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学家

化石钟的发现者马廷英:奋勇拼搏勇攀高峰

发布时间:2022-12-03 作者:
来源:
分享:

在即将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中,设有专条介绍的中国海洋地质学家仅有一人,他就是台湾大学已故教授马廷英。在国内,人们对马教授不很熟悉。实际上,他是一位具有真知灼见、明前人之未明、独成一家之言的杰出学者。1987年9月15日,是马教授逝世8周年纪念日,笔者撰写此文,以示纪念。


(一)


马廷英于清末光绪25年(即公元1899年),诞生在辽宁金县的一个贫苦农家,有弟妹9人。他自幼天质聪颖,勤奋好学,在中、小学时就常有读书忘食之事,他学习成绩优良,受到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敬佩。15岁时,由金州中学毕业,在科学救国思潮的驱使下,他独自负笈日本,先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博物系,旋即考入仙台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学习地质学,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跟随日本著名古生物学家矢部长克教授从事博士学位的研究工作。193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秘密回国,途中曾被日本宪兵追捕,几至难以脱身。回国后,历任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教授(1936-1939),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海洋组主任(1940-1945)。1945年底,马教授奉命来台湾,负责接收台北日本帝国大学工作和重建台湾大学及其地质系工作;第二年春,他创办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并自任所长,直到1950年该所被裁减;同时,兼任台湾大学教授,直到退休。退休后,他仍致力于教学和研究。1977年发现身患胃癌,马教授住入台大附属医院开刀治疗,当时医生预言最多只能生存一年。马教授不以为忧,仍然奋发工作和学习,终因劳累过度,旧病复发,于1979年9月15日上午10时在台大附属医院去世。


(二)


1933年是马廷英一生中的关键时刻。该年,他发表了潜心考察和研究多年的成果——《古生代一些珊瑚生长的季候变化》,发现古生代早期的四射珊瑚化石有反映气候季节变化的生长线。次年,他又发表两篇论文,指出珊瑚礁的生长速率呈现规律性变化。从此,他专心考察古今各种珊瑚的生长速率和气候变化的关系。马廷英的上述成果,当时受到世界古生物学界与珊瑚礁研究者的重视,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丁文江教授见了上述论文,特别赞赏,于1935年春专门电邀马廷英回国主持领导对东沙群岛的造礁珊瑚和珊瑚礁的调查研究工作,并聘请他为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学研究员。


 
马廷英在东沙群岛的调查,不但开创了我国研究珊瑚和珊瑚礁的历史,而且他在群岛海底发现了明朝古物,证明该地区自古即是中国的领土,并在研究报告《造礁珊瑚成长率及其与海水温度关系》巨著中指出:无论是古生代的珊瑚化石(主要是四射珊瑚化石),还是中生代的珊瑚化石(主要是六射珊瑚化石)和现代造礁的六射珊瑚,其组织内部和外部都有年生长现象和季候成长的现象。以后,他又进一步指出:古今珊瑚的年生长和季候生长现象,犹如树木的年轮,可叫为“年层”。年层的密厚部分为寒季成长者,疏薄部分为暖季的产物,表现在珊瑚外形上则为膨大部分与缩小部分交替而上。


 
由此可见,1963年美国学者J. W.威尔斯在古今珊瑚上发现‘旧生长纹”,指出距今3.45-4亿年前的泥盆纪每年约为400天,距今2.8-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每年约为390天,从而确立了“化石钟”。化石钟的概念是在马廷英教授的“年层”工作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应该说马廷英教授的工作为“化石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马教授还是中国系统研究大陆漂移说、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理论的先驱。在本世纪30-40年代,一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撰文介绍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但是马廷英是第一个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人。他从1943年发表《奥陶纪气候及当时欧亚与北美大陆相对位置论》、《志留纪气候及当时诸大陆相对位置)) ,《泥盆纪气候及当时诸大陆相对位置论》开始,直到1966年的《由于造山作用影响在地形上留下的年代痕迹》,历时30多年,共19册,成为一部巨著,其书名即为《古气候和大陆漂移之研究》。

在这部巨著中,马教授依据他对各地质时代造礁珊瑚的研究和造礁珊瑚是热带及其附近海域的浅水性底栖动物的特征,即造礁珊瑚栖息在赤道两旁的低纬度海域,要求海水温度在18°C以土,以23°C-25°C为最适合的特征,指出同种或同属珊瑚的年成长值,离赤道愈近为愈大,离赤道愈远则愈小,在赤道区域其成长值最大;珊瑚的季候成长现象则愈冷的海域其发达程度愈高,即离赤道愈远的海域,珊瑚的季候生长现象愈清楚,在赤道海域由于没有四季或两季的变化,珊瑚季候生长现象则极为模糊或完全缺如。于是,他以研究和测算全世界古今珊瑚的年成长值和季候生长现象的发达程度为手段,洋细地探讨了自寒武纪至第四纪,每个地质时代各个大陆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及其变迁,叙述了每个地质时代的赤道和两极的分布及其迁移,列出了古今各个大陆的相对位置和漂移的程序。他的成果,不但证实了魏格纳的 “大陆漂移学说”,而且对魏氏学说作了重大的补充。尤其是在1953年,马教授提出“地壳滑动学说”,以此解释大洋中岛弧、火山的成因,海平面变动的原因,以及其他各种海洋地质构造。这些重大的发现与创见,自60年代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重视和验证。

 


(四)


马廷英教授的爱国意识也是令人崇敬的。他长期在日本受教育,并知名于日本学术界,但对日本的侵华行动,是深恶痛绝的。1936年秋,日本侵华加剧,他在导师矢部教授掩护下秘密离日回国。1937年底,日军进逼南京,马教授发誓决不再在日刊上发表论文,并投身于抗日洪流,并毅然决定暂时放弃学术研究,担任东北中学校长,率领东北流亡师生长途跋涉鄂、湘等省,历尽艰辛,安然抵达四川。迁校事务就绪后,他立即辞去校长之职,重返地质学界。自1942年起,他率领中国地理学会海洋组专家学者,冒着滚滚炮火,涉足福建等省调查战略资源,绘制东南沿海军事地形图,供抗日作战用。

在抗战中,他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术研究。正如他在为纪念抗战六周年而写的《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发刊词中所说:“现值神圣抗战物力维艰时期,万事应以直接贡献于抗战者为上”。为“倡用国货”,他决定《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1-3册)》“自封面至附图一切改用闽纸”,以表示“盖吾华以一积弱之国,抗战六载,在此艰苦纷乱期中,非但学术研究不辍,即印刷技术及造纸工业,亦均在继续发展之中”,让“国际人士或当刮目相视”。该发刊词写于1943年7月7日。

马教授一生淡薄名利,豁达大度,一切以事业为重。1953年,他发表《石油成因论》,提出台湾西部深处及台湾海峡蕴藏有大量的油气,力主作大规模的探勘工作。当时,不少人表示怀疑和反对,马先生为了工作,舍弃个人得失,到立法院作证,以后,在台湾西部及海域确实发现了油气。1956年,他又在《新生代地壳变动与西太平洋之石油》一文中提出,邻近中国的东海和南海有良好的贮油层。

作者:孙关龙,本文原题为“台湾大学地质学教授马廷英”,1987刊于《中国科技史料》第8卷第5期
汇编于《却顾所来径——中国古生物学家的化石人生》一书
编辑:常君滢

附件: