppe岩石在他心里的地位之高是由于当年斯丹利&#8226;库布里克上世纪60年代就是用这块岩石作背景板摄制完成了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影片《2001太空漫游》。“这是个魔幻般的地方,不可思议!”
 
制作人维摩补充道, “Spitzkoppe 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真的会有共振产生,这种非同寻常的能量全世界只能在极个别特定的地方才能找到。无法统计它的数量,但真的让你感受到石体内这种能量的存在,很神奇!”
 
摄制组的人员被获准运用这块石头的神奇结构,在亚高族和纳古族相遇以及达雷开始掌握自己即将揭晓的命运的场景里都用到了它。纳古族是个发展完善的草原部落,以放牧和耕作为生。艺术总监罗宾&#8226;奥德说:“他们的村庄由建在岩石壁架上的小房子组成。小房子或者是建立在四面有框的架子上或者是建立在一个圆框上面,屋顶是用土砖盖住的。整个建造过程相当复杂。
 
Spitzkoppe是一处于公共境界的国家级历史文物,所有的地点征用费都上缴给当地社团。130名当地人被前期制作组聘用建造公路,用以圈围起影片中需要用到的跳羚和斑马的的栅栏。电影拍摄结束后,这些动物被捐赠给了当地社区正在筹备中的自然公园。
 
在靠近Spitzkoppe周围的地区没有酒店,整个摄制组驻扎在一个特别搭建的帐篷区,并有热水,电视和互联网设施。拍摄期间,每天6万公升的淡水从70公里以外的地方的运送进帐篷区。
 
影片中最神秘的情节就是达雷在沙漠中发现的失落的文明的见证。编剧科洛瑟之一说道:“当我们的英雄来到一个沙丘的顶端,他们看见了巨大的文明象征- 这些‘神峰’,这些神话般的金字塔,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法相信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东西。他们长途跋涉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渴望了解是什么样的文化让那么多人俯首为奴,要怎么样才能挑战一个这样的帝国。”
 
金字塔的建造位置在沙漠的七号沙丘处,靠近斯瓦科普蒙德(纳米比亚最著名的海滨城市)。艺术设计小组在这里建造了一个采石场,一个巨大的斜坡和法老的宫殿。 在利用直升机拍摄了人物长途跋涉的航拍镜头后,艾默里克想用相同的手段来展现金字塔的壮观场面。于是他让他的工作人员创建了一个巨大的金字塔模型,用spydercam摄影装置和一个遥控的有线摄象机拍摄。
 
工作人员在慕尼黑以1:24 的比例搭建起了金字塔的复制小样,宫殿,奴隶广场和靠近金字塔的尼罗河,再分15个海上集装箱运送到纳米比亚,总占地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 spydercam摄影装置为导演自由地穿梭于小型复制现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并提供了360度全方位的空中镜头,完成了影片的航拍场景。
 
“Spydercam摄影装置象直升机一样,”艾默里克说,它可以通过程序控制进行实时拍摄。灯光强度符合场景需要,背景部分又有真实的沙丘。对这组镜头的拍摄我相当自豪,因为它们是老式模型和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在与艾默里克合作了五次以后,电影摄影师犹利&#8226;斯特格特别珍惜与这位野心勃勃的导演在一个如此刺激的项目上一起工作的机会。“他是个特别合作的导演,有一流的想象力,” 斯特格说:“他在你还未加入他的项目前就已经把大部分他想要的东西搞定了,但又总是愿意倾听任何人给他的建议并做适当的调整。”
 
为了让影片保持其自然主义色彩,斯特格把摄像机和灯光的掌握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尽量让自然光线为电影情节增效,带来最理想的感觉。“我们经常同时使用几部摄像机,这样当阳光充沛的时候,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他说:“你的工作进度必须很快。我们通常会花数小时演习然后用三到四个摄像机进行拍摄,希望一次就顾及到所有的角度。
 
最后的元素就是《史前一万年》的配乐了。哈罗德&#8226;科洛瑟在此片的幕后担任的第三个角色是和他的同伴,作曲家托马斯&#8226;万德共同谱曲完成的 。 两位作曲家和导演密切合作,希望从音乐的角度捕捉独特的故事情节中行为和感情上的表现。
 
导演说:“故事是个精彩的英雄神话,音乐必须和它相呼应。但它又包含很多部落民族的元素,大喇叭,和声和鼓类乐器。拍电影还有个很有乐趣的地方就是期待音乐怎么和你的人物形象相吻合。奇妙的时刻就是当你把第一部分用交响乐表达出来以后,你就觉得万事顺意。
 
对艾默里克来说,最后的剪辑合成是把每一个辛苦创造的碎块拼凑在一起,这也是享受所有艰苦劳动后的最佳回报。“拍电影是件错综复杂但又特别好玩的事情。完成一个电影之前要顾及到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让自己身在其中并乐此不疲。我也总是喜欢在整个过程中发现或发明更有意思的做法。不过不管科技有多发达,最关键的还是故事里的角色。再精彩纷呈的情节如果没有人物的穿针引线,也就索然无味了。”
 
通过一个年轻人一段非凡的旅途,《史前一万年》的故事中延伸开了好几段不同意义的主题,包括英雄主义本身的定义、人类团结的力量,以及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阶级关系。“每个人都得自己决定自己想生活在一个多大的人际圈里,” 艾默里克说:“是仅仅自己爱的人,他的家庭还是一个更广阔的范围?我们故事里的英雄必须通过一段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才能找到答案。他必须从一个懵懂自私的孩子迅速成长为一个领袖。关键就在于他如何圈定自己……你在你的圈子里包容了多少人。”
 
发布者:Mtime (2008-02-29 09:53:06)
 
划时代的一次旅程
寻找失落的世界
 
罗兰德&#8226;艾默里克在自己的职业领域里一直试图挑战视觉效果的所有可能性。在他之前的作品中,类似《独立日》中白宫爆炸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以及《后天》中滔天巨浪淹没纽约城,已经有目共睹。艾默里克一次次地释放着他无穷的想象力并借助不断发展的技术让他在《史前一万年》里的创作再一次过足了瘾。
 
艾默里克力邀曾经和他在《哥斯拉》和《后天》中合作过的视觉效果指导卡伦&#8226;古丽卡丝与他第三度联手,监督本片大场面的制作。“卡伦是我合作过的最有独创精神,并最擅长开发视觉效果的专家,”导演说,“对她来讲,没什么是不能做到的。我深信,有了她的协助,我最具野心的想象也能在银幕上得以实现,甚至比我当时的想象更壮观可信。”
 
本片最繁重的工作就是对远古时代各种动物的再现,巨型猛犸象,剑齿虎和食人鸟。 艾默里克要求这些动物有最逼真的动作,接近已然进化至今的它们的后代。“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大象,老虎和鸵鸟的影像资料,”他说,“主要的问题在于人们没有见过真实的猛犸象是什么样的。它们是一种极其独特的动物。只能从现有的影像资料里汲取可利用的东西。”
 
而最具挑战性的是近距离再现远古动物的毛发,猛犸象的毛发长而纠结,食人鸟的羽毛和剑齿虎遇水后的处理。 “我们基本上必须重新创造新的毛发形态的模块,才能使这些动物在影像里想真的一样,” 艾默里克说:“要做好还真不容易,我们在英国聘用了两个专业公司完成这部分的工作,现在你能看到的动物真实得触手可及。
 
两年前,主体摄影还未开始,古丽卡丝就已着手开始影片视觉效果方面的工作,将剧本根据场景的需要做分解修改。把故事中想象的动物和场景变成具体可见的雏形,设计初步的草图(扫描雕塑品到电脑里)和制作模型。她的工作重点就是本片最出彩的三个环节:捕杀猛犸象,食人鸟的追逐场面,达雷和剑齿虎对峙的场景。
 
古丽卡丝创建了一个图库,收集了各类照片和从电视里截取的CG影像,作为本片史前动物创造的资料源泉。她还特地走访了位于美国洛杉矶市汉考克公园内的拉布雷亚沥青坑,在那里寻找到了对研究猛犸象极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另外,古丽卡丝还去了南非德班的野生动物园,拍摄了很多野生动物的高清影像资料,例如非洲狮,老虎,美洲豹,大象和鸵鸟。她的这些资料给动画组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以各种角度研究动物的可能性。
 
古丽卡丝最大的工作挑战就是食人鸟的制作:不会飞的食肉动物,长有巨嘴。这种动物的创造灵感来自于南美现存的一种动物。“它们身形庞大,” 古丽卡丝说,“我们已知的是一只鸵鸟的奔跑速度以及它的一只脚所能带来的杀伤力。于是我们把已掌握的确凿事实和可参考资料相结合,比如说食人鸟和恐龙一定有某种关联,这样一来,就可以越来越准确地把已经混合的动物形象特征经过想象勾勒出来。”
 
将动物的动作完美化需要跟导演艾默里克一起,通过对它们的设计进行千锤百炼才能完成。“这是个彻底的挖掘过程,” 古丽卡丝说,“你不断地修改再修改,直到完全符合为止。这部电影的制作建立在无数的创新、通力合作以及无尽的开拓上。罗兰德给我支了很多招,同时又没有给我任何约束。”
 
一旦动物的主体形象设计确定,古丽卡丝手下的18人团队,包括动画师,道具、布景制造等工作人员便开始了前期的造型视觉化工作,为所有的情节制作3D效果的串联板。“比如说,达雷和剑齿虎在陷阱里的那场戏,我们制作了整个陷阱的3D模型和演员的模拟形象,并从鸟瞰的角度设计了老虎纵身一跃的动作场景, 以此确定所有该有的动作。” 古丽卡丝解释道:“然后我们设计调整各个镜头的角度,通过视觉效果编辑史蒂文&#8226;庞和视效小组的努力,展示出预演的效果。我们对每个镜头的分割进行逐一地讨论,对每个演员实地拍摄时需要做到的具体内容进行确定。”
 
前期视觉效果制作渐渐成为实地拍摄时演职人员最为依赖的宝贵工具。“我总是让演员在场景搭设前先观看视觉效果演示,这样他们就能提前知道即将在他们身边发生的各类情况。”艾默里克说。
 
对摄影指导犹利&#8226;斯特格来讲,视觉效果演示为灯光的设计也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 “视觉效果演示对一个特定场景的拍摄有实际指导作用,” 斯特格肯定地说:“当然,最后拍摄完成的效果正因为有了视觉效果演示的指导,才让我们在真实拍摄的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结果自然就更为出色。”
 
艾默里克的民主工作作风使得古丽卡丝的创作团队在想象的王国里自在徜徉,导演和视觉效果工作组保持着轻松密切的工作关系。“我们经常讨论他们的新想法并设法把这些想法运用到工作中去。”她说:“这使得我们的工作质量更上一层楼。视觉效果艺术家们的使命责任感令他们经常觉得自己也有讲故事的责任。”
 
在拍摄现场,古丽卡丝和她的团队参与到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们中,用工具丈量计算虚拟的史前动物角色正确的方位和运动轨迹,并用蓝色标记出需要后期用数码制作的影像替代的部分。“ 食人鸟的动作场景里,我们把一个涂成蓝色的食人鸟头固定在标尺的一头,按照既定的轨迹运动,方便摄影机取景拍摄。”她解释道:“而在拍剑齿虎的动作场景时,我们按1:1的尺寸把老虎画在标记上,以此为依据取景。如果镜头出现偏差,会给后期制作带来很大困难。有了模拟的动物配合,演员的表演就有了互动,导演也能拍摄到他想要的画面。”
 
对片中年轻的演员来说,与视觉效果专家们的合作是段极其有趣的经历。“这是个好好利用你的想象力的绝佳机会”,史蒂文&#8226;史崔特说:“它给了你足够的空间,任你发挥而不会受任何阻碍。在拍摄捕杀猛犸象的那些场景的时候,享受自由发挥,与不存在的东西做互动是件刺激的事情。”
 
我想,你说的刃齿虎的"最大的化石",就是科普论文里的截图吧。
 
就是这个。44-45厘米的大头骨。科普论文里有贴南美洲的刃齿虎全身骨骼图,你可以按照它的头骨是45厘米来算算肩高多大。我算的结果就是1。2米或者1。3米的样子。你如果有更大的化石能证明出来它的肩高有1。6米,欢迎提供。谢谢。
 
关于体重,很多都是推测。按照雄东北虎的模型来推测的话,最大的刃齿虎大约470KG。
 
(本文为化石网论坛精华帖,由网友绫崎飒提供,仅供大家学习参考。编辑:常君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